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邊孔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在零部件的加工領域,需要對產品加工翻邊孔。傳統沖壓模具的沖頭的端部呈向外凸出的圓弧狀,其沖出的翻邊孔質量不佳,翻邊孔外側的翻邊一邊多一邊少,分布不均勻。
故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沖出的翻邊孔精度高,質量好的翻邊孔沖壓模具亟待提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翻邊孔沖壓模具,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利用導正機構進行沖壓導正,沖出的翻邊孔精度高,質量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翻邊孔沖壓模具,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組件、脫模組件以及下模組件,上模組件能沿垂直方向升降,上模組件與脫模組件通過彈簧彈性連接,產品設置于下模組件上,在上模組件上設有沖頭,沖頭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與上模組件固定連接的沖頭本體、連接部、導正部以及沖壓部,導正部的截面呈矩形;在下模組件上設有與其浮動連接的頂針,在頂針的頂部設有與導正部相適配的導正孔。
本實用新型翻邊孔沖壓模具,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利用導正機構進行沖壓導正,沖出的翻邊孔精度高,質量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沖頭本體的直徑大于導正部的直徑。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沖出的翻邊孔質量好。
作為優選的方案,連接部與導正部連接側的表面為圓弧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在沖壓的過程中,沖頭的連接部不會對產品造成損傷。
作為優選的方案,沖壓部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保證沖出的翻邊孔的翻邊均勻,精度高,質量好。
作為優選的方案,頂針的底部通過脫料彈簧與下模組件彈性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墊板以及上夾板;脫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止擋板以及上脫板;下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墊板以及下模座。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下模板上設有下模入子,下模入子通過連接件與下墊板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下模入子上設有通孔,頂針在該通孔內浮動升降。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作為優選的方案,在下模座上設有用于導向的導向柱,在上模座上設有與導向柱相匹配的導套。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利用導向柱進行導向,保證沖壓出的翻邊孔位置準確。
作為優選的方案,導向柱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沖壓前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沖壓前產品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沖壓后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沖壓后產品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翻邊孔沖壓模具開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翻邊孔沖壓模具閉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A部局部圖。
其中:1產品、101翻邊預沖孔、2彈簧、3上模座、4上墊板、5上夾板、6止擋板、7上脫板、8下模板、9下墊板、10下模座、11沖頭、111沖頭本體、112連接部、113導正部、114沖壓部、12頂針、121導正孔、13下模入子、14脫料彈簧、15導向柱、16導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翻邊孔沖壓模具的其中一些實施例中,
翻邊孔沖壓模具用于對如圖1-2所示的產品1進行翻邊孔沖壓,在產品1上設有翻邊預沖孔101,沖壓后的產品1如圖3-4所示。
如圖5-7所示,翻邊孔沖壓模具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組件、脫模組件以及下模組件,上模組件能沿垂直方向升降,上模組件與脫模組件通過彈簧2彈性連接,產品1設置于下模組件上。
上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墊板4以及上夾板5;脫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止擋板6以及上脫板7;下模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墊板9以及下模座10。
在上模組件上設有沖頭11,沖頭1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與上模組件固定連接的沖頭本體111、連接部112、導正部113以及沖壓部114,導正部113的截面呈矩形。沖頭本體111的直徑大于導正部113的直徑。連接部112與導正部113連接側的表面為圓弧面,在沖壓的過程中,沖頭的連接部112不會對產品造成損傷。沖壓部114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
在下模組件上設有與其浮動連接的頂針12,在頂針12的頂部設有與導正部113相適配的導正孔121。頂針12的底部通過脫料彈簧14與下模組件彈性連接。在下模板8上設有下模入子13,下模入子13通過連接件與下墊板9固定連接,在下模入子13上設有通孔,頂針12在該通孔內浮動升降。
本實用新型翻邊孔沖壓模具的工作過程如下:
上模組件下行,上脫板7壓住產品1,沖頭11向下運動,沖頭11的導正部先導正產品1上的翻邊預沖孔101,然后再與頂針12上的導正孔121接觸進行導正,頂針12在沖頭11的作用下克服頂針12下端脫料彈簧14向下翻邊。
開模時,上模組件上行,頂針12受脫料彈簧14作用下進行脫料。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翻邊孔沖壓模具由于沖頭11的導正部113對產品1的翻邊預沖孔101進行第一次導正,并且在翻邊成型的過程中一直與頂針12的導正孔121接觸,進行第二次導正,使翻邊孔成型過程不發生偏移,保證翻邊孔的翻邊均勻的,且高度尺寸一致。
本實用新型一直翻邊孔沖壓模具,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利用導正機構進行沖壓導正,沖出的翻邊孔精度高,質量好。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實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術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下模座10上設有用于導向的導向柱15,在上模座3上設有與導向柱15相匹配的導套16。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利用導向柱15進行導向,保證沖壓出的翻邊孔位置準確。
進一步,導向柱15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導向效果好。
以上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