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高頻切割刀頭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
背景技術:
刀頭顧名思義就是刀具的頭部,可分為金剛石刀頭、合金刀頭、碳鋼刀頭,其性能耐高溫、耐磨、鋒利度好,是五金加工、車床加工、石材加工的必須產品,隨著科技的進步刀頭產品也日新月異新產品不斷推出。而目前的電動高頻切割刀頭在轉動頻率上和切割效果上并不滿足市場需求,性能上還有所欠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切割刀頭在轉動頻率上和切割效果上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安裝在密封儲油箱上,且密封儲油箱通過油路與油管接頭連接,所述油管接頭通過油路與出油口連接,且出油口安裝在電動高頻切割刀頭的一側,且電動高頻切割刀頭安裝在沖桿的下方,所述沖桿安裝在軸承上,且軸承與高速伺服馬達連接,所述高速伺服馬達上安裝有馬達準卻風扇,所述電動高頻切割刀頭的另一側與進油口連接,且進油口通過油路與油箱回油口連接,且油箱回油口安裝在油泵上,所述密封儲油箱上設有油箱出油口,且油箱出油口通過油路與出油口連接,所述密封儲油箱的右側安裝有接線盒,且接線盒上安裝有航空插頭接頭,所述接線盒的輸出端與高速伺服馬達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高速伺服馬達與電動高頻切割刀頭傳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密封儲油箱通過單向閥與油管接頭連接。
優選的,所述密封儲油箱上安裝有油量鏡。
優選的,所述油泵、油箱回油口、密封儲油箱、油箱出油口和油路組成出油回油循環系統。
優選的,所述高速伺服馬達通過偏心軸與軸承連接,且軸承安裝在偏心軸的前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油泵將電動高頻切割刀頭中的潤滑油抽入密封儲油箱,進而增加了油箱內部的壓強,通過壓強的作用將油通過油箱出油口壓出,經油路送至電動高頻切割刀頭進行潤滑,實現了潤滑油的循環利用,密封儲油箱上的單向閥可防止潤滑油的回流和密封儲油箱的漏氣,馬達通過偏心軸傳動,不僅可以傳遞自轉,也可以傳遞公轉,實現電動高頻切割刀頭的快速高效的切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油箱回油口、2-密封儲油箱、3-油泵、4-單向閥、5-進油口、6-出油口、7-電動高頻切割刀頭、8-接線盒、9-油路、10-油量鏡、11-航空插頭接頭、12-油箱出油口、13-油管接頭、14-高速伺服馬達、15-馬達準卻風扇、16-沖桿、17-軸承、18-偏心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電動高頻切割刀頭,包括油泵3,油泵3安裝在密封儲油箱2上,且密封儲油箱2通過油路9與油管接頭13連接,油管接頭13通過油路9與出油口6連接,且出油口6安裝在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的一側,且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安裝在沖桿16的下方,沖桿16安裝在軸承17上,且軸承17與高速伺服馬達14連接,高速伺服馬達14上安裝有馬達準卻風扇15,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的另一側與進油口5連接,且進油口5通過油路9與油箱回油口1連接,且油箱回油口1安裝在油泵3上,密封儲油箱2上設有油箱出油口12,且油箱出油口12通過油路9與出油口6連接,密封儲油箱2的右側安裝有接線盒8,且接線盒8上安裝有航空插頭接頭11,接線盒8的輸出端與高速伺服馬達14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高速伺服馬達14與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傳動連接。
密封儲油箱2通過單向閥4與油管接頭13連接,密封儲油箱2上安裝有油量鏡10,油泵3、油箱回油口1、密封儲油箱2、油箱出油口12和油路9組成出油回油循環系統,高速伺服馬達14通過偏心軸18與軸承17連接,且軸承17安裝在偏心軸18的前端。
具體使用方式:本實用新型工作中,通過油泵3將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中的潤滑油經過油箱回油口1抽入密封儲油箱2,進而增加了密封儲油箱2內部的壓強,通過壓強的作用將密封儲油箱2內的油通過油箱出油口12壓出,經過油路9送至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里面對刀頭運動機構進行潤滑,高速伺服馬達14的最高轉速為18000轉/分鐘,由高速伺服馬達14帶動偏心軸18旋轉,偏心軸18前端的軸承17帶動沖桿16上下運動,沖桿16帶動電動高頻切割刀頭7達到切割的目的。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