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孔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UV激光打孔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激光應用技術、智能運動控制技術、精密控制技術越來越完美的結合,大大促進了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智能通訊設備上的應用,例如激光打孔。技術人員通常使用激光加工設備在印刷電路板(PCB)表面進行打孔,以滿足FPC 在汽車、智能電話、數碼相機以及平板電腦等高端電子產品內的應用。UV激光打孔機具有鉆孔速度快,孔型質量好,可靠性穩定性高的特點,因此在激光加工設備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但由于UV激光打孔機軸系統需要在橫梁上作快速往返運動。在較大的加速度和慣性力等作用下,軸系統的零部件會產生振動,導致射出的激光偏離所需打孔的位置,從而影響激光打孔的精度和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UV激光打孔機,能夠在滿足鉆孔速度快,孔型質量好的前提下,增加UV激光打孔機的定位準確性,從而提高激光打孔的精度和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UV激光打孔機,包括機座,設置于機座內部的控制系統,固定于機座上水平放置的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上方安裝有橫梁組件,橫梁組件上安裝有激光頭組件,所述激光頭組件包括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和激光頭,所述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和激光頭之間設置有光學通道,所述激光頭組件與運動系統機械連接,所述運動系統包括X軸傳動機構、Y軸傳動機構和Z軸傳動機構,所述UV激光打孔機激還包括位于激光頭上的射線發出裝置和射線接收裝置,所述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激光頭,運動系統,射線發出裝置,射線接收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UV激光打孔機還包括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輸入設備包括鼠標和鍵盤,輸出設備包括顯示屏和報警器,所述輸入設備,輸出設備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X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橫梁組件上,用于使所述激光頭組件沿著所述橫梁組件橫向水平移動;
所述Y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工作平臺的底部,用于使所述工作平臺沿著垂直于所述橫梁組件的方向移動;
所述Z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激光頭組件上,用于使所述激光頭組件沿著豎直方面升降。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平臺為真空吸附式工作平臺。
進一步的,所述橫梁組件采用大理石材料制作,或不銹鋼板制作。
具體工作時,當激光頭在移動過程中,射線發出裝置持續發出射線,射線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的射線,根據反射回的射線判斷激光頭當前所處的坐標位置,當到達目標坐標位置時,激光頭開始打孔工作,同時射線發出裝置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次移動過程再次開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利用射線來進行激光頭的坐標定位,既不影響到鉆孔的速度,又大大增加了UV激光打孔機的定位準確性,從而提高激光打孔的精度和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UV激光打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激光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座;2、工作平臺;3、橫梁組件;4、激光頭;5、射線發出裝置;6、射線接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說明如下:一種UV激光打孔機,包括機座1,設置于機座內部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由PLC或單片機組成,還包括固定于機座上水平放置的工作平臺2,工作平臺2為真空吸附式工作臺,能夠通過真空吸力緊密吸附住工件,防止在打孔過程中工件跑偏而影響打孔的精度。工作平臺上方安裝有橫梁組件3,橫梁組件3采用大理石材料制作,或不銹鋼板制作。橫梁組件上安裝有激光頭組件,所述激光頭組件包括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和激光頭4,三者之間設置有光學通道,可以讓激光自由通過,激光頭組件與運動系統機械連接,所述運動系統包括X軸傳動機構、Y軸傳動機構和Z軸傳動機構,其中X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橫梁組件上,用于使所述激光頭組件沿著所述橫梁組件橫向水平移動;Y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工作平臺的底部,用于使所述工作平臺沿著垂直于所述橫梁組件的方向移動;Z軸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激光頭組件上,用于使所述激光頭組件沿著豎直方面升降。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UV激光打孔機激還包括位于激光頭4上的射線發出裝置5和射線接收裝置6,射線發出裝置5持續發出射線,射線為紅外射線,射線接收裝置6接收反射回的射線。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激光產生器,光學單元,激光頭4,運動系統,射線發出裝置5,射線接收裝置6電連接與所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能夠控制它們的開關及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UV激光打孔機還包括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輸入設備包括鼠標和鍵盤,輸出設備包括顯示屏和報警器,所述輸入設備,輸出設備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具體工作時,當激光頭4在移動過程中,射線發出裝置5持續發出射線,射線接收裝置6接收反射回的射線,根據反射回的射線判斷激光頭4當前所處的坐標位置,當到達目標坐標位置時,激光頭4開始打孔工作,同時射線發出裝置5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次移動過程再次開啟。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