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DV轉軸配件的金屬粉末冶金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的DV轉軸采用SK7冷作模具鋼材制作,由側旋轉軸機構與主旋轉軸機構組 成,其中,側旋轉軸機構包括側旋轉軸、側軸凸輪、側軸凹輪、側軸彈簧、側軸承架、固定板、 定位板、扣環組成;主旋轉軸機構包括主旋轉軸、側固定軸、凸輪定位板、旋轉承架、旋轉支 架、波浪彈片0個)、軸套、扣環組成。這些五金零部件大部分是通過壓鑄模制作,另一部分 是通過數控銑削、研磨制作,最后組裝、沖壓而成,工藝繁瑣復雜,不僅零部件多易磨損,而 且制作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注塑模具結構與金屬粉末擠出成型相 結合技術,對側旋轉軸機構與主旋轉軸機構實行一體化設計,零部件少、結構簡單、容易組 裝、壽命長、單位成本低的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的特殊 之處在于1、對承架、固定板、固定軸、定位板、支架實行一體化設計,采用注塑模具結構,一 模四穴,實行兩點進膠,縮水率為19%。;2、采用10 32. 5%的鎳粉、3. 5 10 %的錳粉、0. 4 2. 5 %的硅粉、0. 3 4 % 的碳粉、0. 15 4. 5%的銅粉、0. 01 0. 6%的鎂粉以及余量的鐵粉、粘合劑的配料進行混 合;3、在螺桿經過改造的注塑機中加入上述2、的混合配料擠出成型為毛坯件;4、對毛坯件進行1020°C高溫燒結后,進行_150°C冷卻,再經過兩次300°C低溫回 火,硬度為M±2HRC,縮水率為20% ;5、去除表面的毛邊、油污,與其它五金件一起組裝。本發明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采用注塑模具結構與金屬粉末擠出成型相 結合技術,對側旋轉軸機構與主旋轉軸機構實行一體化設計,零部件少、結構簡單、容易組 裝、單位成本低、硬度高而不脆裂、高抗壓強度、耐腐蝕、耐磨損、熱處理尺寸穩定,破壞力為 10 12kgf. cm,爬出力為1.2 1. 8kqf. cm,使用壽命長。
圖1是本發明的產品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產品裝配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述請參閱圖所示,所述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包括(1).對承架、固定 板、固定軸、定位板、支架實行一體化設計,采用注塑模具結構,一模四穴,實行1、2兩點進 膠,縮水率為19%。; (2).采用10 32. 5%的鎳粉、3. 5 10%的錳粉、0. 4 2. 5%的硅粉、 0. 3 4%的碳粉、0. 15 4. 5%的銅粉、0. 01 0. 6%的鎂粉以及余量的鐵粉、粘合劑的配 料進行混合;C3).在螺桿經過改造的注塑機中加入上述O).的混合配料擠出成型為毛坯 件;(4).對毛坯件進行1020°C高溫燒結,然后進行-150°C冷卻,最后經過兩次300°C低溫回 火,硬度為^±2HRC,縮水率為20%;(幻.去除表面的毛邊、油污,與其它五金件一起組裝。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 修飾,皆應屬本發明權利要求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對承架、固定板、固定軸、定位板、支架實行一體化設計,采用注塑模具結構,一模 四穴,實行兩點進膠,縮水率為19%。;O).采用10 32. 5 %的鎳粉、3. 5 10 %的錳粉、0. 4 2. 5 %的硅粉、0. 3 4 %的碳 粉、0. 15 4. 5%的銅粉、0. 01 0. 6%的鎂粉以及余量的鐵粉、粘合劑的配料進行混合;(3).在螺桿經過改造的注塑機中加入上述O).的混合配料擠出成型為毛坯件;(4).對毛坯件進行1020°C高溫燒結后,進行_150°C冷卻,再經過兩次300°C低溫回火, 硬度為M±2HRC,縮水率為20% ;(5).去除表面的毛邊、油污,與其它五金件一起組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所述DV轉軸配件的粉末冶金加工方法,包括(1)對承架、固定板、固定軸、定位板、支架實行一體化設計,采用注塑模具結構,一模四穴,實行兩點進膠,縮水率為19‰;(2)采用10~32.5%的鎳粉、3.5~10%的錳粉、0.4~2.5%的硅粉、0.3~4%的碳粉、0.15~4.5%的銅粉、0.01~0.6%的鎂粉以及余量的鐵粉、粘合劑的配料進行混合;(3)在螺桿經過改造的注塑機中加入上述(2)的混合配料擠出成型為毛坯件;(4)對毛坯件進行1020℃高溫燒結后,進行-150℃冷卻,再經過兩次300℃低溫回火,硬度為54±2HRC,縮水率為20%;(5)去除表面的毛邊、油污,與其它五金件一起組裝。該發明有效地解決了DV轉軸的主架必須通過多個壓鑄件組裝的技術問題,使工藝簡化,產品單位成本低、耐磨損、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22F3/16GK102107281SQ201010597440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0日
發明者張泰 , 李建強, 王貴, 磨小翠, 羅紅志, 肖臻鋒 申請人:深圳市昌紅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