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熱工具鋼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43962閱讀:2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熱工具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熱鍛造模具、擠出模具和壓鑄模具等的熱工具鋼,特別涉及控制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提高切削性、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的熱工具鋼。
背景技術
以往,曾經(jīng)公開過通過提高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改善熱工具鋼的韌性的技術(日本第2809622號專利、第61331/1999號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公報)。另外,還有人提出了通過增加夾雜物的個數(shù)、使夾雜物的形狀成為球狀來改善切削性的技術(電氣制鋼64卷3號第191~201頁的圖2和圖4、日本第61331/1999號、第60585/1998號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公報)。但是,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是根據(jù)JISGO555或ASTM E45-76等標準來評價夾雜物,因而呈規(guī)定了夾雜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還不能定量評價夾雜物的大小。
還有人曾提出了通過調整組成來改善切削性的技術(日本第60585/1998號、第217147/1997號、第358040/1992號和第269603/1999號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公報)。此外,有人還提出了通過改善組織,提高切削性的技術方案(熱處理39卷5號第225~226頁、日本第2809622號發(fā)明專利)。
但是,這些公知技術沒有考慮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大小,因而它們都是犧牲了其它性能而只改善了切削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適當限定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大小,提供在改善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的同時顯著提高切削性的熱工具鋼。
本發(fā)明的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含有C0.10~0.70質量%、Si0.10~0.80質量%、Mn0.30~1.00質量%、P0.007~0.020質量%、Cr3.00~7.00質量%、W和Mo單獨或復合(1/2W+Mo)0.20~12.00質量%、V0.10~3.00質量%、Ni0.05~0.80質量%、S0.150質量%以下,余量基本上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JISG055)是,dA60×400在0.020%以下、dB60×400在0.020%以下、dC60×400在0.020%以下、d(A+B+C)在0.045%以下,同時,在退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此外,還可以含有Co6.50質量%以下。
在該熱工具鋼中,優(yōu)選的是,退火時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10.5%以上。
另外,在該熱工具鋼中,優(yōu)選的是,淬火回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
此外,在該熱工具鋼中,優(yōu)選的是,淬火回火時,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38%以上。
本發(fā)明的熱工具鋼通過以下所述構成,可以進一步發(fā)揮本發(fā)明的效果,即,C0.35~0.40質量%、Si0.55~0.65質量%、Mn0.35~0.45質量%、P0.007~0.010質量%、Cr4.60~5.00質量%、W和Mo單獨或復合(1/2W+Mo)1.60~1.80質量%、V0.40~0.60質量%、Ni0.08~0.15質量%、S0.005質量%以下,余量基本上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JISG055)是,以dA60×400計在0.0%以下、以dB60×400計為0.0%以下、以dC60×400計在0.0%以下、以d(A+B+C)計在0.0%以下,同時,在退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
本發(fā)明通過適當限定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大小,改善了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提高了切削性。但是,由于鋼材組成的原因,切削性明顯惡化,為了改善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以及切削性這兩方面的性能,本發(fā)明在減輕夾雜物的鋼中,對于同時改善切削性以及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的碳化物和夾雜物的大小進行了限定。即,不改變熱工具鋼的主要成份,通過限定雜質的純凈度,控制夾雜物的形態(tài),通過前熱處理控制碳化物的形狀和數(shù)量,從而可以同時提高切削性及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當減少夾雜物時,耐熱裂性可得到改善。但是,取決于鋼材的成份,改善的效果并不一樣,而且切削性顯著惡化。因此,耐熱裂性和切削性兩者難以兼顧。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如果控制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粒徑,就可以兼顧耐熱裂性和切削性。
