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加工技術領域中的打釘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自動打釘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生活用品及工件中常有用銷釘進行連接的部件,以化妝品盒為例,化妝品盒的盒體與盒蓋通過銷釘連接。銷釘呈細長形狀,通常安裝在化妝品盒的兩側。銷釘安裝的原始方法是采用手動放置銷釘,借助氣缸沖擊力將其推送打入化妝品盒的銷孔,這種方法自動化程度不高。隨著化妝品盒產品的不斷更新變換,其外形和銷釘的尺寸規格都會有變化,這就使得放置化妝品盒的制具或者打釘模制具也需要及時更換,導致設備利用效率下降,生產成本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打釘機,該打釘機自動化程度較高,提高了打釘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特征,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打釘機,包括:
工件治具,放置待打釘工件,且具有與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相對設置的孔位;
進料機構,包括振動盤和輸送管;
打釘機構,包括打釘模和頂桿,所述打釘模具有與輸送管相通的釘孔道,所述頂桿與第一動力裝置相連,且在第一動力裝置的推動下能夠將釘孔道內的銷釘沿工件治具的孔位推向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內。
優選的,第一動力裝置為可調行程氣缸,選用可調行程氣缸,使氣缸的伸出行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調整,以便于根據產品不同規格型號完成打釘操作。進一步優選的,可調行程氣缸由單電控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控制其伸縮運動方向,氣缸兩端采用磁性開關,用于控制打釘機相應的順序動作。
優選的,所述打釘模包括下釘模、轉模、頂桿導向模、釘打出模和回轉控制機構;所述釘孔道包括位于下釘模內的第一孔道、位于轉模內的第二孔道、位于頂桿導向模的第一導向孔和位于釘打出模的第二導向孔;所述回轉控制機構控制轉模的旋轉和復位,且在旋轉或復位時轉模的第二孔道能夠分別與第一導向孔或第一孔道相通;當第二孔道與所述第一導向孔相通時,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工件治具的孔位、第二導向孔、第二孔道和第一導向孔相通且同軸。
優選的,所述回轉控制機構包括位于打釘模的光纖傳感器、控制轉模旋轉的回轉氣缸及雙電控電磁換向閥。
優選的,當第二孔道與所述第一導向孔相通時,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工件治具的孔位、第二導向孔、第二孔道、第一導向孔和所述頂桿的軸線均在同一水平線上,且所述頂桿的直徑小于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工件治具的孔位、第二導向孔、第二孔道及第一導向孔的孔徑。
優選的,所述輸送管為輸送軟管。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輸送軟管為透明塑料管或拉簧。透明塑料管其內部銷釘移動情況可見。使用拉簧時,其引導銷釘下滑更加順暢。
優選的,所述自動打釘機設有至少一個輸送管和打釘機構。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將待打釘工件置于工件治具中固定,銷釘自振動盤下落至輸送管中,然后沿著輸送管進入釘孔道,隨后第一動力裝置帶動頂桿進入針孔道推動其內的銷釘進入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內,完成打釘工作。振動盤自動落料取代手工放釘,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根據需要,本發明還可以設置多個輸送管和打釘機構,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優選實施例中自動打釘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打釘模的剖視圖;其中:
1.振動盤;2.軟導管;3.打釘模;4.光纖傳感器;5.接近開關;6.回轉氣缸;7.頂桿;8.可調行程氣缸;9. 工件治具; 10.“手動-自動”切換操作面板;11.控制踏板,12. 工作臺,121.滾輪,31. 下釘模,311. 第一孔道,32. 銷釘,33.
