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射砂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射砂機構,具體的是一種用于制造砂芯的射 砂機構.
背景技術:
在鑄造生產過程中,需要制備砂芯。射砂機構(l)將芯砂以高
速射入芯盒(5)中后再經過緊實成型形成砂芯,射砂機構(1) 一般 包括儲砂筒(2)、射頭(3)以及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芯盒(5) 被設置于射砂機構(1)的下方,射砂時芯砂在主體射砂排氣機構(1) 自上而下射入氣流的帶動下注入儲砂筒(2)中,并通過設置在射砂筒 (2)底部的射頭(3)將芯砂射入芯盒(5)內,在芯盒(5)內得到 緊實后成型。
其中,砂芯的緊實是通過氣壓差和射砂動能綜合完成的,其中 氣壓差緊實是指通過芯盒(5)上部的氣壓Pl與芯盒(5)下部排氣孔 附近的氣壓P2之差(Pl-P2)使芯砂得到緊實;射砂動能緊實是由于 高速氣砂流(芯砂與氣流的混合)沖擊到芯盒(5)內的砂層上,氣砂 流的動能使芯砂得到緊實,氣砂流流速越大,沖擊力就越大,緊實效 果越好。后者被業內人士認為對射砂的緊實的影響較大,在砂芯緊實 過程中占有主要地位。
動能(1/2mv2)的大小取決于芯砂經過儲砂筒(2)至芯盒(5) 過程中的流動性(v)大小,流動性越好,動能損失越小,芯砂在芯盒 型腔內越易緊實。但由于射頭(3)內也會存儲有部分芯砂,對儲砂筒(2 )內的芯砂的流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影響了芯砂在芯盒型腔內的 緊實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可以提高砂芯緊實度又可以 減緩芯盒損耗的射砂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射砂機構,包括主體射砂排氣機構、設置在主體射砂排氣機 構下方并且其內部儲存有芯砂的儲砂筒、位于儲砂筒正下方并且其上 帶有多個射砂孔的射頭,主體射砂排氣機構向儲砂筒內射入向下的射 砂氣流,射頭的上方還設置有射頭射砂機構,射頭射砂機構向射頭內 部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釆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 下優點
由于在射砂開始階段是通過射頭上方進行射砂吹氣,帶動的是射 頭內的芯砂,所需動能較小,相應的,所需的射砂氣流壓力較低,這 樣即減少了進氣量,又減緩了模具的損耗。配合其后進行的在主體射 砂排氣機構的射砂氣流驅動下的儲砂筒射砂和排氣動作,有力的保證 了砂芯的緊實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其中1、射砂機構;2、儲砂筒;3、射頭;31、射砂孔;4、主 體射砂排氣機構;41、第一控制閥;5、芯盒;6、射頭射砂機構;61、氣流孔;62、進氣管路;63、第二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射砂機構1,包括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設置在主體 射砂排氣機構4下方并且其內部儲存有芯砂的儲砂筒2、位于儲砂筒2 正下方并且其上帶有多個射砂孔31的射頭3,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向 儲砂筒2內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芯砂通過所述射砂孔31射出射頭3, 在位于射頭3下方的芯盒5中形成砂芯,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連接有 一個用于控制射砂氣流量的第一控制閥41。
射頭3的上方還設置有射頭射砂機構6,射頭射砂機構6向射頭3 內部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
射頭射砂機構6包括多個與射頭3的內部腔體相連通設置的氣流 孔61。如圖2所示,多個氣流孔61呈環形排列在一個平面上,即形 成一個環形平面,多個氣流孔61分布在儲砂筒2的出砂口外圍。平面 與射頭3的多個所述的射砂孔31平面相平行。射頭射砂機構6的射砂 氣流從環形平面出入射頭3的腔體內。
每個氣流孔61都連接進氣管路62。對應于每個氣流孔61的多個 進氣管路62環繞儲砂筒2設置。進氣管路62上連接有用于控制射頭 射砂機構6的進氣速度進而控制射頭3的射砂流量的第二控制閥63, 第二控制閥63與多個進氣管路62相連接。
當射砂機構1進行射砂工作時,首先控制第二控制閥63,使射砂 氣流從射頭3上方的多個氣流孔61進入射頭,帶動芯砂進入芯盒5 進行填充。在射砂過程的最后,控制第一控制閥41驅動儲砂筒2上方 的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射出射砂氣流,儲砂筒2內芯砂形成的射砂動能,使得芯砂在模具內進一步壓實。最后,通過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 內部的排氣閥進行排氣動作。
由于在射砂開始階段是通過射頭3上方進行射砂吹氣,帶動的是 射頭3內的芯砂,所需動能較小,相應的,所需的射砂氣流壓力較低, 這樣即減少了進氣量,又減緩了芯盒的損耗。配合其后進行的在主體 射砂排氣機構4的射砂氣流驅動下的儲砂筒2射砂,有力的保證了砂 芯的緊實度。
權利要求1、一種射砂機構(1),包括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設置在所述的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下方并且其內部儲存有芯砂的儲砂筒(2)、位于所述的儲砂筒(2)正下方并且其上帶有多個射砂孔(31)的射頭(3),所述的主體射砂排氣機構(4)向所述的儲砂筒(2)內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頭(3)的上方還設置有射頭射砂機構(6),所述的射頭射砂機構(6)向所述的射頭(3)內部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頭 射砂機構(6)包括多個與所述的射頭(3)的內部腔體相連通設置的 氣流孔(61 )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的 氣流孔(61)呈環形排列在一個平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迷的平面 與所述的射頭(3)的多個所述的射砂孔(31 )所述的平面相平行。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的 氣流孔(都連接到進氣管路(62).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對應于每個 所述的氣流孔(61)的多個所述的進氣管路(62)環繞所述的儲砂筒(2)設置。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射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 管路(62)上連接有用于控制所述的射頭射砂機構(6)的進氣速度進 而控制所述的射頭(3)的射砂流量的第二控制閥(63)。
專利摘要一種射砂機構,包括主體射砂排氣機構、設置在主體射砂排氣機構下方并且其內部儲存有芯砂的儲砂筒、位于儲砂筒正下方并且其上帶有多個射砂孔的射頭,主體射砂排氣機構向儲砂筒內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射頭的上方還設置有射頭射砂機構,射頭射砂機構向射頭內部射入向下的射砂氣流。由于在射砂開始階段是通過射頭上方進行射砂進氣,帶動的是射頭內的芯砂,所需動能較小,相應的,所需的射砂氣流壓力較低,這樣既減少了進氣量,又減緩了模具的損耗。配合其后進行的在主體射砂排氣機構的射砂氣流驅動下的儲砂筒射砂動作,有力的保證了砂芯的緊實度。
文檔編號B22C15/24GK201308969SQ20082019937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嘉 李, 楊洪偉 申請人:蘇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