作為延長工具壽命的方法,以往人們都知道,夾雜物數(shù)量越多,切削性越好。但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在硬度超過45HRC的調質鋼中,不管夾雜物量如何,有的場合切削性好,有的場合切削性差。因此,本發(fā)明人認為,在純凈度良好的狀態(tài)下,通過適當控制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粒徑和量,可以在不損害其它性能的情況下改善切削性。
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粒徑較大的鋼,切削性惡化,1.0μm以下的微小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越多,改善效果越大。
另外,與紙共熔晶碳化物相比,析出到基體中的碳化物的改善效果較大。作為非金屬夾雜物,與Al2O3相比,B系氮化物和B系氧化物、MnS、AlN等微小且長寬比在1.3以下的粒子具有延長切削刀具壽命的效果、改善切削刀具壽命波動的效果以及改善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的效果。而且,粗大的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使得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顯著惡化。
為了得到改善切削性、減輕其波動以及耐熔損性、耐熱裂性和耐疲勞性都得到滿足的熱工具鋼,重要的是,使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尺寸變得微小,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分布十分均勻,除了公知的文獻中所記載的夾雜物的量以外,通過控制夾雜物的大小,可以減輕切削性的波動,改善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
對于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來說,存在對初期熱裂不產(chǎn)生影響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粒徑范圍,對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產(chǎn)生影響的是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因此,在本發(fā)明中,減少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量,增加改善切削性效果較大的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
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形態(tài)和量的控制,可以通過在退火處理之前在1050~1190℃下加熱1分鐘~20小時進行固溶處理,然后控制爐冷、空冷、油冷等冷卻條件來實現(xiàn)。
下面說明本發(fā)明的熱工具鋼的組成限定依據(jù)和夾雜物的限定依據(jù)。
熱工具鋼的組成C0.10~0.70質量%、優(yōu)選的是0.35~0.40質量%C在淬火加熱時固溶到基體中,提供所需要的淬火硬度,另外,在回火時與特殊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特殊碳化物,通過這種特殊碳化物析出,賦給回火時的軟化抗力和高溫強度。此外,C形成殘留碳化物,提供高溫下的耐磨性,具有防止淬火加熱時晶粒粗大化的作用。C過多時,碳化物量增加過度,不能保持熱工具所需要的韌性,而且引起高溫強度降低,因此將其限定在0.70質量%以下,其含量過低時,不能得到上述添加效果,因而將其限定為0.10質量%以上。優(yōu)選的是,C含量為0.35~0.40質量%。
Si0.10~0.80質量%、優(yōu)選的是0.55~0.65質量%Si不足0.10質量%時,不發(fā)生顯微偏析,而切削性惡化;另外,Si超過0.80質量%時,帶狀偏析嚴重,切削刀具的刀刃卷刃,韌性降低,因而將Si含量限定為0.10~0.80質量%,優(yōu)選的是0.55~0.65質量%。
Mn0.30~1.00質量%、優(yōu)選的是0.35~0.45質量%Mn固溶在基體中,提高淬透性的效果很大。為了獲得其添加效果,Mn的添加量必需在0.30質量%以上。Mn的添加量超過1.00質量%時,退火硬度過高,切削性降低,而且A1相變點過度降低。因此,Mn的添加量為0.30~1.00質量%,優(yōu)選的是0.35~0.45質量%。
P0.007~0.020質量%、優(yōu)選的是0.007~0.010質量%P在凝固時偏析于晶界,對于提高熱加工后的帶狀部的偏析度是必不可少的。作為維持本發(fā)明特征的良好切削性能的基本元素,P含量必需在0.007質量%以上。但P添加過多時,韌性降低,為了抑制韌性的降低,P的上限值規(guī)定為0.020質量%,優(yōu)選的是0.007~0.010質量%。
Cr3.00~7.00質量%、優(yōu)選的是4.60~5.00質量%Cr是提供作為工具所必需的淬透性的最重要的元素。另外,Cr提高耐氧化性并使A1相變點上升,而且形成殘留碳化物,抑制淬火加熱時晶粒粗大化,還可以提高耐磨性,回火時析出特殊碳化物,改善升溫時的軟化抗力,具有提高高溫強度的效果,其添加量應在3.00質量%以上。Cr過多時,過度形成Cr碳化物,反而引起高溫強度降低,因而Cr量應在7.00質量%以下,優(yōu)選的是4.60~5.00質量%。
