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雙輥連鑄技術開發中, 一般采用人工粉狀潤滑劑的干噴來潤滑結晶 輥表面,從而使得金屬液體冷凝后不粘連于結晶輥表面而讓連鑄得以進行。人 工干噴的過程中,當金屬流體進入溶池接觸結晶輥,并當結晶輥屬鋼制時,一 般都會發生金屬液體凝固后粘連于結晶輥表面的現象。這將造成連坯纏輥而使 得連鑄工作不能進行下去,并且人工干噴危險系數高,效率不高,影響生產效 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氣動傳動、安全可靠的雙輥連鑄塊狀 潤滑裝置。
本實用新型釆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括塊狀潤滑劑、氣缸、導氣管、機架 平臺,塊狀潤滑劑由導向座支撐固定,塊狀潤滑劑的前端與結晶輥表面相接觸, 導向座固定在支座上,塊狀潤滑劑的后端與氣缸頭頂板一端連接,氣缸頭頂板 的另一端連接有氣缸,氣包與氣缸之間通過導氣管連接,支座下方為機架平臺。 在支座與機架平臺之間設置減震座。在機架平臺的上端設有顛倒裝置,顛倒裝 置通過支撐桿與支座底部連接。進氣管的一端設有進氣口。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塊狀潤滑劑可做成單一配方的矩形立方體塊狀潤滑劑 和做成復合配方的矩形立方體塊狀潤滑劑兩種(共四種塊狀潤滑劑)。單一配方 的矩形立方體塊狀潤滑劑是由一種適當份量的粘合劑(不含碳、磷、硫等元素) 與粉狀氧化硼在模具中壓制而成。
復合配方的矩形立方體塊狀潤滑劑是由一種適當份量的粘合劑(不含碳7磷、硫等元素)和一定比例的粉狀氧化硼、硼砂、氧化鈉、氧化鋰、碳化鈉、氟化 鈣和氧化銅等在模具中壓制而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 具有氣動傳動特性;
2、 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3、 本裝置可以均勻涂抹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它包括塊狀潤滑劑l、氣缸9、 導氣管12、機架平臺5,塊狀潤滑劑1由導向座3支撐固定,塊狀潤滑劑1的 前端與結晶輥表面4相接觸,導向座3固定在支座8上,塊狀潤滑劑1的后端 與氣缸頭頂板2—端連接,氣缸頭頂板2的另一端連接有氣缸9,當氣源推動氣 缸9向前運動時,氣缸頭頂板2使塊狀潤滑劑1與結晶輥表面4水平母線接觸, 將潤滑劑涂于結晶輥表面4,氣包10與氣缸9之間通過導氣管12連接,支座8 下方為機架平臺5。
在支座8與機架平臺5之間設置減震座7。
在機架平臺5的上端設有顛倒裝置11,顛倒裝置11通過支撐桿14與支座 8底部連接。
導氣管12的一端設有進氣口 13。
權利要求1、一種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它包括塊狀潤滑劑、氣缸、導氣管、機架平臺,其特征在于塊狀潤滑劑(1)由導向座(3)支撐固定,塊狀潤滑劑(1)的前端與結晶輥表面(4)相接觸,導向座(3)固定在支座(8)上,塊狀潤滑劑(1)的后端與氣缸頭頂板(2)一端連接,氣缸頭頂板(2)的另一端連接有氣缸(9),氣包(10)與氣缸(9)之間通過導氣管(12)連接,支座(8)下方為機架平臺(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支座(8) 與機架平臺(5)之間設置減震座(7)。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機架平 臺(5)的上端設有顛倒裝置(11),顛倒裝置(11)通過支撐桿(14)與支座(8)底部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其特征在于導氣管(12) 的一端設有進氣口 (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雙輥連鑄塊狀潤滑裝置。它包括塊狀潤滑劑、氣缸、導氣管、機架平臺,塊狀潤滑劑由導向座支撐固定,塊狀潤滑劑的前端與結晶輥表面相接觸,導向座固定在支座上,塊狀潤滑劑的后端與氣缸頭頂板一端連接,氣缸頭頂板的另一端連接有氣缸,氣包與氣缸之間通過導氣管連接,支座下方為機架平臺。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具有氣動傳動特性;2.結構簡單,安全可靠;3.本裝置可以均勻涂抹效果好。
文檔編號B22D11/07GK201333505SQ20082019940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5日
發明者高建波 申請人:高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