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五金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
背景技術:
五金設備領域中,包含著多種加工設備,其中五金片料滾圓錐機便是常用設備之一,其是將五金片料卷成圓錐形筒的機器。
現有相關五金片料滾圓錐機存在如下缺陷:
1、現有市面上出現的五金片料滾圓錐機結構復雜,操作不便,而且設備整體造價十分高昂,這使得很多中小型企業對之望而卻步;
2、現有的相關五金片料滾圓錐機只能對單一規格的五金片料進行成卷,適用性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效率;
3、現有的相關五金片料滾圓錐機成卷效率低。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樣一種結構進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包括第一機架和第二機架,所述第二機架位于所述第一機架上端,所述第一機架包括機身以及固定于所述機身一上端的工作面板,所述機身后側還緊固有后側板,所述工作面板表面中間部位開具有一方形通孔,所述機身處還固定有滾筒裝置;
所述滾筒裝置包括滾筒底板、垂直設置于所述滾筒底板左右兩側的滾筒支座以及架設于所述滾筒支座處的滾筒本體,所述滾筒支座底端前后兩側焊接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表面開具有螺紋孔,螺栓旋設于螺紋孔處并將連接件與所述滾筒底板緊密連接,所述滾筒支座頂端還固定有軸承支撐座,所述軸承支撐座處開具有圓形通孔,所述圓形通孔內嵌設有滾珠軸承,所述滾筒本體包括滾筒、設置于所述滾筒左端的滾筒軸一以及設置于所述滾筒右端的滾筒軸二,所述滾筒頂部延伸至方形通孔上端,所述滾筒軸一與所述滾筒軸二均嵌設于滾珠軸承處,所述滾筒軸一外部還套設有從動鏈輪,所述后側板后側表面一端緊固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輸出軸端套設有驅動鏈輪,所述從動鏈輪與所述驅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
所述第二機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工作面板左側的側板以及后板,所述側板與所述后板呈垂直結構,所述側板與所述后板上端緊固有頂板,所述后板與所述頂板還通過三角板緊固,所述頂板表面左側開設有穿孔一,所述頂板表面右側開設有穿孔二,所述穿孔一上端固定有升降氣缸一,所述穿孔二上端固定有升降氣缸二,所述工作面板處方形通孔左側還設有一左導向塊,所述左導向塊中間部位開設有軸承固定孔,所述軸承固定孔內嵌設有軸承固定座,所述軸承固定座中間部位開設有圓形通孔一,所述圓形通孔一內嵌設有滾珠軸承一,所述左導向塊上端還設有一凹座,所述凹座內凸出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頂端呈半圓形結構,所述連接片處還開設有銷孔一,所述升降氣缸一活塞桿末端與連接頭連接,所述連接頭底部開設有銷孔二,所述連接片與所述連接頭通過銷軸連接,所述后板前側還固定有后導向塊,所述后導向塊處表面開具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處嵌設于滑動塊,所述滑動塊前端開具有圓形通孔二,所述圓形通孔二內嵌設有滾珠軸承二,所述滑動塊上端還緊固有連接頭一,所述連接頭一與所述升降氣缸二活塞桿末端連接,滾圓錐左右兩端分別焊接有滾圓錐軸一和滾圓錐軸二,所述滾圓錐軸一嵌設有滾珠軸承一內,所述滾圓錐軸二嵌設于滾珠軸承二內。
進一步的,所述機身包括若干立柱和橫檔,所述立柱與所述橫檔接觸端還通過連接桿穩固。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呈圓錐狀結構,所述滾筒的錐面與所述滾圓錐的錐面相適應。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機通過電動機座緊固于后側板處,所述減速器通過減速器座也緊固于后側板處。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該種滾圓錐機結構簡單,設計巧妙,便于維修,操作十分便利,只需一名操作人員便可進行五金片料的成卷工作,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該種滾圓錐機通過互相適應的滾圓錐和滾筒,使得五金片料成卷效率大大提升,生產過程中不會出現誤差。