W和Mo0.20質量%≤(1/2W+Mo)≤12.00質量%、優(yōu)選的是1.60質量%≤(1/2W+Mo)≤1.80質量%W和Mo形成特殊碳化物,通過形成殘留碳化物,可以防止淬火加熱時組織粗大化,另外,回火時析出微小的特殊碳化物,提高回火軟化抗力和高溫強度,因而是最重要的添加元素。而且,W和Mo具有提高A1相變點的作用。W提高高溫強度和耐磨性的作用特別大,而Mo在韌性方面比W更為有利。Mo和W過多時,形成粗大的碳化物,導致韌性過度降低,因而,W和Mo單獨或復合添加時,(1/2W+Mo)應在0.20質量%以上、12.00質量%以下。
V0.10~3.00質量%、優(yōu)選的是0.40~0.60質量%V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殘留碳化物,使晶粒微小化的效果較大,而且可以提高高溫下的耐磨性。此外,回火時在基體中析出微小的碳化物,通過與W和Mo共同添加,提高600~650℃以上高溫區(qū)的強度的效果很大,而且具有提高A1相變點的作用。V添加過多時,形成粗大的碳化物,導致韌性降低,因而其上限值定為3.00%以下。為了獲得V的添加效果,V的含量必需在0.10質量%以上。優(yōu)選的含量范圍是0.40~0.60質量%。
Ni0.05~0.80質量%、優(yōu)選的是0.08~0.15質量%Ni固溶于基體中,提高韌性而且提高淬透性,因而應添加0.05質量%以上。Ni過多時,退火硬度過高,切削性降低,而且引起A1相變點過度降低,偏析顯著惡化,因而將Ni的上限值定為0.80質量%。優(yōu)選的含量范圍是0.08~0.15質量%。
Co6.50質量%以下Co固溶于基體中,具有提高高溫強度的作用,因而可以根據(jù)需要含有。另外,Co提高淬火加熱時奧氏體中的碳化物的固溶極限,增加回火時的特殊碳化物的析出量,而且,提高升溫時析出碳化物的凝集抗力,因此還具有改善高溫強度性能的作用。此外,由于工具使用時的升溫,Co在表面上形成致密的附著力良好的氧化膜,具有提高高溫下的耐磨性和耐燒焊性的作用。Co過多時,韌性降低,因而在含有Co的場合,其含量應在6.50質量%以下。
S0.150質量%以下、優(yōu)選的是0.005質量%以下S形成MnS等硫化物,在熱加工方向上延伸分布,引起T方向的韌性降低。因此,為了維持T方向的韌性,S的上限值應在0.150質量%以下,優(yōu)選的是0.005質量%以下。
As、Sn、Sb、Cu、B和Bi在凝固時富集于晶界處,提高熱加工后的帶狀偏析度,致使T方向的韌性降低,另外,在熱處理時偏析于奧氏體晶界處或者存在于基體中,使得韌性降低。而且,Pb在熱加工方向上延伸分布,使得T方向的韌性降低。
由于上述原因,As、Sn、Sb、Cu、B、Pb和Bi的含量應限制在特別低的水平,本發(fā)明人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元素合計量在0.13%以下時,即使含有這些雜質元素,也可以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對于各個成份來說,希望其含量限度分別為As0.005%以下、Sn0.003%以下、Sb0.0015%以下、Cu0.08%以下、B0.0005%以下、Pb0.0002%以下、Bi0.0001%以下。
其它的雜質元素還有Ti、Al和N等。其中,Nb和Ti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通過晶粒的微小化以及回火時析出凝集抗力大的微小碳化物,具有提高在65℃以上高溫區(qū)域的軟化抗力和高溫強度的作用。但是,Nb和Ti過多時,形成粗大的難以固溶的碳化物,導致韌性降低,因而它們各自的含量必需在0.5%以下。
另外,N固溶于基體和碳化物中,用于使晶粒微小化,提高韌性。而且,N是奧氏體形成元素,即使在低C的情況下,也能防止淬火加熱時殘留鐵素體,是具有良好韌性的合金組成成份。但是N在Cr等熱工具鋼的合金成份范圍內具有含量極限,因而N必需在0.20質量%以下。
夾雜物根據(jù)JISG0555規(guī)定的純凈度,A系夾雜物是粘性變形夾雜物,包括MnS和硅酸鹽等。這些A系夾雜物使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顯著惡化,因而,A系夾雜物必需在0.020%以下,最好是0%。B系夾雜物在加工方向上形成集團,以不連續(xù)的粒狀夾雜物形態(tài)排列,包括氧化鋁和碳氮化物等。此外,C系夾雜物不發(fā)生粘性變形,呈不規(guī)則的分散形態(tài),包括粒狀氧化物和碳氮化物。這些B系夾雜物和C系夾雜物使得切削性惡化,因而其含量必需分別在0.020%以下,最好是0%。而且,這些夾雜物之和d(A+B+C)必須在0.045%以下。
在本發(fā)明中,dA60×400=0.020%以下、dB60×400=0.020%以下、dC60×400=0.020%以下、d(A+B+C)=0.045%以下。
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在非金屬夾雜物較少的情況下,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退火狀態(tài)下為0.004%以下時,可以改善退火狀態(tài)下的切削性。此外,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退火狀態(tài)下為10.5%以上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切削性。
同樣,在非金屬夾雜物較少的情況下,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淬火回火狀態(tài)下為0.004%以下時,可以同時提高耐熔損性、耐熱裂性和切削性。此外,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淬火回火狀態(tài)下為0.038%以上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其耐熔損性、耐熱裂性和切削性。
