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陶質磚干法磨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陶質磚磨邊修整、磚倒角磨削的加工機械,特別涉及一種陶質磚干法磨邊機。
背景技術:
由于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激烈,各陶瓷磚生產廠家都在致力于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生產周期,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陶質磚干法磨削工藝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生產工藝,能使加工后的陶質磚的含水率較普通濕法磨削加工后的產品有極大降低,可達到無需干燥直接包裝入庫的效果,從而縮短生產周期,還可省去污水處理系統,降低生產成本。
現有技術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包括設有磚坯傳動系統、橫梁裝置、倒角裝置及若干磨頭的磨邊機主體(如圖11所示),所述磨頭、倒角裝置按磚坯進給方向依次設置,橫梁裝置用于支撐磨頭以及倒角等零部件。磚坯在傳動系統作用下進入磨削區域,通過磨頭、倒角裝置完成一次完整的加工過程。現有磨頭主要通過端面磨削砂輪完成對磚坯的磨削,倒角裝置對磚坯邊緣進行修整。由于陶質釉面磚的釉料十分硬脆,周邊磨削修整時的沖擊、碰撞會導致釉面崩裂,也就是常說的崩釉。崩釉與否是產品質量最為重要的衡量指標。目前通過機械制造商、砂輪制造商及陶質磚生產廠家的共同努力,低運行速度的崩釉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但隨著生產速度的提高,高加工速度下仍易導致崩釉。陶質釉面磚一旦出現崩釉,將直接導致產品等級下降,生產成本增加。
現有技術普遍采用碟形磨邊頭進行端面磨削(圖10),通過增加磨邊頭數量來解決高加工速度的崩釉問題,因為增加磨邊頭數量可以使每個磨邊頭承擔的切削量減少,對減少崩釉會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單個磨邊頭所占空間都大于250mm,增加磨邊頭數會就會相應增長設備長度,除增加成本外,還會由于剛度問題而導致出現對角線不穩定、邊直度超差等現象,仍導致嚴重的產品質量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陶質磚干法磨削在高速生產情況下的崩釉問題以及現有干法磨邊機在高磨削速度下空間利用率低、制造成本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陶質磚干法磨邊機,有效解決干法磨削高速運行下的崩釉問題,同時可有效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設備制造成本和提高產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包括設置有若干磨頭的磨邊機主體,所述磨邊機主體上設置有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包括傳動齒輪箱,該傳動齒輪箱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電動機。所述周邊磨削裝置還可以是包括磨頭座,磨頭座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輸入動力。所述周邊磨削裝置上還可以設置有調節磨削深度的進給調節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可以在所述周邊磨削裝置、磨頭上設置用于除塵的集塵罩,還可在下方設置用于接收磨削產生的大顆料粉塵及碎磚塊的廢料收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磨邊機主體上設置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由于參與磨削的砂輪區域增加,使得在總磚坯材料切除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寬度砂輪所切除的材料體積大為下降,當生產速度提高后,有利于保持單位砂輪寬度材料磨除率即單位時間內單位寬度砂輪切除的材料體積不變,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高速生產情況下的崩釉問題。
再者,現有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都采用碟形磨邊頭進行端面磨削(圖10),為了獲得較高的磨削速度常采用直徑為250mm的磨具,但現有的磨削方式砂輪中單組碟形磨邊頭參與磨削的區域不大,在磚坯前進方向的長度L1基本都在10mm左右,兩組碟形磨邊頭所占空間長度則在580~600mm左右,空間利用率很低。在高速磨削情況下為了避免崩釉須增加碟形磨邊頭數量,這就增長了設備長度,單位長度的磨削利用率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在磨邊機主體上設置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與采用端面磨削的碟形磨邊頭相比該裝置的空間利用率大為提高,單組周邊磨削裝置參與磨削的區域在磚坯前進方向的長度在80mm以上,兩組周邊磨削裝置所占空間長度與3組碟形磨邊頭相當,但切削區長度相當于16個碟形磨邊頭的切削區長度,因此空間利用率提高5倍多。如果增多周邊磨削裝置的數量,則利用率會更高。由于切削效率的大幅提高,可使單位長度上的切削量大為減少,可有效控制崩釉,同時由于空間利用率提高,減少碟形磨邊頭,使整個設備制造成本降低,而產量又可高于原有設備。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陶質磚干法磨邊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周邊磨削裝置第一實施方案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3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周邊磨削裝置第二實施方案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集塵罩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圖9為本實用新型廢料收集裝置結構示意圖;圖10為現有技術磨頭結構示意圖;
圖11為現有干法磨邊機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周邊磨削裝置; 10-進給調節裝置; 11-傳動齒輪箱;12-電動機; 13-正切砂輪; 14-磨頭座;15-集塵罩; 151-上罩體; 150-下罩體;152-罩蓋;16-廢料收集裝置; 160-收料斗;161-收集裝置;162-輸送裝置; 2-碟形磨邊頭;3-倒角裝置; 4-橫梁裝置; 5-傳動系統;6-釉層; 7-坯體; a-進磚方向;b-進給方向; A-封閉空腔; L1-切削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陶質磚干法磨邊機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包括設有若干碟形磨邊頭2的磨邊機主體以及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1。由于周邊磨削裝置1和磚坯接觸的磨削區域增大,使得在總磚坯材料切除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寬度砂輪所切除的材料體積大為下降,當生產速度提高后,有利于保持單位砂輪寬度材料磨除率即單位時間內單位寬度砂輪切除的材料體積不變,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高速生產情況下的崩釉問題。經過周邊磨削裝置1加工后磚坯的周邊會呈現圓弧形狀,所以之后再用碟形磨邊頭2修整成一平面。
