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孔的磨削加工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床。
背景技術:
對內孔表面的傳統磨削加工方法為往復進給磨削(包括震蕩磨削和切入磨削兩種形式),此類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問題I.磨削時往復進給,對加工設備精度要求高;2.為保證磨削精度,加工設備在連續生產時需要經常進行調效,影響工效;3.影響磨削質量的因素較多,磨削質量的穩定性不能有效保證;4.受人工參與的影響大,對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要求較高;5.磨削精度不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傳統內孔表面磨削加工方法存在磨削質量穩定性差、磨削精度低、對操作者技能依賴性高等技術問題,以提供一種磨削質量穩定性高、受相關因素影響少、對操作者技能要求低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床,由床頭主軸箱、砂輪、磨頭和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構成,床頭主軸箱與磨頭分設于內磨機兩端,砂輪與磨頭固定連接,磨頭與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相連。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其中所述所述砂輪為薄片砂輪。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其中所述砂輪為CBN超硬薄片砂輪。本實用新型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的有益效果I.磨削時一次走刀,磨削精度高;2.磨削時受相關因素的影響少,磨削質量的穩定性高;3.對操作者的技能依耐性大為減少。
圖I本實用新型原理示意圖圖2傳統內磨機床原理示意圖圖3傳統采用偏心或凸輪縱向往復磨頭進給系統的內磨機床原理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I床頭主軸箱、2加工件、3砂輪、4磨頭、5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6傳統砂輪、7偏心或凸輪縱向往復磨頭進給系統、8液壓驅動縱向往復磨頭進給系統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詳細結構、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參照附圖1-3,通過如下實施方式予以說明。如附圖1-3,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由床頭主軸箱I、砂輪3、磨頭4和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構成,床頭主軸箱I與磨頭4分設于內磨機兩端,砂輪3與磨頭4固定連接,磨頭4與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相連。砂輪3為CBN超硬薄片砂輪。本實用新型采用超硬薄片砂輪(CBN),高速磨頭,使砂輪的線速度達到70m/s左右。磨削時,砂輪和工件以點接觸的方式,在一次走刀中對液壓挺柱內圓表面進行精密磨肖IJ,使液壓挺柱內圓尺寸加工分值達到H7級或更小,圓柱度小于等于0. 002mm,表面粗糙度達到RaO. 2。這樣可使后續工序(即液壓挺柱偶件副的配對、裝配和性能測試)的一次裝 配測試合格率得以提高。由于采用點磨削一次通磨完成,操作者不用再考慮砂輪出頭與否,冷卻充分與否,砂輪修正質量的好壞等等,因此對磨工的技術水平要求大大降低,徹底擺脫了對操作工技能的依賴。由于該磨削基理的改變,保證了產品技術條件,使產品出現磨削缺陷的狀況得到根本解決,因此對檢測的依賴可降的很低。經實驗驗證,采用本發明進行內圓磨削,90%的產品尺寸分散值可控在6U的范圍內,廣品精度穩定性聞。
權利要求1.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其特征在干由床頭主軸箱(I)、砂輪(3)、磨頭(4)和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構成,床頭主軸箱(I)與磨頭(4)分設于內磨機兩端,砂輪(3)與磨頭(4)固定連接,磨頭(4)與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相連。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3)為薄片砂輪。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3)為CBN超硬薄片砂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點磨削內磨機,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旨在解決傳統內孔表面磨削加工方法存在磨削質量穩定性差、磨削精度低、對操作者技能依賴性高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由床頭主軸箱(1)、砂輪(3)、磨頭(4)和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構成,床頭主軸箱(1)與磨頭(4)分設于內磨機兩端,砂輪(3)與磨頭(4)固定連接,磨頭(4)與伺服驅動縱向磨頭進給系統(5)相連。
文檔編號B24B5/48GK202411978SQ20112010970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江安陶, 江昆, 羅鵬, 肖顯萍, 薛輝 申請人:成都安好精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安科精工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