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5353閱讀:623來源:國知局
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



背景技術:

球籠鐘形殼體是汽車傳動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從變速器傳遞到兩個前車輪,驅動汽車高速行駛。外球籠是將鋼球固定放置在星形套和鐘形殼之間的一個保持架的六個窗口中,鋼球在星形套和鐘形殼里剛好各有一半的位置,一次來驅動和萬向節的作用角度,光滑的表面處理使得萬向節的運動像一個斜齒輪一樣,六個鋼球分別推動各自所在的星形套和鐘形殼中的球道,將發動機提供的力進行傳遞。

在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過程中,需要先要在研磨內球面的工裝上固定,然后取下球籠鐘形殼體,然后固定在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工裝上,對研磨過內球面的球籠鐘形殼體進行精銑,這樣工序麻煩,需要人工取下和安裝球籠鐘形殼體,浪費人力成本,并且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工裝都需要固定部件來固定球籠鐘形殼體的一端,也浪費了財力成本。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對于球籠鐘形殼體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需要兩種工裝,浪費了人力和財力成本,因此在此提供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

一種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精銑球道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夾持部、第一下底座、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夾持部在第一下底座上轉動;所述夾持部夾住球籠鐘形殼體向水平方向伸出;所述研磨殼內球面部件包括研磨底座、研磨夾具,所述研磨夾具設置在研磨底座的上方;所述精銑球道部件包括精銑底座、精銑夾具,所述精銑夾具設置在精銑底座的上方;所述夾持部在第一下底座上轉動到達第一工位時,夾持部的軸線方向與研磨夾具的軸線方向平行,夾持部在第一下底座上轉動到達第二工位時,夾持部的軸線方向與精銑夾具的軸線方向平行。

優化的,所述研磨夾具和研磨底座的中間設置有研磨上底座,所述研磨夾具固定在研磨上底座的上方,所述精銑夾具和精銑底座中間設置有精銑上底座,所述精銑夾具固定在精銑上底座的上方。

優化的,所述研磨殼內球面部件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精銑球道部件還包括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研磨底座的上方和研磨上底座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一導軌和第一導向塊,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導向塊在第一導軌上來回移動,所述精銑底座的上方和精銑上底座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二導軌和第二導向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導向塊在第一導軌上來回移動。

優化的,所述研磨夾具在研磨上底座的上表面沿垂直于第一導軌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

優化的,所述精銑夾具在精銑上底座的上表面沿垂直于第二導軌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

優化的,所述研磨上底座和第一下底座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所述精銑上底座和第一下底座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

優化的,所述可伸縮擋屑裝置包括折疊部和遮擋部,所述折疊部展開時為立體矩形,所述遮擋部固定在立體矩形上表面并附在遮擋部的上表面,遮擋部的幅寬大于立體矩形上表面的幅寬,所述折疊部和遮擋部橫向陣列多個。

優化的,所述可伸縮擋屑裝置為可伸縮套管。

優化的,所述夾持部與第一下底座之間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所述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的軸線方向與精銑球道部件的軸線方向垂直設置。

優化的,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為L型結構,所述固定部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精銑球道部件均設置在外殼內,所述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通過夾持部的旋轉,使得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的兩個工裝只需要一個夾持部,只需要人工固定取下一次就能實現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兩個工序,省略了移動球籠鐘形殼體的工序,保證了對中準確,而且因為原來2個工序現在合為一個,極大地省了人力資源。

(2)本發明研磨殼內球面部件和精銑球道部件中分別安裝了導軌和導向塊,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研磨過內球面后,銑研磨夾具沿導軌方向遠離夾持部,然后固定部件的夾持部通過轉動到精銑球道部件處,精銑夾具沿導軌方向朝夾具部前進,當到達需要球籠鐘形殼體內需要精銑內球道處時停止,可以實現不同長度、內球面和內球道的球籠鐘形殼體。

(3)本發明研磨夾具在研磨上底座的上方沿垂直于第一導軌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和精銑夾具在精銑上底座的上方沿垂直于第二導軌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這樣可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球籠鐘形殼體。

(4)本發明設置的可伸縮擋屑裝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對球籠鐘形殼體處理過程中掉落的碎屑進入到導軌內。

(5)本發明中的夾持部與第一下底座之間的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當朝研磨內球面部件方向轉動到底時,銑研磨夾具的軸線與夾持部的軸線方向平行,當朝精銑球道部件方向轉動到底時,精銑夾具的軸線與夾持部的軸線方向平行,這樣轉動角度容易控制。