轉模,34. 釘打出模,35. 頂桿導向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施例中,待打釘工件為化妝品盒,如圖1所示,該自動打釘機包括:
放置待打釘工件(以下稱化妝品盒)的工件治具,且具有與化妝品盒的銷釘孔相對設置的孔位;工件治具置于工作臺上,工作臺底部具有滾輪。可以根據不同形狀的工件設置不同形狀和不同規格的工件治具。
進料機構,包括振動盤和輸送管;本實施例中振動盤連有兩個輸送管,振動盤由激振器產生振動,使銷釘沿振動盤內的輸送槽自動下滑,依次進入左、右兩根輸送管,實現自動送料。輸送管為輸送軟管。可以是透明塑料管或拉簧,在使用時為了減小摩擦阻力,避免銷釘滑動的不連貫,可在輸送軟管內添加滑石粉。選擇透明塑料管優點是其內部銷釘移動情況可見。選用拉簧的優先是其引導銷釘下滑更加順暢。
還包括打釘機構,本實施例的打釘機包括分別與左右兩個輸送管相連的共兩個,設于化妝品盒兩側。每個打釘機構均包括打釘模和頂桿,打釘模具有與輸送管相通的釘孔道,頂桿與第一動力裝置相連,且在第一動力裝置的推動下能夠將釘孔道內的銷釘沿工件治具的孔位推向待打釘工件的銷釘孔內。
具體的,第一動力裝置為可調行程氣缸,選用可調行程氣缸,使氣缸的伸出行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調整,以便于根據產品不同規格型號完成打釘操作。可調行程氣缸由單電控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控制其伸縮運動方向,氣缸兩端采用磁性開關,用于控制打釘機相應的順序動作。
如圖2所示,打釘模包括下釘模、轉模、頂桿導向模、釘打出模和回轉控制機構;釘孔道包括位于下釘模內的第一孔道、位于轉模內的第二孔道、位于頂桿導向模的第一導向孔和位于釘打出模的第二導向孔;回轉控制機構控制轉模的旋轉和復位,且在旋轉或復位時轉模的第二孔道能夠分別與第一導向孔或第一孔道相通。具體是,回轉控制機構包括位于打釘模的光纖傳感器、控制轉模旋轉的回轉氣缸及雙電控電磁換向閥,當銷釘由輸送管沿下釘模的第一孔道落入轉模內的第二孔道時,光纖傳感器檢測銷釘是否落到轉模底部,回轉氣缸裝有接近開關,用于測定回轉氣缸旋轉到位時的發訊。本實施例中回轉氣缸帶動轉模的旋轉角度為90゜,即:當第二孔道與第一導向孔相通時,化妝品盒的銷釘孔、工件治具的孔位、第二導向孔、第二孔道和第一導向孔相通且它們的軸線均在同一水平線上。頂桿水平設置,與上述各孔的軸線也同一水平線上,且頂桿的直徑小于化妝品盒的銷釘孔、工件治具的孔位、第二導向孔、第二孔道及第一導向孔的孔徑,以便推動其內的銷釘。
為了方便操作,打釘機還設有“手動-自動”切換操作面板和控制踏板,“手動-自動”切換操作面板用于切換打釘操作的控制方式,可以選擇手動運行,也可以選擇自動運行。控制踏板用于自動運行的啟動控制。
具體過程為:銷釘由輸送管沿下釘模的第一孔道落入轉模內的第二孔道,當銷釘落到第二孔道底時,光纖傳感器發訊,控制雙電控電磁換向閥的第一個電磁鐵通電,使回轉氣缸驅動轉模順時針旋轉90°,銷釘進入頂桿導向模的第一導向孔,呈水平放置狀態。回轉氣缸順時針旋轉90°后,接近開關發訊,控制單電控電磁換向閥通電,使可調行程氣缸的活塞桿向前伸出;固定在活塞桿上的頂桿對準銷釘并推動其前行,銷釘被頂桿推動,由釘打出模的第二導向孔引導,沿著化妝品盒的工件治具的孔位,被打入化妝品盒的銷釘孔,完成連接化妝品盒蓋與盒體的銷釘的裝配。
可調行程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到前端后,其前端磁性開關發訊,控制單電控電磁換向閥斷電,控制可調行程氣缸自動返回。可調行程氣缸復位,其后端磁性開關發訊,控制雙電控電磁換向閥的第二個電磁鐵通電,控制回轉氣缸反轉90°復位。此時,已經滑下等待中的下一個銷釘,再次落入轉模內的第二孔道,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本實施例中的其轉模軸徑(孔長度)較現有的減小,孔口倒斜角,可以滿足直徑為φ1.2mm~φ1.58mm,長度為8mm~14mm,不同規格和型號的銷釘的安裝,提高了設備的適應性和利用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