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電輪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金屬線材加工設備中的連續退火機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電輪組件。
背景技術:
金屬線材在拉絲過程中會發生硬化從而變脆,所以在其拉拔成型后必須經過退火軟化處理,才能成為合格的金屬線材產品。金屬線材的退火過程是當金屬線材繞過被通以低電壓高電流直流電的導電輪時,金屬線材迅速升溫到退火溫度,然后進入退火液冷卻, 完成退火處理。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0920143485. 4公開了一種銅合金扁線連續退火裝置,其中包含一種導電輪結構,該導電輪主要是由導電輪輪轂部、導電輪輪輻部和兩個絕緣帶組成,導電輪輪輻部與兩側的絕緣帶的端面形成與銅合金扁線相適應的環形凹槽。但是這種結構由于銅合金扁線長時間同導電輪接觸摩擦會導致輪子磨損破壞而影響退火質量。為了保證金屬線材在導電輪上面接觸摩擦不致使得輪子磨損破壞而影響退火質量,通常會在導電輪與金屬線材的接觸面上安裝一個鎳合金導電環,起到保護導電輪的作用,而且還能夠保證金屬線材電流的穩定及退火溫度的穩定。然而,這種導電輪結構在金屬線材退火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鎳合金導電環與導電輪之間因裝配間隙而導致接觸不良進而引發的頻頻打火現象,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鎳合金導電環更換頻繁,生產成本增加,而且生產效率和成品合格率明顯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導電輪組件,該導電輪組件結構能夠保證鎳合金導電環和導電輪之間無間隙緊密接觸,有效避免二者因裝配間隙而導致接觸不良進而引發的打火現象,延長鎳合金導電環的使用壽命,節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品合格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一技術方案為
一種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輪輻和半個輪緣,另一半個輪緣通過臺階面和緊固件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凹槽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在第一導電環下邊再設有連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裝第二導電環。
所述第二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半圓形、等腰梯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弓形中的任選一種,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的徑向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導電環也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第一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一導電環的徑向截面相匹配。所述導電輪、第二導電環材料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
^^ ο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結構簡單,貼合效果好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在結構上,僅僅依靠增加設置第二導電環,且第二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半圓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形、等腰梯形中的任選一種, 在裝配過程擰緊緊固件時,通過兩個半輪緣軸向相對移動,迫使第二導電環進而推動第一導電環徑向移動,使第二導電環與輪緣之間、第二導電環與第一導電環之間以及第一導電環與輪緣之間無隙貼合。2、生產成本低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正是由于能夠有效避免第一導電環與導電輪之間因裝配間隙導致接觸不良進而引發的打火現象,所以可以延長第一導電環的使用壽命,減少第一導電環更換安裝次數,降低了第一導電環的生產使用成本。而且,在結構上基于第二導電環的設置便能實現第一導電環與輪緣之間的無隙貼合,從而簡化了第一導電環的加工工藝,降低了第一導電環的加工精度,減少了生產時間,則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3、生產效率、成品合格率提高
由于可以延長第一導電環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第一導電環更換安裝的次數,生產效率明顯提高。由于在結構上能夠實現第一導電環與輪緣之間的無隙貼合,避免了因接觸不良而引發的打火現象,能夠保證金屬線材電流的穩定及退火溫度的穩定,從而產品質量穩定, 成品合格率提高。4、工人勞動強度降低
由于可以延長第一導電環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第一導電環更換安裝維護的次數,所以工人的勞動強度明顯降低。本發明的第二技術方案為
一種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輪輻和半個輪緣,另一半個輪緣通過臺階面和緊固件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凹槽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所述第一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弓形中任選的一種,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與底邊上的高h的比 B1 hi = 10 25,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Ei2與下底邊上的高Ii2的比Ei2 Ii2 =10 25,圓弧弓形的弦長 與拱高Ii3的比 Ii3 = 10 25,拋物線弓形的弦長 與拱高h4的比 a4 h4 = 10 25。所述導電輪材料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金。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
與第一技術方案相比,本技術方案結構上,在不增加新的構件的前提下,僅僅靠改變第一導電環的截面形狀,便能實現第一導電環與導電輪輪緣裝配之后無隙貼合,結構更簡單。 由于兩個技術方案屬于一個總的發明構思,所以本技術方案其它有益效果與第一技術方案相同。附圖及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導電輪組件輪緣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二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三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四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五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所示導電輪組件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六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導電輪組件之七輪緣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中序號1、輪轂,2、輪輻,3、半個輪緣,4、另一半個輪緣,5、凹槽,6、第一導電環,7、 第二導電環,8、內六角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參見圖1-圖3,圖中,本發明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1、輪輻2和半個輪緣3, 另一半個輪緣4通過臺階面和內六角螺釘8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3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3、4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5,凹槽5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 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5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6,在第一導電環 6下邊再設有連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裝第二導電環7 ;所述第二導電環7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導電環6也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所述導電輪、第二導電環7的材料均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6的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金。實施例二