(6)本發明裝置還包括L型外殼,這樣防止裝置落灰,并且防止碎屑落到裝置外,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可以方便球籠鐘形殼體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精銑球道部件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固定部件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可伸縮擋屑裝置的第一種方案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可伸縮擋屑裝置的第二種方案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修正裝置的主視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的修正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一種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包括固定部件1、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精銑球道部件3,固定部件包括夾持部101、第一下底座102、第一驅動裝置103;第一驅動裝置103驅動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夾持部101夾住球籠鐘形殼體向水平方向伸出;研磨殼內球面部件包括研磨底座203、研磨夾具201,研磨夾具201設置在研磨底座203的上方。精銑球道部件3包括精銑底座303、精銑夾具301,精銑夾具301設置在精銑底座303的上方。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到達第一工位時,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與研磨夾具201的軸線方向平行,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到達第二工位時,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與精銑夾具301的軸線方向平行。

固定部件包括第四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第四驅動裝置驅動夾持部101上的鐘形殼體繞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轉動,研磨夾具201上夾有研磨塊,研磨殼內球面部件還包括第五驅動裝置207,第五驅動裝置207驅動研磨夾具201上的研磨塊繞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轉動。精銑球道部件3還包括第六驅動裝置,第六驅動裝置驅動精銑夾具301上的研磨塊繞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轉動。通過夾持部101的旋轉,使得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的兩個工裝只需要一個夾持部101,只需要人工固定取下一次就能實現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兩個工序。

優化的,夾持部101與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的軸線方向與精銑球道部件3的軸線方向垂直設置。夾持部101與第一下底座102之間的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當朝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方向轉動到底時,研磨夾具201的軸線與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平行,當朝精銑球道部件3方向轉動到底時,精銑夾具301的軸線與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平行,這樣轉動角度容易控制。

研磨夾具201和研磨底座203的中間設置有研磨上底座206,研磨夾具的底部202固定在研磨上底座206的上表面。精銑夾具301和精銑底座303中間設置有精銑上底座306,精銑夾具的底部302固定在精銑上底座306的上表面。

研磨殼內球面部件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精銑球道部件3還包括第三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研磨底座203的上方和研磨上底座206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一導軌204和第一導向塊,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導向塊在第一導軌204上來回移動,精銑底座303的上方和精銑上底座306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二導軌304和第二導向塊,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導向塊在第一導軌204上來回移動。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研磨過內球面后,銑研磨夾具201沿導軌方向遠離夾持部101,然后固定部件的夾持部101通過轉動到精銑球道部件3處,精銑夾具301沿第二導軌304方向朝夾持部101前進,當到達需要球籠鐘形殼體內需要精銑內球道處時停止,可以實現不同長度、內球面和內球道的球籠鐘形殼體。

研磨夾具的底部202在研磨上底座206的上方沿垂直于第一導軌204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即在圖中的第一垂直槽205中來回移動。精銑夾具的底部302在精銑上底座306上沿垂直于第二導軌304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即在圖中的第二垂直槽305中來回移動。這樣可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球籠鐘形殼體。

如圖5-6所示,研磨上底座206和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4,精銑上底座306和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4。可以有效的防止對球籠鐘形殼體處理過程中掉落的碎屑進入到導軌內。

伸縮擋屑裝置有兩種實施方式。

其中第一種實施方式是可伸縮擋屑裝置4包括折疊部401和遮擋部402,折疊部401展開時為立體矩形,遮擋部402固定在立體矩形上表面的并附在遮擋部402的上表面,遮擋部402的幅寬大于立體矩形上表面的幅寬,折疊部401和遮擋部402橫向陣列多個。

第二種實施方式是可伸縮擋屑裝置4為可伸縮套管。

優化的,還包括外殼(圖中未示出),外殼為L型結構,固定部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精銑球道部件3均設置在外殼內,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這樣防止裝置落灰,并且防止碎屑落到裝置外,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可以方便球籠鐘形殼體的安裝。

本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固定部件的夾持部101夾住鐘形殼體的尾部,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啟動第一驅動裝置103工作,使得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方向平行時停止,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研磨過的內球面的中軸線的距離,該距離通過調整研磨夾具201上的第一垂直槽205和研磨上底座206上的第一垂直槽205的相對位置。

(2)開啟第四驅動裝置,使得夾持部101將球籠鐘形殼體轉動到需要研磨內球面研磨的內球面處,停止第四驅動裝置,開啟第五驅動裝置207,使得研磨夾具201夾住研磨塊轉動,并且在第二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向固定部件方向移動,研磨一塊內球面后,停止第五驅動裝置207并啟動第二驅動裝置使得研磨夾具201遠離固定部件,當研磨塊移出球籠鐘形殼體時,停止第二驅動裝置,啟動第四驅動裝置轉動球籠鐘形殼體到下一個需要研磨內球面處,依次進行,直至研磨全部內球面。

(3)開啟第一驅動裝置103,使得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方向平行時停止,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銑出的精銑內球道的中軸線的距離,該距離通過調整精銑夾具301上的第二垂直槽305和精銑上底座306上的第二垂直槽305的相對位置。

