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
背景技術:
全國水電供應因多方原因出現了嚴重緊缺,用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而近幾年,正是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眾多企業都紛紛加足馬力投入大規模生產,因此發電機受到了人們廣泛地青睞,而柴油發電機在發電機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它通過燃燒柴油發電。
柴油發電機組在裝配時外部需設有機箱,而儀表柜作為整機的線路總樞紐又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在鈑金部件如此多的情況下,以往在生產儀表柜時,需要對各部分之間的位置進行定位、固定夾緊,在這整個過程中,不僅耗費了人工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也無法保障產出的機箱完全符合使用需求,質量參差不齊,易出現返工現象;再者,對工人的生產熟練度要求較高,人工依賴度較強,在發生人員變動等情況時,不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新進人員的生產力,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生產能力。
基于此,有了本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半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良品率、保證產品質量統一的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其包括內門框夾具、外殼夾具以及儀表柜側板夾具,所述內門框夾具包括呈方框狀的水平支撐臺面、作用于所述水平支撐臺面上表面以及較短一端的側面的多個手動夾鉗,所述水平支撐臺面上設有用于定位內門框上檔、下檔的內門框定位銷,所述水平支撐臺面內設置帶有通孔的合頁定位塊,所述合頁定位塊內穿設有用于架設合頁的架桿。
優選的,所述外殼夾具包括用于安裝內門框成品的內門框支撐塊、固定內門框成品的多個內門框手工夾鉗、位于內門框成品較長一端的一側的外殼側支撐板、將外殼的兩側面分別固定在外殼側支撐板與內門框成品一端的多個外殼壓板,所述外殼位于固定在內門框成品一端的位置上設有用于固定外殼豎直方向位移的多個外殼手工夾鉗。
優選的,所述儀表柜側板夾具包括對稱設置的儀表柜側板支撐板、用于將儀表柜側板固定在儀表柜側板支撐板上的儀表柜側板壓板、將儀表柜側板夾緊在水平面的側板手工夾鉗,位于所述儀表柜側板支撐板之間設有外殼定位塊,所述外殼定位塊上設有外殼定位銷。
一種基于上述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而進行的組裝工藝,具有如下步驟:
(1)、將儀表柜內門框的左檔、右檔、上檔、下檔依位置放置在水平支撐臺面上,上檔、下檔通過內門框定位銷進行定位,調整左檔與右檔位置,達到預定位置后通過手動夾鉗進行夾緊,將架桿穿過合頁定位塊并架起合頁,而后進行焊接,將上檔、下檔、左檔、右檔為一體,合頁焊接在左檔與右檔上,完成儀表柜內門框的組裝;
(2)、將完成組裝的儀表柜內門框放入外殼夾具的內門框支撐塊上,并用內門框手工夾鉗固定,將外殼置于內門框上方,其中一側面放入外殼側支撐板與內門框支撐塊之間,調整位置后推動外殼壓板,使外殼的另一側與內門框接觸,并通過外殼手工夾鉗對外殼進行豎直方向上的固定,而后進行焊接,使內門框與外殼成為一體,完成儀表柜外殼與內門框的組裝;
(3)、將外殼通過外殼定位塊放入儀表柜側板夾具內,將儀表柜側板插入外殼兩側,通過儀表柜側板壓板、側板手工夾鉗固定在儀表柜側板支撐板上,進行焊接,完成儀表柜的整體組裝。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方案對發電機組機箱儀表柜的組裝結構進行優化,各鈑金部分皆設置完善的定位、固定機構,減少了人工定位的麻煩,提供了一套準確的標準進行生產,減少對于工人熟練度的依賴,縮短加工工時,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實現半自動化以及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內門框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儀表柜外殼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儀表柜外殼裝入后結構示意圖;
圖4為儀表柜側板組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實用新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實施例
一種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其包括內門框夾具1、外殼夾具2以及儀表柜側板夾具3。
其中,如圖1所示,所述內門框可分為上檔11a、下檔12a、左檔13a、右檔414a以及安裝在左檔13a和右檔14a上的合頁15a。
所述內門框夾具41包括呈方框狀的水平支撐臺面11、作用于所述水平支撐臺面11上表面以及較短一端的側面的八個手動夾鉗12,所述水平支撐臺面11上設有用于定位內門框上檔11a、下檔12a的內門框定位銷13,所述水平支撐臺面11內設置帶有通孔的合頁定位塊14,所述合頁定位塊14內穿設有用于架設合頁15a的架桿15。
如圖2、3所示,所述外殼夾具2包括用于安裝內門框成品的內門框支撐塊21、固定內門框成品的八個內門框手工夾鉗22、位于內門框成品較長一端的一側的外殼側支撐板23、將外殼2’的兩側面分別固定在外殼側支撐板23與內門框成品一端的三個外殼壓板24,所述外殼2’位于固定在內門框成品一端的位置上設有用于固定外殼2’豎直方向位移的兩個外殼手工夾鉗25。
如圖4所示,所述儀表柜側板夾具3包括對稱設置的儀表柜側板支撐板31、用于將儀表柜側板3’固定在儀表柜側板支撐板31上的儀表柜側板壓板32、將儀表柜側板3’夾緊在水平面的側板手工夾鉗33,位于所述儀表柜側板支撐板31之間設有外殼定位塊34,所述外殼定位塊34上設有外殼定位銷35。
本實施例所用的手工夾鉗型號為GH20235以及LD36330。
一種基于上述發電機組儀表柜的生產夾具而進行的組裝工藝,具有如下步驟:
(1)、將儀表柜內門框的左檔、右檔、上檔、下檔依位置放置在水平支撐臺面上,上檔、下檔通過內門框定位銷進行定位,調整左檔與右檔位置,達到預定位置后通過手動夾鉗進行夾緊,將架桿穿過合頁定位塊并架起合頁,而后進行焊接,將上檔、下檔、左檔、右檔為一體,合頁焊接在左檔與右檔上,完成儀表柜內門框的組裝;
(2)、將完成組裝的儀表柜內門框放入外殼夾具的內門框支撐塊上,并用內門框手工夾鉗固定,將外殼置于內門框上方,其中一側面放入外殼側支撐板與內門框支撐塊之間,調整位置后推動外殼壓板,使外殼的另一側與內門框接觸,并通過外殼手工夾鉗對外殼進行豎直方向上的固定,而后進行焊接,使內門框與外殼成為一體,完成儀表柜外殼與內門框的組裝;
(3)、將外殼通過外殼定位塊放入儀表柜側板夾具內,將儀表柜側板插入外殼兩側,通過儀表柜側板壓板、側板手工夾鉗固定在儀表柜側板支撐板上,進行焊接,完成儀表柜的整體組裝。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