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制造領域的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開孔器。
背景技術:
開孔器安裝在普通電鉆上,就能方便地在銅、鐵、不銹鋼、有機玻璃等各種板材的平面、球面等任意曲面上進行圓孔、方孔、三角孔、直線、曲線的任意切割。靈活、方便、安全,用途廣泛。開孔器按照材質分類,可分為雙金屬開孔器、硬質合金開孔器和金剛石開孔器,不同的材質用來切割的材料也不相同,其中最常用的是雙金屬開孔器。
雙金屬開孔器鉆孔時,在中心鉆頭螺旋導向下,殘余料芯會落入開孔器內,在下一次鉆孔前必須采用工具取出,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也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現有的可參考申請號為201320069250.1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金屬開孔器,包括主體和鋸齒套筒,主體中間設有中心鉆,中心鉆上套有彈簧,鋸齒套筒的上部設有鋸齒組。鉆孔過程中,彈簧被壓縮,當鉆孔完畢后,彈簧將料芯彈出。但是彈簧的彈性對切削影響很大,如果彈簧的彈力太小不能將參與料芯頂出,如果彈簧的彈力較大,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大,彈簧被壓縮的形變量越大,切削抗力會加大,這樣需要增加工人的推力,勞動強度也相應加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的使得殘余料芯便于取出的開孔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開孔器,包括轉軸和鋸齒套筒,轉軸的端頭設有中心鉆,中心鉆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在遠離鋸齒套筒底面的端頭固接有固定件,固定件與鋸齒套筒之間設置有供工人在鋸齒套筒外部控制固定件向鋸齒套筒底面靠近的滑移組件,轉軸上設置有供固定件靠近鋸齒套筒底面后鎖定定位件位置的鎖定組件,所述彈簧靠近鋸齒套筒的端頭與鋸齒套筒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開孔過程中,將轉軸遠離中心鉆的端頭插入手電鉆的鉆夾頭中,將中心鉆對準待鉆孔的地方進行定位,通過滑移組件控制固定件向鋸齒套筒底面靠近,過程中,使得彈簧被壓縮,然后用鎖定組件鎖定定位件的位置,使得彈簧始終處于被壓縮的狀態。接通電源,在鉆孔過程中,鋸齒套筒切割鉆孔,鉆孔完成,開孔器脫離鉆孔,工人將鎖定組件對固定件的鎖定解除,彈簧失去固定件的阻擋力,彈簧彈出,殘余料芯自動脫落, 可以馬上繼續進行下一個工位的鉆孔。達到避免彈簧的彈性對切削影響,使得殘余料芯便于取出的效果。彈簧靠近鋸齒套筒的端頭與鋸齒套筒固定連接,能夠避免彈簧所受來自固定件的壓力消失后,在彈簧彈出的一剎那,由于慣性彈出鋸齒套筒,將彈簧靠近鋸齒套筒的端頭與鋸齒套筒的底面固定連接,使得彈簧在彈性變形時相對穩定,進一步提高開孔器的穩定性。
較佳的,固定件上設置有與轉軸外壁相適配的滑移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固定件在向鋸齒套筒底面靠近的過程中,只沿著彈簧的長度方向將彈簧壓縮,固定件在運動過程中在轉軸外壁做滑移運動,使得運動過程更加穩定。
較佳的,所述滑移組件包括與固定件連接的連桿,連桿的長度方向與彈簧的長度方向平行,鋸齒套筒底面設置有與連桿外壁相適配的連桿孔,連桿孔的中心線與連桿的中心線重合。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只需在鋸齒套筒底面開設一個很小的連桿孔,就可以在固定件在靠近或遠離鋸齒套筒底面的運動過程中,供連桿穿過連桿孔沿著連桿孔的中心線方向滑移。不會對鋸齒套筒的強度產生過大的影響,保證了設備的整體使用強度。
較佳的,所述連桿設置在彈簧內。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若將連桿設置在彈簧外部,連桿相對于彈簧的壓力會不均勻。連桿設置在彈簧內部,使得固定件受到向鋸齒套筒底面靠近的來自連桿的垃力位于彈簧內部,使得彈簧每次受壓力產生的壓縮相對均勻,增加彈簧的使用壽命。
較佳的,所述鎖定組件包括固設在連桿遠離固定件的端頭的卡接凸塊,轉軸上轉動連接有與卡接凸塊相適配的鎖定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連桿帶動定位件靠鋸齒套筒底面以使得彈簧被壓縮,轉動鎖定塊使得鎖定塊與卡接凸塊卡接,連桿的位置相對固定,即固定件的將彈簧壓縮的狀態相對保持穩定。當需要彈簧彈開時,只需轉動鎖定塊,解除鎖定塊與卡接凸塊的卡接即可,彈簧會快速的彈開,推動殘余料芯彈出鋸齒套筒,快捷省力。
較佳的,連桿與固定件轉動連接,所述鎖定組件包括固設在連接桿遠離固定件端頭的卡接凸塊,轉軸上設置有與卡接凸塊相適配的卡接凹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連桿帶動定位件靠鋸齒套筒底面以使得彈簧被壓縮,轉動連桿使卡接凸塊與卡接凹槽卡接,連桿的位置相對固定,即固定件的將彈簧壓縮的狀態相對保持穩定。當需要彈簧彈開時,只需轉動連桿,解除卡接凸塊與卡接凹槽的卡接即可,彈簧會快速的彈開,推動殘余料芯彈出鋸齒套筒,快捷省力。