這樣,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0.004%以下時,可以減輕切削刀具壽命的波動。這樣的大尺寸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在與切削刀具沖撞時,使得刀具的刀刃發(fā)生缺損,因而使用壽命產(chǎn)生波動。
如上所述,對于切削性來說,非金屬夾雜物的大小是個問題,但是,按照以往的JISG0555或ASTM E45-76評價夾雜物時,只評價其種類和個數(shù),即使按這些標準評價的結果為良好時,也不能表明夾雜物是微小的。
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在偏析帶上存在越多,工具的壽命越長。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在退火狀態(tài)下是10.5%以上、在淬火回火狀態(tài)下是0.038%以上時,切削性良好。
粒徑1.0μm以下的微小碳化物所產(chǎn)生的效果,不僅僅限于碳化物,非金屬夾雜物也是同樣。為了生成粒徑1.0μm以下的微小夾雜物,優(yōu)選的是,將Ti、Zr、Ca、Al、Si、B、O和N中的1種以上分別添加0.0010~0.0001質量%,通過Al2O3,生成B系氮化物或B系氧化物、MnS和AlN等微小的、長寬比為1.3以下的非金屬夾雜物。
另外,按照JISG0555規(guī)定的純凈度將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限定為dA60×400=0%、dB60×400=0%、dC60×400=0%,可以顯著改善耐熱裂性。
下面,通過與本發(fā)明范圍以外的比較例進行比較,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效果。
用10kg真空熔化爐(VIF)熔煉下面表1和表2中所示組成的熱工具鋼,用鍛造裝置將所得到的鑄錠鍛造成40×80×250mm大小,然后在830℃下退火。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形態(tài)和數(shù)量的控制,是通過在1015~1240℃加熱1分鐘至20小時、然后爐冷、空冷或油冷來實現(xiàn)的。
表1

表2

另外,所有的熔煉材料的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都在JISdA0.005%以下、d(B+C)0.020%以下,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長寬比是1.3~1.0。
材料的評價是,在980~1080℃加熱30分鐘使之固溶,然后淬火,在500~670℃加熱2小時回火,該回火工序重復2次。這樣,將硬度調整為43+1HRC,以SKD61材料的性能為50而指數(shù)化,比較其性能。
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測定按下面所述進行,即,對于退火材料,將拋光后的試樣放入苦味酸+3%硝酸溶液中浸漬,露出金相組織,對于淬火回火材料,將拋光后的試樣用草酸腐蝕,露出金相組織。用SEM(掃描電子顯微鏡)將該金相組織放大4000倍照相,通過圖像分析測定面積率和平均粒徑。另外,分散度是根據(jù)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密集程度比非偏析部的面積率大30%以上的場所的距離來評價。
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測定,是用草酸腐蝕,然后用1000倍的照相進行1mm2視野內的圖像分析來進行。
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測定結果示于下面的表3和表4以及表5和表6中。
表3

表4

表5

表6

退火材料的切削性評價,是使用直徑10mm的高速鋼制的立銑刀按照轉速520rpm、進給速度74mm/分鐘、切削加工時的進刀量為10×1mm的條件切削來進行的,求出到發(fā)生折損時的壽命,將以往例的SKD①的壽命作為100,用指數(shù)表示。所述的10×1mm表示,試驗材料和立銑刀在立銑刀的長度方向上接觸10mm,在立銑刀的軸向上接觸1mm,在試驗材料的斷面上進刀10×1mm的區(qū)域進行切削加工,因此,在試驗材料的側面上形成寬1mm、深10mm的凹部。
另外,淬火回火材料的切削性評價是,將鋼材調質處理成48HRC,使用在直徑10mm的粉末刀頭高速鋼上涂覆TiAlN的兩刃瓣的立銑刀(MMCコベルコ公司制造VA-2SS直徑6mm),按照轉速1062rpm、進給速度212mm/分鐘、切削加工時的進刀量為9×0.6mm的條件切削上述鋼材,求出該立銑刀開始熔損時的壽命。將以往例的SKD61①的壽命作為100,用指數(shù)表示。
熱裂試驗是,通過高頻感應加熱方式加熱直徑30mm、長度50mm的試驗材料,在表面溫度達到650℃時澆水,冷卻至50℃,如此反復進行1000次,測定裂紋的平均長度(μm)。然后,將以往例的SKD61①的壽命作為100,用指數(shù)表示。
熔損性的評價使用在壓鑄中通常使用的鋁合金(JIS ADC12)。該JIS ADC12是汽車(變速箱類)和家電產(chǎn)品的壓鑄制品使用的鋁合金,其組成為Al-0.43%Zn-0.20%Mn-10.85%Si-2.00%Cu-1.01%Fe-0.24%Mg。將該鋁合金放入容器內加熱至650℃使之熔化,把直徑5mm、長度30mm的實施例和比較例的試片放入該熔液內以500rpm的轉速旋轉,攪拌ADC12熔液,保持該狀態(tài)20分鐘,然后取出上述試片,用氫氧化鈉除去附著在試片上的鋁合金,根據(jù)試片使用前和使用后的重量差測定試片的損耗量(g)。將以往例的SKD61①的壽命作為100,用指數(shù)表示。
這些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的評價結果示于下面的表7和表8中。
