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件的鑄造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鑄造行業都對大鑄件(500Kg以上的鑄件)不能實現精鑄或實現精鑄卻不能正常操作而感到煩惱,精鑄件與砂鑄件對比來說,精鑄件能達到較高的尺寸精度、較好的表面質量和較少的加工余量,但是,現在大鑄件的加工周期長,且精度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縮短了鑄件制作周期,且有較高的尺寸精確度。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模具設計時應考慮到蠟膏在模具型腔內的充型速度,故需開設三個注蠟 Π ;步驟二 蠟模制作時采用兩臺注蠟機同時注蠟,確保表面光潔度;步驟三將澆冒口與鑄件分開涂料,澆冒口與鑄件本身不進行組裝;步驟四在模殼上涂料五次后對模殼進行加固,使用鐵絲整體加固后繼續涂料,涂層到十次后進行第二次加固后繼續涂料;步驟五澆冒口與模殼分體焙燒,模殼預焙燒使用箱式電阻爐保溫兩小時;步驟六將分體涂料后的澆冒口與鑄件用紅泥拼接;步驟七使用可移動焙燒爐對模殼進行二次焙燒以達到煉鋼澆注的要求;步驟八煉鋼過程中用氬氣保護,鋼溫達到精煉要求溫度后澆注;步驟九清理模殼并切除澆冒口。優選地,所述步驟一為模具設計步驟,步驟二為蠟模制作步驟,步驟三為蠟模組裝步驟,步驟四為模殼涂料步驟,步驟五為模殼預焙燒步驟,步驟六為模殼拼接步驟,步驟七為模殼二次焙燒步驟,步驟八為煉鋼澆注步驟,步驟九為模殼清理步驟。優選地,所述模具采用注蠟模具。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對大鑄件實現熔模精密鑄造獲得較好的表面質量、較少的工藝切削量和較高的尺寸精確度,減少了工作量,縮短了鑄件制作周期,降低了鑄造成本并提高了鑄件整體質量。
圖1為本發明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本發明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模具設計,模具不使用翻砂木模,而使用通用的注蠟模具,模具設計時應考慮到蠟膏在模具型腔內的充型速度,故需開設三個注蠟口,其中兩個注蠟口供注蠟機注蠟使用,另外一個注蠟口作為跑氣作用,防止因模具內氣體無法排除而注不滿。步驟二 蠟模制作,蠟模制作時采用兩臺注蠟機同時注蠟,確保表面光潔度。修蠟時由于鑄件的體積較大,重量較沉不好翻運,可使用吹風機和紗布邊吹邊擦修復蠟模表面流痕。步驟三蠟模組裝,將澆冒口與鑄件分開涂料,澆冒口與鑄件本身不進行組裝,以增加操作靈活性。步驟四模殼涂料,在模殼上涂料5-6次后對模殼進行加固,使用鐵絲整體加固后繼續涂料,涂層到10次后進行第二次加固后繼續涂料以提高模殼整體強度。步驟五模殼預焙燒,澆冒口與模殼分體焙燒,模殼預焙燒使用箱式電阻爐在 9000C中保溫2小時,然后冷卻,將冷卻好的模殼從箱式電阻爐內取出。步驟六模殼拼接,將分體涂料后的澆冒口與鑄件用紅泥拼接,用壓縮空氣吹掉模殼內部落砂等雜物,使用紅泥將焙燒好的鑄件與澆冒口拼接在一起,操作時防止落砂;鑄件與澆冒口拼接好后再用壓縮空氣或吸塵器去除內部雜物。步驟七模殼二次焙燒,使用可移動焙燒爐對模殼進行二次焙燒以達到煉鋼澆注的要求,焙燒時需注意模殼放置的位置和焙燒溫度,一般情況下模殼放置位置應居中為佳并盡量使模殼受熱均勻,焙燒溫度控制在目視為暗紅為佳。步驟八煉鋼澆注,煉鋼過程中用氬氣保護,鋼溫達到精煉要求溫度后澆注。煉鋼澆注的具體步驟是鋼液融化期間使用石棉覆蓋住中頻爐口并進行爐口吹氬氣,待鋼溫到達精煉要求溫度后開始煉鋼、造渣和脫氧,出鋼溫度視材質而定,一般要求比澆注溫度高出 40-50 0C ο步驟九模殼清理,清理模殼并切除澆冒口。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模具設計時應考慮到蠟膏在模具型腔內的充型速度,故需開設三個注蠟口 ; 步驟二 蠟模制作時采用兩臺注蠟機同時注蠟,確保表面光潔度; 步驟三將澆冒口與鑄件分開涂料,澆冒口與鑄件本身不進行組裝; 步驟四在模殼上涂料五次后對模殼進行加固,使用鐵絲整體加固后繼續涂料,涂層到十次后進行第二次加固后繼續涂料;步驟五澆冒口與模殼分體焙燒,模殼預焙燒使用箱式電阻爐保溫兩小時; 步驟六將分體涂料后的澆冒口與鑄件用紅泥拼接; 步驟七使用可移動焙燒爐對模殼進行二次焙燒以達到煉鋼澆注的要求; 步驟八煉鋼過程中用氬氣保護,鋼溫達到精煉要求溫度后澆注; 步驟九清理模殼并切除澆冒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為模具設計步驟,步驟二為蠟模制作步驟,步驟三為蠟模組裝步驟,步驟四為模殼涂料步驟,步驟五為模殼預焙燒步驟,步驟六為模殼拼接步驟,步驟七為模殼二次焙燒步驟,步驟八為煉鋼澆注步驟,步驟九為模殼清理步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注蠟模具。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鑄件的熔模鑄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模具設計時應考慮到蠟膏在模具型腔內的充型速度,需開設三個注蠟口;蠟模制作時采用兩臺注蠟機同時注蠟,確保表面光潔度;將澆冒口與鑄件分開涂料,澆冒口與鑄件本身不進行組裝;在模殼上涂料五次后對模殼進行加固,使用鐵絲整體加固后繼續涂料,涂層到十次后進行第二次加固后繼續涂料;澆冒口與模殼分體焙燒,模殼預焙燒使用箱式電阻爐保溫兩小時;將分體涂料后的澆冒口與鑄件用紅泥拼接;使用可移動焙燒爐對模殼進行二次焙燒以達到煉鋼澆注的要求;煉鋼過程中用氬氣保護,鋼溫達到精煉要求溫度后澆注;清理模殼并切除澆冒口。本發明縮短了鑄件制作周期,且有較高的尺寸精確度。
文檔編號B22C9/04GK102151790SQ20101011010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1日
發明者馮明明 申請人:上海中洲特種合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