(4)開啟第四驅動裝置,使得夾持部101將球籠鐘形殼體轉動到需要銑出精銑內球道處,停止第四驅動裝置,開啟第六驅動裝置,使得精銑夾具301夾住研磨塊轉動,并且在第三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向固定部件方向移動,銑出一個精銑內球道后,停止第六驅動裝置并啟動第三驅動裝置使得精銑夾具301遠離固定部件,當研磨塊移出球籠鐘形殼體時,停止第三驅動裝置,啟動第四驅動裝置轉動球籠鐘形殼體到下一個需要銑出精銑內球道處,依次進行,直至精銑全部內球道。

實施例2

如圖1-4所示,一種研磨球籠鐘形殼內球面和精銑球籠鐘形殼內球道的裝置,包括固定部件1、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精銑球道部件3,固定部件包括夾持部101、第一下底座102、第一驅動裝置103;第一驅動裝置103驅動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夾持部101夾住球籠鐘形殼向水平方向伸出;研磨殼內球面部件包括研磨底座203、研磨夾具201,研磨夾具201設置在研磨底座203的上方。精銑球道部件3包括精銑底座303、精銑夾具301,精銑夾具301設置在精銑底座303的上方。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到達第一工位時,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與研磨夾具201的軸線方向平行,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到達第二工位時,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與精銑夾具301的軸線方向平行。

固定部件包括第四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第四驅動裝置驅動夾持部101上的鐘形殼體繞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轉動,研磨夾具201上夾有研磨塊,研磨殼內球面部件還包括第五驅動裝置207,第五驅動裝置207驅動研磨夾具201上的研磨塊繞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轉動。當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與夾持部101的中軸線重合時,研磨塊和球籠鐘形殼體內側有間隙。精銑球道部件3還包括第六驅動裝置,第六驅動裝置驅動精銑夾具301上的研磨塊繞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轉動。當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與夾持部101的中軸線重合時,研磨塊和球籠鐘形殼體內側有間隙。通過夾持部101的旋轉,使得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的兩個工裝只需要一個夾持部101,只需要人工固定取下一次就能實現研磨內球面和精銑內球道兩個工序。

優化的,夾持部101與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的軸線方向與精銑球道部件3的軸線方向垂直設置。夾持部101與第一下底座102之間的轉動角度范圍為90度,當朝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方向轉動到底時,銑研磨夾具201的軸線與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平行,當朝精銑球道部件3方向轉動到底時,精銑夾具301的軸線與夾持部101的軸線方向平行,這樣轉動角度容易控制。

研磨夾具201和研磨底座203的中間設置有研磨上底座206,研磨夾具的底部固定在研磨上底座206的上表面。精銑夾具301和精銑底座303中間設置有精銑上底座306,精銑夾具的底部302固定在精銑上底座306的上表面。

研磨殼內球面部件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精銑球道部件3還包括第三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研磨底座203的上方和研磨上底座206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一導軌204和第一導向塊,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導向塊在第一導軌204上來回移動,精銑底座303的上方和精銑上底座306的下方設置有匹配的第二導軌304和第二導向塊,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導向塊在第一導軌204上來回移動。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2研磨過內球面后,銑研磨夾具201沿導軌方向遠離夾持部101,然后固定部件的夾持部101通過轉動到精銑球道部件3處,精銑夾具301沿第二導軌304方向朝夾持部101前進,當到達需要球籠鐘形殼體內需要精銑內球道處時停止,可以實現不同長度、球道和精銑內球道的球籠鐘形殼體。

還包括第七驅動裝置和第八驅動裝置、第一垂直槽205、第二垂直槽305,第七驅動裝置驅動研磨夾具201在研磨上底座206的上方沿垂直于第一導軌204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即在圖中的第一垂直槽205中來回移動。第八驅動裝置驅動精銑夾具301在精銑上底座306上沿垂直于第二導軌304延伸軸線的方向移動,即在圖中的第二垂直槽305中來回移動。

如圖5-6所示,研磨上底座206和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4,精銑上底座306和第一下底座102之間設置有可伸縮擋屑裝置4。可以有效的防止對球籠鐘形殼體處理過程中掉落的碎屑進入到導軌內。

伸縮擋屑裝置有兩種實施方式。

其中第一種實施方式是可伸縮擋屑裝置4包括折疊部401和遮擋部402,折疊部401展開時為立體矩形,遮擋部402固定在立體矩形上表面的并附在遮擋部402的上表面,遮擋部402的幅寬大于立體矩形上表面的幅寬,折疊部401和遮擋部402橫向陣列多個。

第二種實施方式是可伸縮擋屑裝置4為可伸縮套管。

優化的,還包括外殼(圖中未示出),外殼為L型結構,固定部件、研磨殼內球面部件、精銑球道部件3均設置在外殼內,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這樣防止裝置落灰,并且防止碎屑落到裝置外,L型結構的拐角部內側開口可以方便球籠鐘形殼體的安裝。

