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沉砷后液采用硫酸燒渣凈化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金冶煉和化工生產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沉砷后液采用硫酸燒渣凈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兩段焙燒提金工藝對含砷碳金精礦進行制酸和酸浸,產生的含砷稀酸和含砷酸浸液經硫化沉砷后,大部分砷以硫化砷的形式返回兩段焙燒提金工藝;而少量砷則需添加鐵鹽和石灰進行中和處理,才能達到排放標準。顯而易見,沉砷后液中的少量砷仍需要添加鐵鹽、曝氣和中和處理,增加了處理成本和費用。傳統的氰化提金后產生的硫酸燒渣處理工藝通常用水來增濕降溫,這種工藝會消耗大量的水,并且硫酸燒渣中富含的大量的鐵沒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無形中產生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效利用了硫酸燒渣中的鐵,消除了現有技術中沉砷后液的中和處理步驟,且達到了對硫酸燒渣增濕、降溫和固砷目的的沉砷后液凈化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沉砷后液采用硫酸燒渣凈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通過煙氣凈化制酸,得到含砷稀硫酸;2)在酸浸槽進行焙砂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然后將酸浸礦漿進行液固分離,得到含砷酸浸液;3)將步驟I)得到的含砷稀硫酸和步驟2)得到的含砷酸浸液加進混合槽中,得到混合液,再將混合液通入硫化槽中進行硫化沉砷;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液固分離、沉降,對含固體漿液進行精礦調漿,所得上層清液為沉砷后液;5)將步驟4)所得沉砷后液泵入硫酸燒渣中進行增濕、降溫和固砷處理;6)將步驟5)經增濕、降溫和固砷處理后的硫酸燒渣傳輸至堆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簡單易行、經濟實用、資源利用率高,不僅達到固化砷的要求,消除砷危害,省去沉砷后液中和處理步驟,節約成本費用的同時,又充分利用了硫酸燒渣中的鐵,且對燒渣進行了增濕降溫處理,變廢為寶,從而進一步達到消除危害、保護環境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步驟I)所述含砷稀硫酸中含砷濃度為700 1000mg/l。進一步,步驟2)所述焙砂酸浸是在兩個串聯的酸浸槽中進行的。進一步,步驟2)所述含砷酸浸液中含砷濃度為500 800mg/l。進一步,步驟3)所述硫化沉砷是在兩個串聯的硫化槽中進行的,所述混合液在每個硫化槽中的反應時間各為3小時。進一步,步驟3)所述混合液中含砷濃度為500 800mg/l。進一步,步驟3)所述硫化槽中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5 20%的硫化鈉溶液。進一步,步驟4)所述沉砷后液中含砷濃度為40 60mg/l。進一步,步驟5)沉砷后液泵入硫酸燒渣之前,所述硫酸燒渣經過浸沒式滾筒和刮板降溫處理。進一步,步驟5)中,對沉砷后液進行增濕、降溫和固砷處理后的硫酸燒渣中含水質量份數為8 12%,溫度為50 70°C。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I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煙氣凈化制酸產生稀酸含砷濃度為823. 12mg/l,稀酸進入混合槽;焙砂酸浸經兩個串聯的酸浸槽進行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酸浸礦漿經濃密機和真空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得含砷濃度為512. 62mg/l酸浸液,進入混合槽;混合槽中的稀酸與酸浸液的混合液含砷濃度為589. 75mg/l,進入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5%的硫化鈉溶液的硫化槽進行硫化沉砷;反應后泵入濃密機進行液固分離,濃密機底流進行精礦調漿,溢流即為含砷濃度為47. 18mg/l的沉砷后液,泵入經浸沒式滾筒降溫和刮板降溫的硫酸燒渣進行增濕、降溫、固砷;最后將增濕、降溫、固砷處理過的含水質量分數為9%、溫度為55°C的硫酸燒渣經皮帶傳輸進入堆場。經測,本實施例最后所得固砷后渣中含砷質量分數為
O.012%。實施例2含砷碳金精礦米用兩段焙燒后,煙氣凈化制酸產生稀酸含砷濃度為968. 25mg/l,稀酸進入混合槽;焙砂酸浸經兩個串聯的酸浸槽進行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酸浸礦漿經濃密機和真空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得含砷濃度為632. 33mg/l酸浸液,進入混合槽;混合槽中的稀酸與酸浸液的混合液含砷濃度為716. 31mg/l,進入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6%的硫化鈉溶液的硫化槽進行硫化沉砷;反應后泵入濃密機進行液固分離,濃密機底流進行精礦調漿,溢流即為含砷濃度為53. 72mg/l的沉砷后液,泵入經浸沒式滾筒降溫和刮板降溫的硫酸燒渣進行增濕、降溫、固砷;最后將增濕、降溫、固砷處理過的含水質量分數為11%、溫度為60°C的硫酸燒渣經皮帶傳輸進入堆場。經測,本實施例最后所得固砷后渣中含砷質量分數為 O. 014%。實施例3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煙氣凈化制酸產生稀酸含砷濃度為885. 46mg/l,稀酸進入混合槽;焙砂酸浸經兩個串聯的酸浸槽進行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酸浸礦漿經濃密機和真空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得含砷濃度為768. 50mg/l酸浸液,進入混合槽;混合槽中的稀酸與酸浸液的混合液含砷濃度為797. 74mg/l,進入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7%的硫化鈉溶液的硫化槽進行硫化沉砷;反應后泵入濃密機進行液固分離,濃密機底流進行精礦調漿,溢流即為含砷濃度為57. 28mg/l的沉砷后液,泵入經浸沒式滾筒降溫和刮板降溫的硫酸燒渣進行增濕、降溫、固砷;最后將增濕、降溫、固砷處理過的含水質量分數為10%、溫度為65°C的硫酸燒渣經皮帶傳輸進入堆場。經測,本實施例最后所得固砷后渣中含砷質量分數為 O. 015%。實施例4
