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雨刮器球頭自動拋光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雨刮器球頭的球面拋光機構。
背景技術:
雨刮器是汽車外部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對汽車擋風玻璃的清理起到重 要的作用,有利于駕駛員在雨雪天氣駕駛汽車。雨刮器是通過電動機的轉速渦輪蝸桿的減速增扭作用驅動擺臂,擺臂帶動四連 桿機構,四連桿機構帶動安裝在汽車前擋圍板上的轉軸左右擺動,由轉軸帶動雨刮片刮 掃擋風玻璃。球頭是四連桿機構中的重要部件,球頭部與驅動擺臂相連,球面的粗糙度 以及外徑如果不符合工藝要求,則會導致雨刮器的運動緩慢,若球面磨損嚴重,導致雨 刮器失靈。目前對雨刮器球頭是通過車床加工出來的,而車床加工出來的球頭的球面粗糙 度無法達到工藝要求,則需要對每一個球頭進行手工拋光,手工拋光不僅生產效率低, 增加勞動強度,加大生產成本,而且無法控制球頭的外徑,影響產品質量。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產品質量好,生產效率高,降低勞動強 度,節約生產成本的雨刮器球頭自動拋光機構。本發明包括電動機、曲柄連桿機構、滑塊、定塊以及拋光板,電動機的轉軸上 連接傳動帶,傳動帶的另一端設有從動飛輪,飛輪的一側設有同軸小齒輪,小齒輪與一 大齒輪組成同軸齒輪副,該大齒輪與曲柄連桿機構的曲柄轉軸連接,在曲柄連桿機構的 搖桿末端連接滑塊,所述滑塊通常在工作臺表面上的滑道內工作,滑塊的正面連接拋光 板一,所述拋光板一為方形板體,在其工作面開設用于拋光球頭球面的長方形槽孔,所 述槽孔內部加工為弧面,并槽孔的兩條側邊與拋光板一的兩側邊相連。在上述拋光板一 的對面設有另外一塊與其相同的拋光板二,該拋光板二的工作面上的槽孔與拋光板一上 的槽孔相對應,上述拋光板二與工作臺上的定塊連接。本發明是這樣工作的首先,根據球頭的外徑通過調整定塊的進給改變兩塊拋光板之間的間隙,同樣 通過調整定塊的位置改變兩拋光板進料位置,保證拋光板一的拋光槽的首端與拋光板二 的拋光槽的末端對應,啟動電動機,電動機帶動飛輪,飛輪一側的小齒輪通過傳動大齒 輪帶動曲柄連桿結構的曲柄轉軸轉動,曲柄帶動搖桿做往復直線運動,搖桿帶動滑塊, 滑塊帶動拋光板一往復運動,并與定塊上的拋光板二做相對運動,在拋光板一滑向另一 側之前,將球頭送入兩拋光板的拋光槽內,即拋光板一的前端以及拋光板的末端的位置 處,由于滑塊每次往復運動所用的時間為一秒鐘,則送料動作無法人工完成,最好通過 振動料斗送料。由于兩拋光板做高速的往復運動,球頭進入被送入拋光槽后,通過兩塊 拋光板之間相互運動對球頭的擠壓完成拋光。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可機械化大批量生產,生產效率高,降低勞動強度。2、有效控制球頭的外徑尺寸,產品質量好。3、出現廢件的幾率小,節約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拋光板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電動機1的轉軸上連接傳動帶2, 傳動帶的另一端設有從動飛輪3,飛輪的一側設有同軸小齒輪4,小齒輪與一大齒輪5組 成同軸齒輪副,大齒輪與曲柄連桿機構6的曲柄7轉軸連接,在曲柄連桿機構的搖桿8 末端連接滑塊9,滑塊在工作臺10表面上的滑道11內工作,滑塊的正面連接方形拋光板 12-1,在其工作面開設用于拋光球頭球面的長方形槽孔13,槽孔內部加工為弧面,并槽 孔的兩條側邊與拋光板一的兩側邊相連。在拋光板12-1的對面設有另外一塊與其相同的 拋光板12-2,該拋光板12-2的工作面上的槽孔與拋光板12-1上的槽孔相對應,拋光板 12-2與工作臺上的定塊14連接。
權利要求
1. 一種雨刮器球頭自動拋光機構,其特征是電動機的轉軸上連接傳動帶,傳動帶 的另一端設有從動飛輪,飛輪的一側設有同軸小齒輪,小齒輪與一大齒輪組成同軸齒輪 副,該大齒輪與曲柄連桿機構的曲柄轉軸連接,在曲柄連桿機構的搖桿末端連接滑塊, 滑塊的正面連接拋光板一,在其工作面開設內部為弧面的長方形槽孔,槽孔的兩條側邊 與拋光板一的兩側邊相連;在拋光板一的對面設有與其相同拋光板二,拋光板二與定塊 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雨刮器球頭自動拋光機構,電動機的轉軸上連接傳動帶,傳動帶的另一端設有從動飛輪,飛輪的一側設有同軸小齒輪,小齒輪與一大齒輪組成同軸齒輪副,該大齒輪與曲柄連桿機構的曲柄轉軸連接,在曲柄連桿機構的搖桿末端連接滑塊,滑塊的正面連接拋光板一,在其工作面開設內部為弧面的長方形槽孔,槽孔的兩條側邊與拋光板一的兩側邊相連;在拋光板一的對面設有與其相同拋光板二,拋光板二與定塊連接。本發明具有產品質量好,生產效率高,降低勞動強度等優點。
文檔編號B24B29/02GK102019573SQ20101050946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2日
發明者王文武, 趙萬源, 駱波陽, 齊宏福 申請人:大連大顯精密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