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球淬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能有效增加鋼球行程,使鋼 球淬火淬透的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鋼球淬火裝置的淬火腔也是由淬火蛟龍兩端分別與表面淬硬 機構和芯部淬透機構連通構成,但是由于表面淬硬機構的行程過短,鋼球在進 行表面淬火的過程中不能淬透,影響其淬火質量。發明內容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能有效增加鋼球行程, 使鋼球淬火淬透的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由一個淬火 腔構成,所述淬火腔內充滿淬火介質,所述淬火腔由淬火蛟龍兩端分別與表面 淬硬機構和芯部淬透機構連通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淬硬機構的兩側壁 上分別連接若干呈角度向下傾斜的鋼球導向板,兩側的鋼球導向板形成之字型, 最后一塊鋼球導向板設在淬火蛟龍的進球口 。以上結構的優點在于在表面淬硬機構內設之字型導向板,增加鋼球在表 面淬硬機構內的行程,使表面淬火淬得更透,提高鋼球的質量。
圖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由一個淬火腔1置于框架2內構成。所述淬火腔1內充滿淬火介質3,且淬火腔1由淬火蛟龍4兩端分別與表面 淬硬機構5和芯部淬透機構6連通構成。所述淬火蛟龍4與現有結構相同,只 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長;淬火蛟龍4前端連接的表面淬硬機構5,其結構為在 表面淬硬機構的兩側壁7、 14上分別連接若干呈角度向下傾斜的鋼球導向板8, 兩側的鋼球導向板8形成之字型,最后一塊鋼球導向板8設在淬火蛟龍4的進 球口 9;淬火蛟龍4末端與芯部淬透機構6連通,在芯部淬透機構6內設有吊籃 10,該吊籃10通過吊繩11與限位滑輪12連接,限位滑輪12與雙向電機13連 接,該結構的特點是吊籃10在限位滑輪12的傳動下,可在芯部淬透機構6內 來回運動,增加淬火時間,使鋼球芯部淬火更透。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由一個淬火腔構成,所述淬火腔內充滿淬火介質,所述淬火腔由淬火蛟龍兩端分別與表面淬硬機構和芯部淬透機構連通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淬硬機構的兩側壁上分別連接若干呈角度向下傾斜的鋼球導向板,兩側的鋼球導向板形成之字型,最后一塊鋼球導向板設在淬火蛟龍的進球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軸承剛貝氏淬火裝置,由一個淬火腔構成,所述淬火腔內充滿淬火介質,所述淬火腔由淬火絞龍兩端分別與表面淬硬機構和芯部淬透機構連通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淬硬機構的兩側壁上分別連接若干呈角度向下傾斜的鋼球導向板,兩側的鋼球導向板形成之字型,最后一塊鋼球導向板設在淬火絞龍的進球口。其優點在于在表面淬硬機構內設之字型導向板,增加鋼球在表面淬硬機構內的行程,使表面淬火淬得更透,提高鋼球的質量。
文檔編號C21D1/62GK101550478SQ20091013110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日
發明者張慶忠, 湯國華, 沈義宏, 袁建明, 賁志山 申請人:江蘇力星鋼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