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脫料機構,具體涉及一種冷擠壓脫料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新能源電池電極,其四個接觸點都要求背面不能有凹痕。實際開模中采用了冷鐓成型技術,將產品坯料放置在封閉型腔中鍛造成型。由于冷鐓力非常大,現有的脫料機構不能起到很好地脫料作用。
因而,需開發設計一種新的脫料機構,方便脫料。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擠壓脫料機構,從而能夠使模具單獨回位,方便產品放置,有效地脫料,并且由于脫料力大,產品不會產生形變,擠壓后的產品有接觸點的一面不會形成凹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冷擠壓模具的脫料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驅動機構和頂料桿,所述頂料桿的一端通過傳力杠桿與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頂料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冷擠壓模具的下模組件成上下滑動相連,所述傳力杠桿通過擺臂支桿與所述下模組件連接,所述傳力杠桿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帶動所述頂料桿向上運動,將所述下模組件上的產品頂出。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冷擠壓模具的脫料機構,通過驅動機構的作用,在傳力杠桿的作用下帶動頂料桿上下運動,頂力大,能夠使模具單獨回位,方便產品放置,有效地脫料,并且由于脫料力大,產品不會產生形變,擠壓后的產品有接觸點的一面不會形成凹痕。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驅動機構通過連接塊與所述傳力杠桿連接。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傳力杠桿通過肘節連桿與所述頂料桿連接。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或電機。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頂料桿外還套設有彈簧。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夠在頂料桿上下運動的過程中,起到緩沖的作用,使擠壓的產品損傷更小。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座,所述頂料桿與所述下模座成滑動連接。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上還設有定位塊,所述彈簧卡裝在所述定位塊和所述肘節連桿之間。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下模組件還包括脫料塊,所述頂料桿穿設在所述下模座上,并與脫料塊連接。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脫料塊與所述下模座之間還設有下模板。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兩個驅動機構成對稱設置分布在所述下模組件的兩側。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夠更有效地頂出產品,并且由于對稱的設置,受力均勻,使產品損傷更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脫料機構安裝在冷擠壓模具上開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脫料機構安裝在冷擠壓模具上閉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驅動機構,2.頂料桿,3.傳力杠桿,4.擺臂支桿,5.產品,6.連接塊,7.肘節連桿,8.下模座,9.定位塊,10.脫料塊,11.下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冷擠壓模具的脫料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驅動機構1和頂料桿2,頂料桿2的一端通過傳力杠桿3與驅動機構1連接,頂料桿2的另一端與冷擠壓模具的下模組件成上下滑動相連,傳力杠桿3通過擺臂支桿4與下模組件連接,傳力杠桿3在驅動機構1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帶動頂料桿2向上運動,將下模組件上的產品5頂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冷擠壓模具的脫料機構,通過驅動機構的作用,在傳力杠桿的作用下帶動頂料桿上下運動,頂力大,能夠使模具單獨回位,方便產品放置,有效地脫料,并且由于脫料力大,產品不會產生形變,擠壓后的產品有接觸點的一面不會形成凹痕。具體實施時,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或電機。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驅動機構1通過連接塊6與傳力杠桿3連接。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傳力杠桿3通過肘節連桿7與頂料桿2連接。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頂料桿2外還套設有彈簧。能夠在頂料桿上下運動的過程中,起到緩沖的作用,使擠壓的產品損傷更小。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座8,頂料桿2與下模座8成滑動連接。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下模座8上還設有定位塊9,彈簧卡裝在定位塊9和肘節連桿7之間。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下模組件還包括脫料塊10,頂料桿2穿設在下模座8上,并與脫料塊10連接。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脫料塊10與下模座8之間還設有下模板11。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兩個驅動機構1成對稱設置分布在下模組件的兩側。能夠更有效地頂出產品,并且由于對稱的設置,受力均勻,使產品損傷更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冷擠壓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冷擠壓模具工作時,驅動機構1(氣缸)回位,使頂料桿2處于回退狀態,脫料塊10處于死點位置,再將產品放于下模組件上。沖壓完成后,氣缸通氣頂出,通過傳力杠桿3,擺臂支桿4及肘節連桿7形成一個杠桿機構,將氣缸的頂出力放大10倍后作用于脫料塊10,產生足夠的力將擠壓后的產品頂出。產品取出后,氣缸回位,脫料機構回復到初始狀態,完成一個擠壓成型周期。
本實用新型的脫料機構的經試模驗證,動作溫度可靠,完美地解決了現有的模具不易脫料的技術難題。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