表7

表8

以往例的SKD①~⑥,雖然改善了熔煉時作為原料配合的廢鋼配合率,提高了純凈度,但耐熱裂性、耐熔損性和切削性沒有得到改善。另外,比較例1~6雖然成份組成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但退火材料的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夾雜物如果沒有達到0.004%以下,則無法改善耐熱裂性、耐熔損性和切削性。
與此相對,如實施例7~17所示,在滿足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1時,其退火材料和淬火回火材料的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與保有夾雜物的SKD61①相比提高1.8倍以上。
另外,如實施例11~17所示,若滿足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2,則其退火材料的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與保有夾雜物的SKD61①相比提高2.0倍以上。但是,無法得到淬火回火材料的切削性和耐熱裂性的改善效果。
此外,當滿足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3和4時,如實施例12~17所示,其退火材料和淬火回火材料的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與保有夾雜物的SKD61①相比提高2.0倍以上。
當夾雜物為0%時,如實施例15~17所示,其退火材料和淬火回火材料的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與保有夾雜物的SKD61①相比提高3.2倍以上。
如上所述,采用本發(fā)明可以顯著提高熱工具鋼的切削性、耐熔損性和耐熱裂性。
權利要求
1.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含有C0.10~0.70質量%、Si0.10~0.80質量%、Mn0.30~1.00質量%、P0.007~0.020質量%、Cr3.00~7.00質量%、W和Mo單獨或復合(1/2W+Mo)0.20~12.00質量%、V0.10~3.00質量%、Ni0.05~0.80質量%、S0.150質量%以下,余量基本上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JISG055)是,dA60×400在0.020%以下、dB60×400在0.020%以下、dC60×400在0.020%以下、d(A+B+C)在0.045%以下,同時,在退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還含有Co6.50質量%以下。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退火時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10.5%以上。
4.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淬火回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
5.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淬火回火時,粒徑1.0μm以下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38%以上。
6.熱工具鋼,其特征在于,含有C0.35~0.40質量%、Si0.55~0.65質量%、Mn0.35~0.45質量%、P0.007~0.010質量%、Cr4.60~5.00質量%、W和Mo單獨或復合(1/2W+Mo)1.60~1.80質量%、V0.40~0.60質量%、Ni0.08~0.15質量%、S0.005質量%以下,余量基本上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JISG055)是,dA60×400在0.0%以下、dB60×400在0.0%以下、dC60×400在0.0%以下、d(A+B+C)在0.0%,同時,在退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工具鋼,它含有C0.10~0.70%、Si0.10~0.80%、Mn0.30~1.00%、P0.007~0.020%、Cr3.00~7.00%、W和Mo單獨或復合(1/2W+Mo)0.20~12.00%、V0.10~3.00%、Ni0.05~0.80%、Co6.50%以下、S0.150%以下,余量基本上由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另外,非金屬夾雜物的純凈度是0.020%以下,退火時,粒徑超過1.0μm的碳化物和非金屬夾雜物的面積率是0.004%以下。通過上述技術措施,改善了熱工具鋼的耐熱裂性和耐熔損性,同時顯著提高切削性。
文檔編號C22C38/60GK1436874SQ02156718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5日
發(fā)明者吉田潤二, 山下廣 申請人:日本高周波鋼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错那县| 关岭| 合江县| 肇庆市| 闵行区| 扎囊县| 大理市| 来凤县| 大渡口区| 喀喇沁旗| 岗巴县| 清水县| 白山市| 额敏县| 新闻| 新乡市| 日照市| 封开县| 长岭县| 化隆| 微博| 北安市| 项城市| 赤水市| 龙江县| 磐石市| 宝山区| 桂林市| 大足县| 乌拉特后旗| 嘉祥县| 固安县| 凤阳县| 锡林浩特市| 湖口县| 湖州市| 怀来县| 托克托县| 永宁县|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