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具浮料條的導向限位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所有的模具都會浮料機構,通常情況下會使用導柱導向,卸料螺栓來控制浮料的高度,但是在一些位置比較緊湊的模具里面,可能無法同時使用導柱和卸料螺栓,這樣就導致浮料條無法導向或者無法控制浮起高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專利申請提供的一種模具浮料條的導向限位機構,結構簡單、成本低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申請的導向限位機構用于活動連接浮料條和模座,該導向限位機構包括有:卸料螺栓、矩形彈簧,所述模座上開有盲孔和螺紋孔,所述盲孔內安裝有矩形彈簧;所述浮料條上開有限位通孔,所述卸料螺栓的螺紋段穿過限位通孔、矩形彈簧后置于螺紋孔內。
優選的,所述限位通孔遠離彈簧的一端的孔徑為A,所述限位通孔靠近彈簧的一端的孔徑為B,有A>B。
優選的,所述卸料螺栓的螺栓頭的外徑為C,有A>C>B。
優選的,所述螺紋孔、盲孔以及限位通孔的軸心線相同,所述螺紋孔位于盲孔底部。
優選的,所述矩形彈簧的外徑小于盲孔的內徑且大于螺紋孔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申請中,利用矩形彈簧調節浮料條和模座之間的高度,并利用卸料螺栓依次穿過浮料條、矩形彈簧后固定于模座內,用于限制浮料條的高度,并在浮料條的浮動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本機構結構簡單、成本低,起到了良好的導向限位作用,適用于較為緊湊的空間內的浮料條的限位導向,提高了限位導向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申請處于非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申請處于限位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浮料條,101、限位通孔;2、卸料螺栓,201、螺栓頭,
3、矩形彈簧;4、模座,401、盲孔,402、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用于兩個物體之間的導向限位機構,兩個物體(物體E、物體F)之間安裝有彈簧,利用螺栓或銷軸依次穿過物體E、彈簧內部后嵌入物體F內部,兩個物體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運動,以此來自動調節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并通過調節該螺栓或銷軸深入物體F內的深度進一步確定來決定物體E、物體F之間的距離,適用于較為緊湊的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的調節和限位。
進一步的,如圖1至圖2所示,本專利申請的導向限位機構用于活動連接浮料條和模座,該導向限位機構包括有:卸料螺栓、矩形彈簧,所述模座上開有同軸的盲孔和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位于盲孔底部,所述矩形彈簧的外徑小于盲孔的內徑且大于螺紋孔的內徑,所述矩形彈簧安裝于盲孔內且不進入螺紋孔內;所述浮料條上開有與盲孔和螺紋孔同軸的限位通孔,所述卸料螺栓的螺紋段穿過限位通孔、矩形彈簧后置于螺紋孔內。
優選的,所述限位通孔遠離矩形彈簧的一端的孔徑為A,所述限位通孔靠近矩形彈簧的一端的孔徑為B,有A>B,所述卸料螺栓的螺栓頭的外徑為C,有A>C>B,用于限制螺栓頭的活動范圍,避免螺栓頭進入到靠近矩形彈簧短的孔內。
利用本專利申請的矩形彈簧浮起使得浮料條至所需的行程高度后,通過擰動卸料螺栓進行限位;由于卸料螺栓穿過同軸的限位通孔、盲孔、螺紋孔,在浮料條浮起過程中卸料螺栓還起到了導向作用,防止浮料條發生偏移。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專利申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專利申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專利申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專利申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專利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