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07028閱讀:664來源:國知局
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裝置,具體的涉及一種用于絲錐加長焊接中的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



背景技術:

絲錐為一種加工內螺紋的刀具,沿軸向開有溝槽,螺母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通過絲錐進行攻絲操作,其在各種尺寸的內螺紋生產加工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使用時絲錐設置在攻絲機上對螺母進行攻絲加工,但現有的絲錐桿整體長度一般較短,有時不能滿足不同攻絲機的安裝需求,因此需要焊接加長桿,將絲錐桿加長至滿足攻絲機的安裝需要。

絲錐的加長一般采用手工氬弧焊進行焊接,由于沒有采用具有良好軸向定位的裝置對絲錐頭與絲錐桿進行固定和定位,使得焊接后成品的直線度差,焊接效率低。

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絲錐加長焊接裝置(公開號cn206241548u,公開日期2017.06.13),采用卡盤固定,該卡盤通過連接機構固定在轉向盤上并采用氣缸驅動進行移動,用于對絲錐頭與絲錐桿進行軸向定位固定以及移動,該裝置與手工焊接相比具有更好的軸向定位,使得加長焊接后的絲錐具有更好的直線度,同時也提高了焊接效率。

該專利中的連接機構為具有螺紋的前連接體與后連接體通過套體套接在一起,并采用氣缸作為動力來源。由于氣缸提供的軸向作用力較大,但該專利中的連接機構對于軸向作用力的大小不具有調節緩沖的功能。因此,在使用該技術方案的焊接裝置焊接不同尺寸的絲錐時,作用于絲錐頭與絲錐桿上的軸向作用力無法進行調節,因此會出現作用力與絲錐尺寸不匹配的情況:

當絲錐頭與絲錐桿尺寸過小時,因為軸向作用力是由氣缸提供的,不能進行對應的調整,使得過大的軸向作用力會將焊接時融化的絲錐和絲錐桿頂歪,導致焊接得到加的成品直線度差,不符合產品的要求;

當絲錐頭與絲錐桿尺寸過大時,因為軸向作用力不能進行對應的調整,使得過小的軸向作用力會使熔化的絲錐頭與絲錐桿之間不能完全接觸,同樣導致焊接得到的成品直線度差,還會導致成品的焊接牢度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絲錐加長焊接時絲錐頭與絲錐桿受力不可調節導致成品直線度差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用于帶動工件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用于支撐;滑動單元,設置在支座上,包括兩個滑臺;聯動單元,設置在支座上且位于兩個滑臺之間,用于驅動兩個滑臺相向或背向移動,其中,聯動單元具有連接件以及兩組連桿組件,連接件具有中心轉軸和與中心轉軸三點共線的兩個連接軸,該連接件繞中心轉軸轉動設置在支座上,每組連桿組件的一端鉸接在一個滑臺內側,另一端與連接軸轉動連接,它包括:第一短桿,其一端設置有第一外螺紋,另一端與連接軸轉動連接,短桿件,其一端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另一端和一個滑臺鉸接,一個螺母,其兩端具有分別與第一內螺紋和第二外螺紋相相匹配的兩個內螺紋,用于將第一短桿與短桿件連接起來,第一內螺紋和第二外螺紋的尺寸相等且旋向相反。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短桿件包括:設置有第二外螺紋的第二短桿,彈性件,其一端與第二短桿的另一端連接,第三短桿,其一端與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另一端和一個滑臺鉸接。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連接件為圓形的轉盤,中心轉軸的中心線穿過轉盤的圓心,兩個連接軸分別設置在轉盤的邊緣,且與轉盤的圓心三點共線。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連接件為連桿,中心轉軸的中心線穿過連桿的正中間位置,兩個連接軸分別設置在連桿的兩端,且與中心轉軸三點共線。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滑動單元還包括:至少一根導軌,設置在支座上,兩個滑臺,可左右滑動的安裝在導軌上。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用于驅動滑臺在導軌上滑動,具有氣動泵以及氣閥推動桿,氣閥推動桿的一端和氣動泵連接,另一端固定在一個滑臺的外側,用于帶動滑臺在導軌上滑動。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裝置,用于固定工件并帶動該工件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部以及聯動式移動部,固定部包括兩個卡盤,分別固定在兩個滑臺上,用于卡合固定工件。聯動式移動部,設置在底座上,為上述任意一項的聯動式移動部。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裝置,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上還設置有支撐部,支撐部包括左右對稱的兩個支架,分別設置在導軌的兩端,用于使導軌懸空在底座上方。

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裝置,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部,設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在兩個卡盤之間,定位部包括兩根垂直于底座的定位桿,沿與導軌平行的方向設置在兩個卡盤之間。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絲錐加長焊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臺架、焊接裝置以及移動裝置,其中,移動裝置安裝在臺架上,為上述的聯動式移動裝置。

發明的作用與效果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具有以下的優點:

