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驅動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長柄滑套的多功能壓裝裝置。
背景技術:
長柄滑套是汽車驅動軸的主要零部件,長柄滑套的生產中,通常需要在其上面壓裝不同的零件,如防塵蓋和減震器等,現(xiàn)有的長柄滑套壓裝機功能單一,大多只能對一個工件進行壓裝,且壓裝的精度得不到保證,在長期壓裝時很容易出現(xiàn)誤差,因此,解決這一類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長柄滑套多功能壓裝裝置,通過在安裝板上設置有旋轉夾具來安裝校準壓裝頭、第一防塵蓋壓裝頭、軸承壓裝頭、第二防塵蓋壓裝頭和減震器壓裝頭,以解決現(xiàn)有長柄滑套壓裝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長柄滑套多功能壓裝裝置,包括有工作框架,在所述工作框架的前側設置有檢測工裝,所述工作框架內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夾具,在所述工作框架內的上方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上端連接有氣缸,安裝板的下端設置有旋轉夾具,并在所述旋轉夾具上均勻的設置有校準壓裝頭、第一防塵蓋壓裝頭、軸承壓裝頭、第二防塵蓋壓裝頭和減震器壓裝頭。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檢測工裝包括有檢測座、安裝柱和彈性檢測塊,所述檢測座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柱,在所述安裝柱的底部設置有彈性檢測塊,所述檢測座的兩側設置有感應器和指示燈,工件放置在安裝柱上,由彈性檢測塊來檢測工件內的小件,如若彈性檢測塊下降則說明工件合格,指示燈亮起。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安裝夾具的一端設置有滾軸,另一端通過活動軸連接有氣缸,所述夾具的中部設置有撕裂線,在所述撕裂線上設置有安裝頭,通過氣缸的傳動使得安裝頭可以傾斜,所述安裝夾具的一側設置有光感檢測箱。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安裝板下端設置有對稱的紅外線傳感器,所述第一防塵蓋壓裝頭和第二防塵蓋壓裝頭的端口處均設置有定位槽,所述紅外線傳感器與定位槽的高度一致,在所述第二防塵蓋壓裝頭上設置有彈性防錯頭。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工作框架的進口處設置有感應條,所述工作框架的下端設置有廢料回收箱。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在安裝板上設置有旋轉夾具來裝載校準壓裝頭、第一防塵蓋壓裝頭、軸承壓裝頭、第二防塵蓋壓裝頭和減震器壓裝頭,不同規(guī)格的工件進行壓裝時先由校準壓裝頭進行零點校準,然后在進行防塵蓋或軸承或減震器的壓裝,并且在防塵蓋壓裝時,通過設置有定位槽和紅外線感應器來確定工件的位置,以提高壓裝精度,并且通過設置有檢測工裝可以在壓裝前進行是否已安裝工件的檢測,防止其未安裝工件而導致壓裝錯誤,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可以同時在長柄滑套上安裝不同規(guī)格的工件,大大提高了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檢測工作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安裝夾具的結構圖。
其中:1-工作框架,2-檢測工裝,3-安裝夾具,4-安裝板,5-氣缸,6-旋轉夾具,7-校準壓裝頭,8-第一防塵蓋壓裝頭,9-軸承壓裝頭,10-第二防塵蓋壓裝頭,11-減震器壓裝頭,12-檢測座,13-安裝柱,14-彈性檢測塊,15-感應器,16-指示燈,17-滾軸,18-活動軸,19-撕裂線,20-安裝頭,21-光感檢測箱,22-紅外線傳感器,23-定位槽,24-彈性防錯頭,25-感應條,26-廢料回收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fā)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2、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長柄滑套多功能壓裝裝置,包括有工作框架1,在所述工作框架1的前側設置有檢測工裝2,所述工作框架1內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夾具3,在所述工作框架1內的上方設置有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的上端連接有氣缸5,安裝板4的下端設置有旋轉夾具6,并在所述旋轉夾具6上均勻的設置有校準壓裝頭7、第一防塵蓋壓裝頭8、軸承壓裝頭9、第二防塵蓋壓裝頭10和減震器壓裝頭11。所述檢測工裝2包括有檢測座12、安裝柱13和彈性檢測塊14,所述檢測座12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柱13,在所述安裝柱13的底部設置有彈性檢測塊14,所述檢測座的兩側設置有感應器15和指示燈16,工件放置在安裝柱上,由彈性檢測塊來檢測工件內的小件,如若彈性檢測塊下降則說明工件合格,指示燈亮起。所述安裝夾具3的一端設置有滾軸17,另一端通過活動軸18連接有氣缸,所述安裝夾具3的中部設置有撕裂線19,在所述撕裂線19上設置有安裝頭20,通過氣缸的傳動使得安裝頭可以傾斜使得長柄滑套的裝卸更為簡單,所述安裝夾具的一側設置有光感檢測箱21。所述安裝板4下端設置有對稱的紅外線傳感器22,所述第一防塵蓋壓裝頭8和第二防塵蓋壓裝頭10的端口處均設置有定位槽23,所述紅外線傳感器22與定位槽23的高度一致,在所述第二防塵蓋壓裝頭上設置有彈性防錯頭24。所述工作框架1的進口處設置有感應條25,所述工作框架的下端設置有廢料回收箱26。
本發(fā)明通過在安裝板4上設置有圓形的旋轉夾具5來裝載校準壓裝頭7、第一防塵蓋壓裝頭8、軸承壓裝頭9、第二防塵蓋壓裝頭10和減震器壓裝頭11,通過旋轉來將各類壓裝頭移至安裝夾具的正上方,不同規(guī)格的工件進行壓裝時先由校準壓裝頭進行零點校準,然后在進行防塵蓋或軸承或減震器的壓裝,并且在防塵蓋壓裝時,通過設置有定位槽23和紅外線感應器22來確定工件的位置,以提高壓裝精度,并且通過設置有檢測工裝2可以在壓裝前進行是否已安裝工件的檢測,防止其未安裝工件而導致壓裝錯誤,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可以同時在長柄滑套上安裝不同規(guī)格的工件,大大提高了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