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UV激光打孔機,具體為一種具有多激光頭的高速UV激光打孔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激光應用技術、智能運動控制技術、精密控制技術越來越完美的結合,大大促進了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智能通訊設備上的應用,例如激光打孔。技術人員通常使用激光加工設備在撓性印刷電路板(FPC)表面進行打孔,以滿足FPC在汽車、智能電話、數碼相機以及平板電腦等高端電子產品內的應用。
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Step&Scanning模式對FPC進行打孔,Step&Scanning模式包括了直線平臺、振鏡掃描系統以及激光器,但是這種模式有較多的不足:由于平臺走動期間,振鏡掃描系統等待;振鏡工作期間,平臺也必須等待。而且,平臺走完一步并振定完成后,振鏡工作前必須等待約100毫秒,才能保證加工質量,如果某打孔資料有100 個分格需要加工,那么就有十幾秒被用來做平臺的振定和延遲等待。平臺控制系統與振鏡和激光控制系統不在一個實時系統內控制,需要利用windows 系統進行調度,在兩者切換之間需要重置一些參數,所以會導致數十毫秒的耗時,分格越多,耗時越多。因此,Step&Scanning模式導致打孔時間延長。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用于給FPC板進行激光打孔的激光打孔時間長,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多激光頭的高速UV激光打孔機,能夠大幅度縮減激光打孔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多激光頭的高速UV激光打孔機,包括機座,安裝于機座外側的光學單元和激光產生器,安裝與機座上水平放置的用于擺放工件的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上方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激光頭安裝平臺,所述激光頭安裝平臺上設置有導軌,坐標定位裝置,坐標反饋裝置,所述導軌上安裝有激光頭,所述激光頭至少有兩個,與運動系統機械連接,所述激光頭與光學單元,激光產生器之間設置有光學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UV激光打孔機還包括輸入設備和輸出,輸入設備包括鼠標和鍵盤,輸出設備包括顯示屏,輸入設備與輸出設置都與高速UV激光打孔機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激光頭安裝平臺可為圓形或者方形,所述導軌也為圓形或者方形。
進一步的,所述激光頭可沿激導軌自由運動,并可在任意位置停止。
進一步的,所述激光頭四周安裝有紅外線防撞裝置。
具體工作時,首先通過坐標定位裝置,定位第一個打孔坐標,然后通過運動系統驅動第一個激光頭開始運動,通過坐標反饋裝置判斷是否到達打孔坐標,當到達時開始進行打孔工作;當第一個激光頭開始進行打孔工作時,坐標定位裝置定位下一個打孔坐標,另一個激光頭運動通運動系統驅動運動,通過坐標反饋裝置判斷是否到達打孔坐標,到達后等待第一個激光頭,當第一個激光頭停止工作后,第二個激光頭迅速開始工作,如此循環,完成所有打孔工作。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多激光頭進行互相配合的打孔,能夠大幅度縮減激光打孔時間,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UV激光打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激光頭安裝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座;2、工作平臺;3、激光頭安裝平臺;4、導軌;5、激光頭;6、坐標定位裝置;7、坐標反饋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種具有多激光頭的高速UV激光打孔機,包括機座1,工作平臺2,運動系統,激光頭安裝平臺3,坐標定位裝置6,坐標反饋裝置7,坐標定位裝置6,坐標反饋裝置7位于所述激光頭安裝平臺內,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其中坐標定位裝置6用于定位打孔坐標,坐標反饋裝置7用于判斷激光頭是否到達指定的打孔坐標,UV激光打孔機還包括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兩個或多個激光頭5,在激光頭安裝平臺3內設置有導軌4,激光頭5均安裝于導軌上,并且可沿激導軌4自由運動,并可在任意位置停止。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激光頭安裝平臺3可為圓形或者方形,所述導軌4也為圓形或者方形。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激光頭5四周安裝有紅外線防撞裝置。
具體工作時,首先通過坐標定位裝置6,定位第一個打孔坐標,然后通過運動系統驅動第一個激光頭開始運動,通過坐標反饋裝置7判斷是否到達打孔坐標,當到達時開始進行打孔工作;當第一個激光頭開始進行打孔工作時,坐標定位裝置6定位下一個打孔坐標,另一個激光頭運動通運動系統驅動運動,通過坐標反饋裝置判斷是否到達打孔坐標,到達后等待第一個激光頭,當第一個激光頭停止工作后,第二個激光頭迅速開始工作,如此循環,完成所有打孔工作。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