本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固定部件的夾持部101夾住鐘形殼體的尾部,夾持部101在第一下底座102上轉動,啟動第一驅動裝置103和第七驅動裝置工作,使得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方向重合時停止工作,

(2)開啟第四驅動裝置,使得夾持部101將球籠鐘形殼體轉動到需要研磨內球面處,需要研磨內球面的位置在夾持部101的中軸線的左右兩側,停止第四驅動裝置,開啟第五驅動裝置207,使得研磨夾具201夾住研磨塊轉動,并且在第二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向固定部件1方向移動,確定研磨塊的頂端與球籠鐘形殼體內表面最深出的距離,停止第二驅動裝置。

(3)啟動第七驅動裝置控制研磨夾具201在第一垂直槽205中移動,使得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向夾持部101的中軸線一側遠離,當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研磨的內球面的中軸線的距離,第七驅動裝置驅動研磨夾具201在第一垂直槽205的另一端移動,直到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方向重合,啟動第四驅動裝置轉動球籠鐘形殼體到下一個需要研磨內球面處。

(4)重復第(3)步驟,直至研磨全部內球面,啟動第二驅動裝置,使得研磨塊遠離球籠鐘形殼體。

(5)開啟第一驅動裝置103和第八驅動裝置,第八驅動裝置控制精銑夾具301在第二垂直槽305中移動,使得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方向重合時停止工作,,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銑出的精銑內球道的中軸線的距離。

(6)開啟第四驅動裝置,使得夾持部101將球籠鐘形殼體轉動到需要銑出精銑內球道處,需要精銑內球道的位置在夾持部101的中軸線的左右兩側,停止第四驅動裝置,開啟第六驅動裝置307,使得精銑夾具301夾住研磨塊轉動,并且在第三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向固定部件1方向移動,確定研磨塊的頂端與球籠鐘形殼體內表面最深出的距離,停止第三驅動裝置。

(7)啟動第八驅動裝置使得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向夾持部101的中軸線一側遠離,當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研磨的內球面的中軸線的距離,第八驅動裝置驅動精銑夾具301在第二垂直槽305的另一端移動,直到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精銑夾具301的中軸線方向重合,,啟動第四驅動裝置轉動球籠鐘形殼體到下一個需要研磨內球面處。

(8)重復第(7)步驟,直至精銑全部內球道,啟動第三驅動裝置,使得研磨塊遠離球籠鐘形殼體。

在上述步驟(3)(4)中,當內球面塊是偶數個,并且均勻設置時,研磨夾具201上的研磨塊銑完一塊球面后,第七驅動裝置驅動研磨夾具201向第一垂直槽205的另一端運動,直到夾持部101的中軸線與研磨夾具201的中軸線的垂直距離為球籠鐘形殼體的中軸線到研磨的內球面的中軸線的距離,這樣第四驅動裝置只需要夾持部101上的球籠鐘形殼體轉動180度就可以研磨全部內球面,相應的步驟(7)和(8)中也是相同的操作。

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第一導軌204可以設置在研磨底座203上,第一導向塊就設置在研磨上底座206的底部,當第一導軌204設置在研磨上底座206的下方,第一導向塊就設置在研磨底座203上。第二導軌304和第二導向塊也是相同的設計。

如圖7-8所示,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還包括修正裝置5、修正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所述修正裝置固定在第一下底座102上方,且修正驅動裝置驅動修正裝置轉動,所述修正裝置的最上端在轉動過程中始終與研磨塊相切。

修正裝置包括修正下底座51、修正上底座52、支撐桿53、修正桿54,修正驅動裝置驅動修正上底座52在修正下底座51的軸線上轉動,支撐桿53設置在修正上底座52的側面,支撐桿53上開設有孔,修正桿54固定在孔內,研磨塊的中軸線在修正桿54在水平高度上。當研磨塊在研磨完內球面或精銑過內球道后,由于擠壓可能出現偏差,這樣修正裝置在低轉速的過程中對研磨塊的外表面進行修正,防止下次研磨或精銑因為研磨塊的偏位而降低合格率。

優化的,在上述實施例中的研磨塊為砂輪。

以上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关岭| 洛扎县| 普格县| 仙桃市| 新田县| 崇仁县| 辽宁省| 宜良县| 赤壁市| 曲周县| 新野县| 吉木乃县| 曲水县| 根河市| 安丘市| 南宫市| 勃利县| 绥江县| 阜城县| 安陆市| 陇川县| 津南区| 文登市| 勐海县| 东乌| 敦化市| 松江区| 邛崃市| 青海省| 肇东市| 宣化县| 武邑县| 通山县| 盖州市| 通许县| 大竹县| 尼勒克县| 贺兰县| 蒲城县|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