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特別涉及一種主流道 平面與細長主軸流道垂直的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
背景技術:
在制造后蓋鑄件砂芯時,砂芯的主流道平面中心設有一主軸流道,該主軸流道軸線垂直于主流道平面。在進行該種結構的砂芯制造時,通常采用主流道軸線方向分型、射砂,其易造成主軸流道部分砂芯射不滿,無法成型,且強度低,在澆注時易出現斷芯或粘砂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型質量高的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砂芯由主流道以及垂直于主流道的主軸流道構成,其創新點在于所述工藝步驟為首先,制作一個副芯型腔,該副芯型腔是一個主軸流道型腔;再制作一個主芯型腔,該主芯型腔是一個由主流道型腔和主軸流道型腔構成的完整砂芯型腔;利用副芯型腔單獨射制一個主軸流道砂芯;將主軸流道砂芯置于主芯型腔的主軸流道型腔內,主芯型腔所在的芯盒合模后通過二次射砂得到一個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捏合在一起的砂芯。進一步的,所述利用主芯型腔制造的完整砂芯中的主流道部分砂芯與主軸流道砂芯的捏合部位處設有卡位槽。進一步的,所述主芯型腔和副芯型腔可設置在同一套芯盒內。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不易成型的主軸流道部分,首先直接單獨射制成型,再將主軸流道部分砂芯置于主芯型腔內進行二次射砂,制得同時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捏合在一起的完整砂芯,不會出現主軸流道砂芯射不滿,無法成型,強度低的問題,保證采用該砂芯進行澆注時不會出現斷芯、粘砂現象。
圖1為本發明中砂芯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后蓋鑄件砂芯芯盒主視圖。圖3為圖1中沿A-A線剖視圖。圖4為圖1中沿B-B線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要制造的后蓋鑄件砂芯如圖1所示,由主流道1以及垂直于主流道1的主軸流道2構成。首先,在同一套芯盒內先制作一個副芯型腔,該副芯型腔是一個主軸流道型腔22,再制作一個主芯型腔,該主芯型腔是一個由主流道型腔11和主軸流道型腔21構成的完整砂芯型腔(圖2所示),主軸流道型腔21用于裝配主軸流道砂芯。該兩個芯型腔剖視圖,可參見圖3、圖4所示。利用副芯型腔的主軸流道型腔22單獨射制主軸流道砂芯;將主軸流道砂芯置于主芯型腔的主軸流道型腔21部分,芯盒合模后二次射砂得到一個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捏合在一起的完整砂芯。另外,同時還得到一個副芯型腔射制的主軸流道砂芯,可用于下一輪循環制芯。為保證一次射砂的主軸流道砂芯與二次射砂的主流道砂芯具有良好的結合率,在利用主芯型腔制造的完整砂芯中的主流道部分砂芯與主軸流道砂芯的捏合部位處設有卡位槽。
權利要求
1.一種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砂芯由主流道以及垂直于主流道的主軸流道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為首先,制作一個副芯型腔,該副芯型腔是一個主軸流道型腔;再制作一個主芯型腔,該主芯型腔是一個由主流道型腔和主軸流道型腔構成的完整砂芯型腔;利用副芯型腔單獨射制一個主軸流道砂芯;將主軸流道砂芯置于主芯型腔的主軸流道型腔內,主芯型腔所在的芯盒合模后通過二次射砂得到一個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捏合在一起的砂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主芯型腔制造的完整砂芯中的主流道部分砂芯與主軸流道砂芯的捏合部位處設有卡位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型腔和副芯型腔可設置在同一套芯盒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后蓋鑄件砂芯射砂工藝,砂芯由主流道以及垂直于主流道的主軸流道構成,其創新點在于所述工藝步驟為首先,制作一個主芯型腔,該主芯型腔具有一個由主流道型腔和主軸流道型腔構成的完整砂芯型腔,一個副芯型腔,該副芯型腔具有一個主軸流道型腔;利用副芯型腔單獨射制主軸流道砂芯;將主軸流道砂芯置于主芯型腔的主軸流道型腔部分,主芯型腔合模后二次射砂得到一個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的砂芯。不易成型的主軸流道部分直接單獨射制成型,再將主軸流道部分砂芯置于主芯型腔內進行二次射砂,制得同時具有主流道和主軸流道的砂芯,不會出現主軸流道砂芯射不滿、強度低的問題,保證采用該砂芯進行澆注時不會出現斷芯、粘砂現象。
文檔編號B22C15/23GK102328031SQ2011103184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明者毛進學, 王軍 申請人:江蘇力源金河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