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件澆注操作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行業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鑄件澆注時的操作 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鑄件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鑄件大型化已是常見,在鑄造行業進行這 些大型鑄件的澆注時,由于鑄型較高,澆注人員必須借助澆注操作平臺登高后 才能進行澆注,而目前在鑄造企業所用的澆注操作平臺,有的所用材料厚重, 穩固但不便于作業時的移動,有的材質較輕,移動方便但穩定性不好,作業時 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重量輕、結構牢固、 穩定性好、易于移動的鑄件澆注操作平臺。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具 有平臺板和支撐立柱,平臺板固定在支撐立柱上,所述的支撐立柱包括兩根前 斜立柱和兩根后斜立柱,兩根后斜立柱之間設置有可作階梯供人上下的橫桿。
為了提高穩定性,使結構更牢固,方便人員上下,所述的后斜立柱下端與 前斜立柱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它們上端之間的間距,兩根后斜立柱相互平行設 置,其上端與平臺板連接處具有延伸段,延伸段尾部向前斜立柱方向彎曲形成 帶圓角的扶手;所述的兩根前斜立柱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上端之間的間距,兩 根前斜立柱下端位置之間設置有拉桿,前斜立柱和后斜立柱之間設置有加強 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最簡潔的結構方式制作,穩固 牢靠,重量輕,易于搬動。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平臺板2.前斜立柱3.后斜立柱4.拉桿5.橫桿6.扶手 7.加強桿具體實施方式
。
如
圖1所示的一種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具有平臺板1和支撐立柱,平臺板 l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平臺板l為300mmX300 mm正方形,支撐立柱由鋼管制 成,包括兩根前斜立柱2和兩根后斜立柱3,兩根前斜立柱2上端間距為300 mm, 在下端離地面500mm處焊接一根1000mm的拉桿4,以此來加強結構強度,并 且由于兩根前斜立柱2下端間距大于上端間距,可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兩 根后斜立柱3相互平行設置,間距為300 mm,每隔250 mm設置一根橫桿5, 既可將兩根后斜立柱3連接起來,加強結構強度,又可兼作供人上下操作平臺 的階梯,兩根后斜立柱3向外傾斜,使其下端與前斜立柱2下端之間的間距大 于它們上端之間的間距,保證人員通過階梯上下操作平臺時,重心都保持在支 撐范圍之內,提高穩定性,同時在后斜立柱3的上端與平臺板1連接處具有延 伸段,延伸段尾部向前斜立柱方向彎曲形成帶圓角的扶手6,方便人員上下, 另外為加強整體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在前斜立柱2的拉桿4和后斜立柱3的橫 桿5之間固定一根加強桿7。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穩固牢靠,重量輕,易于搬動。
權利要求1. 一種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其特征是具有平臺板(1)和支撐立柱,平臺板(1)固定在支撐立柱上,所述的支撐立柱包括兩根前斜立柱(2)和兩根后斜立柱(3),兩根后斜立柱(3)之間設置有可作階梯供人上下的橫桿(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后斜立柱(3)下端與前斜立柱(2)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它們上端之間的間距,兩根后斜立柱 (3)相互平行設置,其上端與平臺板(1)連接處具有延伸段,延伸段尾部向 前斜立柱(2)方向彎曲形成帶圓角的扶手(6)。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兩根前斜立 柱(2)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其上端之間的間距,兩根前斜立柱(2)下端位置 之間設置有拉桿(4)。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斜立柱 (2)和后斜立柱(3)之間設置有加強桿(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件澆注操作平臺,具有平臺板和由兩根前斜立柱和兩根后斜立柱組成的支撐立柱,平臺板固定在支撐立柱上,兩根后斜立柱平行設置,兩根后斜立柱之間固定連接有可作階梯供人上下的橫桿,兩根前斜立柱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其上端之間的間距,后斜立柱下端與前斜立柱下端之間的間距大于它們上端之間的間距。本實用新型重量輕,結構牢固,穩定性好,易于移動。
文檔編號B22D45/00GK201313178SQ200820237530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7日
發明者姜茂賓, 宋忠波, 莊志平, 施允輝, 朱年根, 李建逸 申請人:常州卓潤風能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