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鉚釘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自動鉚釘機。
背景技術:
全自動鉚釘機是利用沖壓機設備和專用連接模具通過一個瞬間強高壓加工過程,依據板件本身材料的冷擠壓變形,形成一個具有一定抗拉和抗剪強度的無應力集中內部鑲嵌圓點,即可將不同材質不同厚度的兩層或多層板件連接起來。全自動鉚釘機對板件表面無任何要求,連接點處板件表面原有的鍍層、漆層不受損傷。連接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可單點或多點同時連接,生產效率高。無鉚釘連接技術是一種逐步取代傳統落后連接工藝的新型連接方法。因為至今為止所采用的連接方法均存在著經濟及技術上的不足。我們僅以點焊為例,它的設備昂貴,連接費用高,很難連接多層板件以及有鍍層的板件或鋁、銅及不銹鋼板件、而對噴漆板件、不同材質板件、厚度差異過大板件以及中間有夾層的板件則無法連接。同時,點焊連接破壞了板件表面鍍層,會產生熱變形。并且對連接加工過程中的所有不可靠因素無法進行無損傷的自動檢測。此外,采用傳統的連接方法,單件連接成本過高,如在鉚接或螺紋連接方法中,準備工作加上相應的輸送以及零配件成本,就會造成很高的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鉚釘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鉚釘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底座支撐面板,所述底座支撐面板的上方設置有電機座,該電機座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座的上方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周向設置有數個排列均勻的定位工裝,該定位工裝上設置有鉚釘位,在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沖頭,該沖頭的上方設置有氣動機構;以及在工作臺上方,氣動機構的一側設置有下料機構;一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固定在氣動機構上,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氣動機構、下料機構以及電機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機構的底部設置有撥料板,該撥料板的底部設置有下料槽。
進一步地,所述沖頭設置在氣動機構的底部,與氣動機構為一體結構,氣動機構的上下運動帶動沖頭完成自動鉚釘。
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槽傾斜設置,該下料槽的一端與工作臺對應。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價格低廉的自動鉚釘機,其具有如下優點:連接點牢固可靠;沒有原料消耗和不需要輔助材料;可以形成圓點和巨型點連接;不會損傷工件表面的保護層;工作環境好,沒有灰塵毒煙排放,沒有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鉚釘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設置有底座支撐面板13,所述底座支撐面板13的上方設置有電機座12,該電機座12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座12的上方設置有工作臺10,所述工作臺10的周向設置有數個排列均勻的定位工裝11,該定位工裝11上設置有鉚釘位9,在所述工作臺10的上方設置有沖頭8,該沖頭8的上方設置有氣動機構6,所述沖頭8與氣動機構6為一體結構,氣動機構6的上下運動帶動沖頭8完成自動鉚釘。以及在工作臺10上方,氣動機構6的一側設置有下料機構4;所述下料機構4的底部設置有撥料板3,該撥料板3的底部設置有下料槽2,所述下料槽2傾斜設置,該下料槽2的一端與工作臺10對應。一控制裝置7,該控制裝置7固定在氣動機構6上,所述控制裝置7分別與氣動機構6、下料機構4以及電機電性連接。
其具體的工作原理是:將工件放置在定位工裝11上方,啟動電機,通過控制裝置7控制氣動機構6、下料機構4以及電機,氣動機構6的上下運動帶動沖頭8完成自動鉚釘;電機帶動工作臺轉動至下一個定位工裝11處,完成下一個自動鉚釘,同時,上一個完成鉚釘的工件移動到撥料板3處,由撥料板3完成下料。本實用新型中,其電機采用小功率電機即可完成操作,功率小,操作方便,沒有灰塵毒煙排放,沒有噪音。由于采用氣動沖壓,連接點牢固可靠;沒有原料消耗和不需要輔助材料;可以形成圓點和巨型點連接;不會損傷工件表面的保護層。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