1.本發明涉及的聯動式移動部由滑臺、連接件以及連桿組件組成,能夠按預定線路自由滑動,避免了工件固定位置的偏移。

聯動式移動部中連接件轉動連接在支架上,兩組連桿組件固定在連接件上的,同時還與兩個滑臺連接。這樣的結構能夠達到兩個滑臺聯動的效果,該聯動的移動方式,避免人為操作導致的偏心問題,同時由于一個滑臺由另一滑臺帶動移動,使得整個裝置只需使用一組動力裝置,讓整體結構更為簡潔。

聯動式移動部中的連桿組件采用具有旋向相反外螺紋的短桿和短桿件與螺母套接而成,旋轉螺母使得短桿與短桿件能夠同時同向或背向運動,從而調節整個連桿組件的長度,這樣的結構使得該連桿組件的長度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節,滿足了焊接不同尺寸工件時對移動距離的需求,同時可通過移動距離的調節來調整施加在工件接觸端的軸向作用力的大小,以避免因受力過大或過小導致的偏心問題。

2.本發明涉及的聯動式移動裝置由固定部和聯動式移動部組成,固定部由聯動式移動部帶動,使得固定在該裝置上的工件能夠按預定線路移動,避免了工件固定位置的偏移,很好的解決了偏心問題。

固定部采用卡盤式設計,固定牢固,適合不同尺寸絲錐工件的卡合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絲錐加長焊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連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組成、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作具體闡述。

圖1為絲錐加長焊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絲錐加長焊接器包括臺架、焊接裝置以及聯動式移動裝置1。

臺架為四角工作臺。

焊接裝置為市售熱感應式焊接裝置,使用螺栓固定在臺架上。

聯動式移動裝置1,使用螺栓固定在臺架上,包括底座、固定部11、支撐部12、定位部13以及聯動式移動部14。

固定部11包括兩個卡盤111,一個卡盤111用于卡合固定絲錐頭,另一卡盤111用于卡合固定絲錐桿。

支撐部12包括兩個支架121,兩個支架121使用螺栓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支架121為長方形板狀,其上具有兩個左右對稱的通孔,該通孔與底座的距離為10-15cm。

定位部13位于在兩個卡盤111之間,包括兩根垂直焊接在底座上的定位桿131。兩根定位桿131之間的距離為15cm。

聯動式移動部14包括滑動單元141、聯動單元142以及動力單元143。

滑動單元141包括兩根導軌1411以及兩個滑臺1412。

兩根導軌1411可為圓形導軌或多邊形導軌,本實施例中為圓形導軌。兩根導軌1411平行設置,兩端分別穿過支架121上的兩個通孔套接固定在兩個支架121上。

兩個滑臺1412可左右滑動的套接在兩根導軌1411上,其上各焊接有一個卡盤111。

聯動單元142包括連接件1421和左側連桿組件1422和右側1423。

連接件1421為具有中心轉軸1421a的圓形轉盤,圓形轉盤轉動套接在中心轉軸并通過中心轉軸1421a轉動連接在臺架上。中心轉軸1421a通過螺栓鉸接在臺架上,圓形轉盤的圓周具有與中心轉軸三點共線的左側連接軸1421b和右側連接軸1421c。

左側連桿組件1422的一端鉸接在左側的滑臺1412的內側,另一端具有通孔,通過該通孔套接在左側連接軸1421b上,轉動連接。

右側連桿組件1423的一端鉸接在右側的滑臺1412的內側,另一端具有通孔,通過該通孔套接在右側連接軸1421c上,轉動連接。

圖2為連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左側連桿組件1422與右側連桿組件1423結構一至,現以左側連桿組件1422為例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左側連桿組件1422包括左側第一短桿1422a,左側第二短桿1422b,左側螺母1422c、左側彈性件1422d、左側第三短桿1422e以及左側外殼1422f。

左側第一短桿1422a的一端具有通孔,通過該通孔套接在左側連接軸1421b上,另一端具有左側第一外螺紋。

左側第二短桿1422b的一端具有與左側第一外螺紋尺寸相等且旋向相反左側第二外螺紋,另一端焊接有左側彈性件1422d。

左側螺母1422c,其兩端具有分別與左側第一外螺紋和左側第二外螺紋相相匹配的兩個內螺紋,螺紋套接在左側第一外螺紋和左側第二外螺紋上,將左側第一短桿1422a和左側第二短桿1422b連接起來。

左側第三短桿1422e的一端焊接在左側彈性件1422d的另一端,另一端鉸接在左側的滑臺1412的內側。

左側彈性件1422d可以為具有保護殼的彈簧、彈片或者氣囊。本實施例中左側彈性件1422d為具有保護殼的彈簧。

左側外殼1422f可拆卸的將左側螺母1422c、左側第二短桿1422b以及左側彈性件1422d包覆住,以保護左側螺母1422c和左側彈性件1422d不被移動或破壞。