較佳的,所述連桿置于鋸齒套筒外部的外壁上固接有把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工人需要從鋸齒套筒外部拉動連桿,以實現帶動固定件將彈簧壓縮的運動,把手給工人一個手持的著力點,使工人更加方便省力的移動連桿。
較佳的,所述固定件遠離彈簧的表面光滑平整。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殘余料芯是與固定件遠離彈簧的表面抵接的,將固定件遠離彈簧的表面設置成光滑平整的能夠避免殘余料芯由于卡在固定件表面而無法被順利彈出,保證殘余料芯的彈出效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夠保證在彈出殘余料芯時將所有料芯彈出,不會卡在固定件的側壁與鋸齒套筒之間的縫隙中;保證了設備的整體使用強度;鉆孔時彈簧被固定件壓縮,彈簧的彈性不會對切削產生影響,鉆孔完畢后,工人將鎖定組件對固定件的鎖定解除,彈簧彈出,廢料自動脫落,可以馬上繼續進行下一個鉆孔,達到避免彈簧的彈性對切削影響,使得殘余料芯便于取出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開孔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開孔器的爆炸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放大圖;
圖4是實施例1中為了體現鋸齒套筒底面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5是圖4中B處放大圖;
圖6是圖4中C處放大圖;
圖7是實施例1中開孔器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2中開孔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D處放大圖;
圖10是實施例2中卡接凸塊卡接在卡接凹槽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11圖10中E處放大圖。
圖中,1、轉軸;2、鋸齒套筒;21、轉軸孔;22、連桿孔;3、中心鉆;4、彈簧;5、固定件;51、滑移孔;6、連桿;61、卡接凸塊;611、加強槽;62、把手;7、鎖定塊;71、加強塊;8、卡接凹槽;9、手電鉆;91、鉆夾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 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一種開孔器,如圖1所示,包括轉軸1,轉軸1的上端固接有與轉軸1同軸心的中心鉆3,中心鉆3外壁設有鋸齒套筒2,鋸齒套筒2的頂面邊沿設有若干鋒利的鋸齒,用于切割工件。鋸齒套筒2的底面設有與轉軸1外壁相適配的轉軸1孔(參考圖6)。
結合圖2,在鋸齒套筒2內、中心鉆3外部設置有彈簧4,彈簧4的軸心線與中心鉆3的軸心線重合,彈簧4的底端與鋸齒套筒2的底面固定連接,彈簧4的頂端固接有圓環狀的固定件5,固定件5的上表面光滑、平整。固定件5中心位置設有滑移孔51,滑移孔51內壁與轉軸1的外壁相適配,固定件5可以在轉軸1上沿著轉軸1的長度方向滑移運動。在彈簧4內部設置有與固定件5下表面固接的連桿6,連桿6的長度方向與彈簧4的長度方向平行。在鋸齒套筒2的底面上設置有與連桿6外壁相適配的連桿6孔22(參考圖6),連桿6孔22供連桿6通過,并供連桿6伸至鋸齒套筒2外部。
如圖2和圖3所示,此時的彈簧4處于自然伸縮的狀態,連桿6的下端固接有卡接凸塊61,卡接凸塊61上設置有長方形的加強槽611。與卡接凸塊61相鄰、在卡接凸塊61的上方設置有與連桿6相對垂直的把手62,便于工人把持。在轉軸1外壁上轉動了連接有L形的鎖定塊7,鎖定塊7上設置有與加強槽611相適配的加強塊71。
如圖4和圖5所示,此時固定件5向鋸齒套筒2底面滑移靠近,彈簧4處于被壓縮的狀態,轉動鎖定塊7,使得鎖定塊7與卡接凸塊61卡接,同時加強塊71卡接在加強槽611內部,使得連桿6的位置保持穩定的鎖定狀態。
其中,對工件進行鉆孔時,如圖7所示,將轉軸1遠離中心鉆3的端頭插入手電鉆9的鉆夾頭91中,將中心鉆3對準待鉆孔的地方進行定位,工人手持把手62拉動連桿6,連桿6帶動固定件5向鋸齒套筒2底面靠近,過程中,彈簧4被壓縮,然后轉動鎖定塊7,鎖定塊7將卡接凸塊61鎖定。使得彈簧4處于穩定的被壓縮的狀態。接通電源,對工件進行鉆孔,鋸齒套筒2切割鉆孔,鉆孔完成后,將開孔器脫離鉆孔,工人轉動鎖定塊7,使得鎖定塊7離開卡接凸塊61,連桿6失去鎖定塊7的鎖定,彈簧4失去固定件5的壓力,彈簧4彈出,彈出過程中,殘余料芯自動脫落,可以馬上繼續進行下一個工位的鉆孔。在避免彈簧4的彈性對切削影響的同時,使得殘余料芯便于取出。
實施例2:一種開孔器,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和圖9所示,連桿6與固定件5的下表面為轉動連接,連桿6可以沿著自身的軸心線轉動,轉軸1的外壁上設置有卡接凹槽8。
其中,使用開孔器時,如圖10和圖11所示,工人手持把手62將連桿6拉向下拉動,使得卡接凸塊61運動至與卡接凹槽8相對的位置,然后轉動連桿6,卡接凸塊61正好卡入卡接凹槽8內,通過卡接凹槽8與卡接凸塊61的配合,實現對連桿6位置的鎖定。當需要彈出殘余料芯時,工人手持把手62轉動連桿6,使得卡接凸塊61離開卡接凹槽8即可。方便快捷的控制連桿6的位置狀態,在避免彈簧4的彈性對切削影響的同時,使得殘余料芯便于取出。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