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銅棒生產工藝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φ6.0mm以上鉛黃銅連鑄銅棒均采用連鑄棒定尺鋸切后,上直拉機生產成品,直拉機生產銅棒都是一根一根拉伸或刨皮的生產模式,對于φ12mm及以下規格,生產效率低下,且每根必須鋸切掉頭部鉗口痕,降低了成材率,因此提出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采用連鑄坯大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生產成品的工藝,做到了連續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不存在產品頭部鉗口痕跡,不需要每根鋸切掉頭部缺陷,產品成材率得到提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廢銅原材料在工頻感應電爐中熔化并進行成分調整為所需銅材成分的銅溶液;
b銅溶液經過水平連續鑄造為銅線材坯料,從保溫爐體中牽引出;
c銅棒線材坯料經過冷卻、打彎裝置,完成盤圓收卷;
d盤圓收卷的大卷重銅線材放線后直接進入到聯合拉拔機中進行連續拉伸變形,定長切斷后的棒材經拋光機拋光、轎直,再經自動倒角機倒角、平頭后經過落料架排出;
e對拉拔后的定長銅棒進行成品檢測,合格品包裝入庫。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c還包括以下步驟:冷卻裝置、打彎裝置,通過冷卻與打彎裝置的配合,避開材料脆性而達到將銅棒線打彎的目的,打彎后的銅棒進行盤圓收卷。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c中銅桿盤圓進行收卷的銅桿材直徑的規格不大于12mm。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d還包括以下步驟:預轎直、連續拉拔、精轎直、拋光和倒角,所述大卷銅線材放線后進入到預轎直機構中,預轎直后的銅線經過連續拉拔變形,進入到精轎直機構中進行精轎直,定長切斷后進行拋光和倒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為:廢銅(原材料)→工頻感應電爐熔化→成分調整→水平連續鑄造→牽引銅線→銅線盤圓收卷;大卷銅線放線→聯合拉拔(預轎直→拉拔→精轎直→切斷→拋光→倒角)→成品檢驗→包裝入庫,本發明工藝針對φ12mm及以下規格改變傳統一根一根生產成品的方式,采用連鑄坯大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生產成品的工藝,做到了連續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不存在產品頭部鉗口痕跡,不需要每根鋸切掉頭部缺陷,產品成材率得到提高,同時聯合拉拔機具備轎直及拋光作用,產品直度、表面精度大大提高,可以達到高檔產品要求,提高了產品價值。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的熔鑄牽引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的聯合拉拔機生產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一種連鑄小棒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廢銅原材料在工頻感應電爐中熔化并進行成分調整為所需銅材成分的銅溶液;
b銅溶液經過水平連續鑄造為銅線材坯料,從保溫爐體中牽引出;
c銅棒線材坯料經過冷卻、打彎裝置,完成盤圓收卷;
d盤圓收卷的大卷重銅線材放線后直接進入到聯合拉拔機中進行連續拉伸變形,定長切斷后的棒材經拋光機拋光、轎直,再經自動倒角機倒角、平頭后經過落料架排出;
e對拉拔后的定長銅棒進行成品檢測,合格品包裝入庫。
所述步驟c還包括以下步驟:冷卻裝置、打彎裝置,通過冷卻與打彎裝置的配合,避開材料脆性而達到將銅棒線打彎的目的,打彎后的銅棒進行盤圓收卷。所述步驟c中銅桿盤圓進行收卷的銅桿材直徑的規格不大于12mm。所述步驟d還包括以下步驟:預轎直、連續拉拔、精轎直、拋光和倒角,所述大卷銅線材放線后進入到預轎直機構中,預轎直后的銅線經過連續拉拔變形,進入到精轎直機構中進行精轎直,定長切斷后進行拋光和倒角。
本發明工藝針對φ12mm及以下規格改變傳統一根一根生產成品的方式,采用連鑄坯大盤圓收線,直接上聯合拉拔機生產成品的工藝,做到了連續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不存在產品頭部鉗口痕跡,不需要每根鋸切掉頭部缺陷,產品成材率得到提高,同時聯合拉拔機具備轎直及拋光作用,產品直度、表面精度大大提高,可以達到高檔產品要求,提高了產品價值。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