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防變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熱處理設備領域,特別是提供了一種用于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防變形裝置,適用于制造要求快速冷卻和變形小的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
背景技術:
:在目前技術中,鋼板快速冷卻通常采用輥壓式淬火機(《軋鋼》1999年第四期,第5153頁),這類設備可以提供很高的壓力,同時也可以進行噴水冷卻,所以常用于中厚板的快速冷卻,這類裝置通常結構復雜,設備昂貴,且無法實現小規格薄帶的快速冷卻。實用新型專利200320103136.2是一種用于薄規格防彈鋼板的壓力淬火裝置,也可以實現薄鋼板的快速冷卻,但該裝置仍然需要利用立壓式淬火設備作為壓力來源,且適用于厚度為幾毫米的鋼板。金屬和合金薄帶通經過冷軋而成,然后對薄帶進行退火處理,去除其冷軋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改善組織,提高其塑性,之后再對退火之后的薄帶進行成品加工。退火通常由固溶和冷卻組成,而冷卻速度直接影響金屬或合金的性能。冷卻過慢,在冷卻過程中金屬或合金薄帶可以析出第二相,使薄帶性能變差,所以通常要求在水中冷卻。但由于薄帶很薄,通常厚度小于lmm,在水冷過程中會嚴重變形,影響后續工序以及最終成品的制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防變形裝置,實現了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根據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方案為利用高硬度馬氏體耐熱鋼本身的自重以及其較高的導熱系數的特點,在保證耐熱鋼與金屬或合金薄帶之間充分接觸的前提下,可以完成薄帶熱量向耐熱鋼的傳遞,同時保證薄帶在耐熱鋼自重的壓力下而不發生表面翹曲變形。由于耐熱鋼本身的耐高溫性能,可以保證在多次接觸高溫薄帶時仍具有高強度。而高硬度的馬氏體耐熱鋼一方面有較高的熱導率,可以很快傳遞熱量,另一方面也防止多次接觸產生的磨損。耐熱鋼表面高的光潔度可以保證冷卻后薄帶具有良好的表面質量。本實用新型包括把手、上壓板、銷軸、下壓板。上壓板與下壓板用銷軸連接,上壓板能夠以銷軸為中心,抬起或放下。上壓板與下壓板均由具表面粗糙度&《1.6ym、高硬度的馬氏體耐熱鋼制成。所述的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是指小于X100(*)X100(s)mm的金屬或合金薄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利用了耐熱鋼自身的特點,采用高硬度和高光潔度的上、下壓板,實現薄帶快速冷卻的同時也防止其變形。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側視圖。其中,把手1、上壓板2、銷軸3、金屬或合金薄帶34、下壓板5。上壓板能夠以銷軸為中心,抬起或放下。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采用馬氏體耐熱鋼3Crl3作為上、下壓板,其硬度為HRC43,其工作表面光潔度為Ra=1.6iim。上壓板尺寸為150(厚)X150(長)X150(寬)mm,下壓板尺寸為200X150X150mm。采用該裝置處理3J1和3M702彈性合金薄帶上百塊,薄帶尺寸為100*X100sX(0.3l.O),mm,效果良好。部分3J1合金性能見表1和表2。杯突值是衡量金屬或合金帶材塑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值越大表明塑性越好,但其試樣要求表面有較好的平直度。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裝置制得薄帶的杯突值滿足技術條件要求。表1本實用新型裝置與直接水冷效果對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2采用本裝置冷卻薄帶的杯突值<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一種用于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防變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上壓板(2)、銷軸(3)、下壓板(5)。上壓板(2)與下壓板(5)用銷軸(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變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壓板(2)與下壓板(5)均由具表面粗糙度Ra《1.6iim、高硬度的馬氏體耐熱鋼制成。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小規格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防變形裝置,屬于熱處理設備領域,包括把手(1)、上壓板(2)、銷軸(3)、下壓板(5)。上壓板(2)與下壓板(5)用銷軸(3)連接。上壓板(2)與下壓板(5)均由具表面粗糙度Ra≤1.6μm、高硬度的馬氏體耐熱鋼制成。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實現金屬或合金薄帶快速冷卻的同時,可以防止其變形。文檔編號C21D1/673GK201512559SQ200920223069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2日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2日發明者劉正東,李密,楊鋼,林肇杰,王立民,程世長申請人:鋼鐵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