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它是由H3PO4、ZnO、Na2MoO4·2H2O、NO2C6H4SO3Na、Ca(NO3)2·4H2O、Ni(NO3)2·6H2O、C6H8O7·H2O、OP-10和H2O配制而成的。這種處理劑基本無毒;常溫下能快速在鋼鐵表面形成結晶細密和高耐蝕性的磷化鈍化膜,磷化前不必表調,磷化后無需鈍化處理;同時具有溶液穩定性好,淤渣形成速度慢、沉渣少等優點。本產品適用于鋼鐵制件漆前表面處理。
【專利說明】一種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化學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配方、配制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鋼鐵漆前表面處理劑的研究正朝著處理劑無毒,常溫下能快速在鋼鐵表面形成結晶細密和高耐蝕性的磷化鈍化膜,且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的方向發展。
[0003]傳統的鋼鐵常溫漆前處理劑,諸如:《涂料工藝》第九分冊(化學工業出版社,1985年8月第2次印刷)第23頁所推薦的二種室溫磷化液。又如《電鍍工藝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年8月第二版)第431頁所推薦的常溫磷化工藝(1_4)等,存在種種問題需要改進和進一步提高:其一,配方中常用極毒的鉻酸鹽或亞硝酸鈉作加速劑,污染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其二,磷化成膜速度慢,處理時間長,磷化膜結晶粗糙,耐蝕性差。為此,人們在磷化前加一道表調,磷化后還需經鈍化處理,這固然能改善磷化處理的質量,但又增加工序和生產場地面積。其三,溶液的穩定性較差,往往造成大量沉渣,使工件掛灰,影響涂裝質量。并且頻繁清槽會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又降低生產效率。凡此種種,皆不符合鋼鐵漆前處理劑發展總趨勢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劑基本無毒,常溫下能快速在鋼鐵表面形成結晶細密和高耐蝕性的磷化鈍化膜,且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的新配方及其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5]為實現本發明之目的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和作用原理如下:
[0006](I)主成分的選擇及其作用機理:
[0007]選用Zn(H2PO4)2作為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主成分。它是由H3PO4與ZnO直接反應而得。過量的H3PO4用以維持處理劑必要的酸度。即
[0008]
【權利要求】
1.一種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是由 H3PO4、ZnO、Na2MoO4.2H20、NO2C6H4SO3Na、Ca(NO3)2.4H20、Ni (NO3)2.6H20、C6H8O7.H2O, OP-1O 和 H2O 配制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各組份含量按重量計如下: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配制的重量,計算出各組份的用量。在配制槽中加入適量水,再加入計算量的H3PO4 ;稱取計算量的ZnO,放入另一容器,用適量水調成漿狀,加入配制槽中,攪拌至全溶;再分別加入計算量的Na2MoO4.2H20、NO2C6H4SO3Na' Ca (NO3) 2.4H20、Ni (NO3)2.6H20 和 C6H8O7.H2O,每加一種藥劑均需攪拌至全溶,最后加入計算量的0P-10,并補足計算量的H2O,攪勻即可。
3.—種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技術指標,其特征在于:處理劑的外觀為淡綠色透明液;總酸度為25~35點;游離酸度為2.5~3.5點;PH值=2.2~2.5 ;比重d25r;=1.019g/cm3;處理溫度:常溫;處理時間:一般情況浸泡10~15分鐘。
4.一種權利要求1~3所述的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藝流程為:除油除銹(二合一)一水洗一磷化一水洗一晾干(或烘干)。潔凈的鋼件在常溫高效漆前處理劑中浸潰10~15分鐘,其表面所形成的磷化鈍化膜結晶細密,耐蝕性好,特別適合于作鋼鐵制品的油漆底層。
【文檔編號】C23C22/13GK103510081SQ20121020158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郭良生 申請人:郭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