參見圖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同編號部分代表意義相同不再重述,其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為半圓形,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相匹配。實施例三
參見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同編號部分代表意義相同不再重述,其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為等腰梯形,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相匹配。實施例四
參見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同編號部分代表意義相同不再重述,其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弓形,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7的徑向截面相匹配。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沒有畫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四有點近似,實施例四的第二導電環徑向截面為圓弧弓形,而本實施例的第二導電環徑向截面為拋物線弓形。實施例六
參見圖2、圖7和圖8,圖中,本發明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1、輪輻2和半個輪緣3,另一半個輪緣4通過臺階面和內六角螺釘8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3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3和4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5,凹槽5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5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6,所述第一導電環6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與底邊上的高Ii1的比 h = 10 25 ;所述導電輪材料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6的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金。實施例七
參見圖9,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六相同編號部分代表意義相同不再重述,其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所述第一導電環6徑向截面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與下底邊上的高Ii2 的比 Ii2 = 10 25。實施例八
參見圖10,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六相同編號部分代表意義相同不再重述,其區別在于 所述第一導電環6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弓形,圓弧弓形的弦長%與拱高t!3的比% h3 =
10 邪。實施例九
本實施例沒有畫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八有點近似,實施例八的第一導電環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弓形,而本實施例的第一導電環徑向截面為拋物線弓形,拋物線弓形的弦長&與拱高h4的比ει4 h4 = 10 2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輪輻和半個輪緣,另一半個輪緣通過臺階面和緊固件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凹槽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其特征是在第一導電環下邊再設有連通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中匹配安裝第二導電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輪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半圓形、等腰梯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弓形中的任選一種,第二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二導電環的徑向截面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輪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導電環也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第一凹槽的徑向截面與第一導電環的徑向截面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導電輪組件,其特征是所述導電輪、第二導電環材料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金。
5.一種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輪輻和半個輪緣,另一半個輪緣通過臺階面和緊固件與連體結構的半個輪緣匹配固定組合成導電輪,兩個半輪緣中間設有與金屬線材相適應的環形凹槽,凹槽底下設連通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寬度大于凹槽底部寬度,在第一凹槽中匹配安裝有第一導電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弓形中的任選一種,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1與底邊上的高Ii1的比Ei1 Ii1 = 10 25,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ει2與下底邊上的高Ii2的比ει2 h2 = 10 25,圓弧弓形的弦長 與拱高Ii3的比 Ii3= 10 25,拋物線弓形的弦長 與拱高 h4 的比 a4 h4 = 10 2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電輪組件,其特征是所述導電輪材料為鑄造黃銅,第一導電環材料為鎳合金或耐磨銅合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金屬線材加工設備中的連續退火機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電輪組件,包括連體結構的輪轂、輪輻和半個輪緣與另一半個輪緣固定連接組成的導電輪,匹配安裝在輪緣第一凹槽內的第一導電環,以及匹配安裝在輪緣第二凹槽內的第二導電環,第二導電環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半圓形、圓弧弓形、拋物線形、等腰梯形中的任選一種,第一導電環也是環形開口的,其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本發明能夠保證第一導電環與導電輪輪緣無隙貼合,有效避免二者之間因接觸不良而引發的打火現象,延長第一導電環的使用壽命,節約生產成本,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品合格率。
文檔編號C21D9/62GK102329945SQ20111031824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明者蔣佳國, 齊文寶 申請人:鄭州恒杰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