圖2為本實用新型周邊磨削裝置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如圖2和圖3所示,周邊磨削裝置1包括傳動齒輪箱11,該傳動齒輪箱11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13,轉動輸入端接設有電動機12。傳動齒輪箱11傳動正切砂輪13,電動機12通過傳動齒輪箱11將動力傳給正切砂輪13實現磨削功能。陶質磚按進磚方向a移動,正切電動機12帶動位于傳動齒輪箱11上的正切砂輪13相對磚坯做高速旋轉,切除磚坯材料。
圖4為本實用新型周邊磨削裝置第二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周邊磨削裝置1包括磨頭座14,磨頭座14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13,轉動輸入端接設有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輸入動力。
現有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都采用碟形磨邊頭2進行端面磨削(圖10),碟形磨邊頭2直徑大約為250mm,但由于碟形磨邊頭2端面磨削有一傾角,它與磚體的接觸面近似為點,所以參與的切削區域L1很小,在磚坯前進方向的長度基本都在10mm左右。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周邊磨削裝置1采用正切砂輪13,單組周邊磨削裝置1參與磨削的區域在磚坯前進方向的長度在80mm以上,參與磨削的砂輪區域增加,使得在總切削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寬度砂輪的切削量大為下降,當生產速度提高后,有利于保持單位砂輪寬度材料磨除率不變,從而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高速生產情況下的崩釉問題。同時,兩組周邊磨削裝置所占空間長度與三組碟形磨邊頭相當,但切削區長度相當于16個碟形磨邊頭的切削區長度,因此空間利用率提高五倍多。如果增多周邊磨削裝置1的數量,則空間利用率會更高,由于空間利用率提高,減少碟形磨邊頭2,使整個設備制造成本降低,產量高于原有設備。
如圖2至圖5所示,周邊磨削裝置1上可設置用于調節磨削深度的進給調節裝置10,通過正切進給調節裝置10在進給方向b上移動,從而確定磨頭的切削量。
作為改進,周邊磨削裝置1、碟形磨邊頭2上可設有用于除塵的集塵罩15。圖6為本實用新型磨削裝置集塵罩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立體結構示意圖。該集塵罩15設置為與磨削裝置1形狀相匹配的形狀,例如,如圖6和圖7所示集塵罩15由上罩體151、下罩體150和罩蓋152組成。如圖6所示集塵罩15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腔A,將周邊磨削裝置1、碟形磨邊頭2罩在其中,對應安裝在磨削裝置在磨邊機主體上的位置。罩蓋152上可設有抽風管口,通過管道與外部集塵器相聯接。當砂輪工作后,空腔內便會充滿大量粉塵,此時開啟外部集塵器,粉塵便可通過抽風管口被抽離空腔,從而達到清潔的目的。
作為另一個改進,可在周邊磨削裝置1、碟形磨邊頭2下方增設一個用于接收磨削產生的大顆料粉塵及碎磚塊的廢料收集裝置16。如圖8和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廢料收集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廢料收集裝置16可以為收料斗160,抽風除塵系統無法抽走的大顆粒的粉塵和碎磚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收料斗160。如圖8所示,收料斗160下方開設有出口,在該出口下方設有收集裝置161(如布袋、斗車等)用于接收掉落的粉料與碎磚。如圖9所示,收料斗160下方還可設置輸送裝置162,將粉料與碎磚輸送到指定區域再進行處理。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包括設置有若干磨頭的磨邊機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邊機主體上設置有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包括傳動齒輪箱,該傳動齒輪箱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電動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包括磨頭座,磨頭座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輸入動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磨削裝置上設置有調節磨削深度的進給調節裝置。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和/或磨頭上設有用于除塵的集塵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罩上設有抽風管口,通過管道與外部集塵器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和/或磨頭下方設有用于接收磨削產生的大顆料粉塵及碎磚塊的廢料收集裝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廢料收集裝置為一收料斗。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斗下方開設有出口,在該出口下方設有收集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裝置為一輸送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質磚干法磨邊機,包括設置有若干磨頭的磨邊機主體,所述磨邊機主體上設置有通過砂輪周邊對磚坯進行磨削的周邊磨削裝置。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包括傳動齒輪箱,該傳動齒輪箱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電動機。所述周邊磨削裝置還可以是包括磨頭座,磨頭座的轉動輸出端接設有正切砂輪,轉動輸入端接設有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輸入動力。所述周邊磨削裝置和/或磨頭上可設有用于除塵的集塵罩,下方可設有用于接收磨削產生的大顆料粉塵及碎磚塊的廢料收集裝置。本實用新型可有效解決陶質磚干法磨削高速運行下的崩釉現象同時可有效提高干法磨邊機的空間利用率、降低設備制造成本和提高產量。
文檔編號B24B9/06GK2920531SQ20062012015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2日
發明者周鵬, 何高, 李松, 方達, 孫志偉 申請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