該種滾圓錐機可以通過調節升降氣缸一和升降氣缸二從而控制滾圓錐的升降,可以適應不同厚度五金片料的成卷工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的后視圖。
圖3是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的立體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其中:1-第一機架;2-第二機架;3-滾筒裝置;11-工作面板;12-立柱;13-橫檔;14-連接桿;15-后側板;16-電動機;17-聯軸器;18-減速器;19-驅動鏈輪;161-電動機座;181-減速器座;21-側板;22-后板;23-頂板;24-升降氣缸一;25-升降氣缸二;26-左導向塊;27-連接頭;28-后導向塊;29-滑動塊;210-連接頭一;211-滾圓錐;31-滾筒底板;32-滾筒支座;34-軸承支撐座;35-從動鏈輪;331-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五金片料滾圓錐機,包括第一機架1和第二機架2,所述第二機架2位于所述第一機架1上端,所述第一機架1包括機身以及固定于所述機身一上端的工作面板11,所述機身后側還緊固有后側板15,所述工作面板11表面中間部位開具有一方形通孔,所述機身處還固定有滾筒裝置3;
所述滾筒裝置3包括滾筒底板31、垂直設置于所述滾筒底板31左右兩側的滾筒支座32以及架設于所述滾筒支座32處的滾筒本體,所述滾筒支座32底端前后兩側焊接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表面開具有螺紋孔,螺栓旋設于螺紋孔處并將連接件與所述滾筒底板31緊密連接,所述滾筒支座32頂端還固定有軸承支撐座34,所述軸承支撐座34處開具有圓形通孔,所述圓形通孔內嵌設有滾珠軸承,所述滾筒本體包括滾筒331、設置于所述滾筒331左端的滾筒軸一以及設置于所述滾筒331右端的滾筒軸二,所述滾筒331頂部延伸至方形通孔上端,所述滾筒軸一與所述滾筒軸二均嵌設于滾珠軸承處,所述滾筒軸一外部還套設有從動鏈輪35,所述后側板15后側表面一端緊固有電動機16,所述電動機16輸出軸端通過聯軸器17連接有減速器18,所述減速器18輸出軸端套設有驅動鏈輪19,所述從動鏈輪35與所述驅動鏈輪18通過鏈條連接;
所述第二機架2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工作面板11左側的側板21以及后板22,所述側板21與所述后板22呈垂直結構,所述側板21與所述后板22上端緊固有頂板23,所述后板22與所述頂板23還通過三角板緊固,所述頂板23表面左側開設有穿孔一,所述頂板23表面右側開設有穿孔二,所述穿孔一上端固定有升降氣缸一24,所述穿孔二上端固定有升降氣缸二25,所述工作面板11處方形通孔左側還設有一左導向塊26,所述左導向塊26中間部位開設有軸承固定孔,所述軸承固定孔內嵌設有軸承固定座,所述軸承固定座中間部位開設有圓形通孔一,所述圓形通孔一內嵌設有滾珠軸承一,所述左導向塊26上端還設有一凹座,所述凹座內凸出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頂端呈半圓形結構,所述連接片處還開設有銷孔一,所述升降氣缸一24活塞桿末端與連接頭27連接,所述連接頭27底部開設有銷孔二,所述連接片與所述連接頭27通過銷軸連接,所述后板22前側還固定有后導向塊28,所述后導向塊28處表面開具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處嵌設于滑動塊29,所述滑動塊29前端開具有圓形通孔二,所述圓形通孔二內嵌設有滾珠軸承二,所述滑動塊29上端還緊固有連接頭一210,所述連接頭一210與所述升降氣缸二25活塞桿末端連接,滾圓錐211左右兩端分別焊接有滾圓錐軸一和滾圓錐軸二,所述滾圓錐軸一嵌設有滾珠軸承一內,所述滾圓錐軸二嵌設于滾珠軸承二內。
進一步的,所述機身包括若干立柱12和橫檔13,所述立柱12與所述橫檔13接觸端還通過連接桿14穩固。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331呈圓錐狀結構,所述滾筒331的錐面與所述滾圓錐211的錐面相適應。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機16通過電動機座161緊固于后側板15處,所述減速器18通過減速器座181也緊固于后側板15處。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