動力單元143可以使用氣動泵、液動泵或者氣缸。

本實施例中,動力單元143為氣動泵1431以及氣閥推動桿1432。

氣閥推動桿1432的一端和氣動泵1431連通,另一端用螺栓固定在左側的滑臺1412的外側,用于帶動左側的滑臺1412在導軌1411上左右滑動。

以下對本實施例提供的聯動式移動裝置及絲錐加長焊接器的運行過程和原理做詳細說明。

使用前,根據絲錐頭和絲錐桿的直徑調節左側連桿組件1422與右側連桿組件1423上的左側螺母1422c和右側螺母1423c的松緊,當絲錐頭與絲錐桿尺寸過小時旋緊螺母,調短連桿組件的長度,使得絲錐頭與絲錐桿的受力變大,當絲錐頭與絲錐桿尺寸過大時旋松螺母,調長連桿組件的長度,使得絲錐頭與絲錐桿的受力變小。

使用時,工人將需要焊接的絲錐頭和絲錐桿分別使用卡盤111卡合固定好,啟動氣動泵1431,氣動泵1431推動氣閥推動桿1432向內移動,動氣閥推動桿1432推動左側的滑臺1412向內移動,左側滑臺1412帶動左側連桿組件1422向內移動,左側連桿組件1422通過推動圓形轉盤1421轉動進而拉動右側連桿組件1423向內移動,右側連桿組件1423則拉動右側的滑臺1412向內移動,最終達到聯動的效果,使得絲錐頭與絲錐桿相向運動至預定位置,即定位桿131標注的位置,此時絲錐頭與絲錐桿接觸。關閉氣動泵1431,滑臺1412停止運動。

開始焊接時,開啟感應式加熱裝置,對絲錐頭與絲錐桿接觸部分進行熱,達到焊接溫度時撒入焊接粉進行焊接。焊接結束后,關閉加熱裝置,待溫度冷卻后將焊接好的絲錐從卡盤中取下。

取出絲錐后,反向開啟氣動泵1431,氣動泵1431拉動氣閥推動桿1432向外運動,拉動聯動單元142反向運動,兩個滑臺1412向外移動至靠近兩端支架121位置,關閉氣動泵1431,滑臺1412停止移動,進行下一組絲錐頭與絲錐桿的安裝。

實施例的作用與效果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聯動式移動部、聯動式移動裝置以及絲錐加長焊接器具有以下的優點:

1.本發明涉及的聯動式移動部由滑臺、連接件以及連桿組件組成,能夠按預定線路自由滑動,避免了工件固定位置的偏移。

聯動式移動部中連接件轉動連接在支架上,兩組連桿組件固定在連接件上的,同時還與兩個滑臺連接。這樣的結構能夠達到兩個滑臺聯動的效果,該聯動的移動方式,避免人為操作導致的偏心問題,同時由于一個滑臺由另一滑臺帶動移動,使得整個裝置只需使用一組動力裝置,讓整體結構更為簡潔。

聯動式移動部中的連桿組件采用具有旋向相反外螺紋的短桿和短桿件與螺母套接而成,旋轉螺母使得短桿與短桿件能夠同時同向或背向運動,從而調節整個連桿組件的長度,這樣的結構使得該連桿組件的長度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節,滿足了焊接不同尺寸工件時對移動距離的需求,同時可通過移動距離的調節來調整施加在工件接觸端的軸向作用力的大小,以避免因受力過大或過小導致的偏心問題。

2.本發明涉及的聯動式移動裝置由固定部和聯動式移動部組成,固定部由聯動式移動部帶動,使得固定在該裝置上的工件能夠按預定線路移動,避免了工件固定位置的偏移,很好的解決了偏心問題。

固定部采用卡盤式設計,固定牢固,適合不同尺寸絲錐工件的卡合固定。

進一步的,由于聯動式移動部中的連桿組件上還設置有彈性件,即有保護殼的彈簧,彈簧的彈性位移能夠將作用在絲錐頭和絲錐桿上過度的軸向力轉移,因此使得本實施例中的連桿組件在一定程度上對軸向力進行的自動調節。另外,通過旋轉螺母還可調節彈簧的彈性位移,用以選擇合適的彈性,進而滿足不同尺寸絲錐對于軸向作用力的需求,避免融化的絲錐頭和絲錐桿過度受力,導致偏心。

彈簧的保護殼則是為了保護彈簧受力均勻,避免彈簧發生偏移,影響受力。

聯動式移動部中的還采用氣動泵作為動力,減少了手工移動施力的不均勻性和不穩定性,且控制簡單、快捷,使每次作用于絲錐頭和絲錐桿上的軸向力穩定均勻,減少偏心,提高成品率。

上述實施方式為本發明的優選案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南部县| 鲜城| 洛浦县| 西安市| 临颍县| 通化市| 察雅县| 九龙县| 无锡市| 综艺| 新丰县| 定远县| 潞西市| 北宁市| 新津县| 栾城县| 会昌县| 得荣县| 犍为县| 西充县| 上林县| 张掖市| 克什克腾旗| 栖霞市| 开阳县| 简阳市| 庄浪县| 台江县| 上林县| 都江堰市| 老河口市| 资源县| 林口县| 南康市| 连江县| 南昌市| 辉南县| 金塔县| 红安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