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煙氣凈化制酸產生稀酸含砷濃度為700. 00mg/l,稀酸進入混合槽;焙砂酸浸經兩個串聯的酸浸槽進行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酸浸礦漿經濃密機和真空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得含砷濃度為500. 00mg/l酸浸液,進入混合槽;混合槽中的稀酸與酸浸液的混合液含砷濃度為500. 00mg/l,進入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8%的硫化鈉溶液的硫化槽進行硫化沉砷;反應后泵入濃密機進行液固分離,濃密機底流進行精礦調漿,溢流即為含砷濃度為40. 00mg/l的沉砷后液,泵入經浸沒式滾筒降溫和刮板降溫的硫酸燒渣進行增濕、降溫、固砷;最后將增濕、降溫、固砷處理過的含水質量分數為8%、溫度為50°C的硫酸燒渣經皮帶傳輸進入堆場。經測,本實施例最后所得固砷后渣中含砷質量分數為O. 011%。實施例5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煙氣凈化制酸產生稀酸含砷濃度為1000. 00mg/l,稀酸進入混合槽;焙砂酸浸經兩個串聯的酸浸槽進行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酸浸礦漿經濃密機和真空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得含砷濃度為800. 00mg/l酸浸液,進入混合槽;混合槽中的稀酸與酸浸液的混合液含砷濃度為800. 00mg/l,進入添加有質量分數為20%的硫化鈉溶液的硫化槽進行硫化沉砷;反應后泵入濃密機進行液固分離,濃密機底流進行精礦調漿,溢流即為含砷濃度為60. 00mg/l的沉砷后液,泵入經浸沒式滾筒降溫和刮板降溫的硫酸燒渣進行增濕、降溫、固砷;最后將增濕、降溫、固砷處理過的含水質量分數為12%、溫度為70°C的硫酸燒渣經皮帶傳輸進入堆場。經測,本實施例最后所得固砷后渣中含砷質量分數為 O. 01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沉砷后液采用硫酸燒渣凈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含砷碳金精礦采用兩段焙燒后,通過煙氣凈化制酸,得到含砷稀硫酸; 2)在酸浸槽進行焙砂酸浸,攪拌浸出6小時,然后將酸浸礦漿進行液固分離,得到含砷酸浸液; 3)將步驟I)得到的含砷稀硫酸和步驟2)得到的含砷酸浸液加進混合槽中,得到混合液,再將混合液通入硫化槽中進行硫化沉砷; 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液固分離、沉降,對含固體漿液進行精礦調漿,所得上層清液為沉砷后液; 5)將步驟4)所得沉砷后液泵入硫酸燒渣中進行增濕、降溫和固砷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含砷稀硫酸中含砷濃度為700 1000mg/l。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焙砂酸浸是在兩個串聯的酸浸槽中進行的。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含砷酸浸液中含砷濃度為500 800mg/l。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硫化沉砷是在兩個串聯的硫化槽中進行的,所述混合液在每個硫化槽中的反應時間各為3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混合液中含砷濃度為500 800mg/l。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硫化槽中添加有質量分數為15 20%的硫化鈉溶液。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沉砷后液中含砷濃度為40 60mg/l。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沉砷后液泵入硫酸燒渣之前,所述硫酸燒渣經過浸沒式滾筒和刮板降溫處理。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5所述的采用硫酸燒渣凈化沉砷后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對沉砷后液進行增濕、降溫和固砷處理后的硫酸燒渣中含水質量份數為8 12%,溫度為50 7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金冶煉和化工生產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沉砷后液采用硫酸燒渣凈化的方法,具體步驟為煙氣凈化制酸、焙砂酸浸、硫化沉砷、制得沉砷后液和在硫酸燒渣中進行增濕、降溫及固砷處理。本發明有效利用了硫酸燒渣中的鐵,消除了現有技術中沉砷后液的中和處理步驟,且達到了對硫酸燒渣增濕、降溫和固砷目的的沉砷后液凈化方法,簡單易行、經濟實用、資源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C22B3/20GK102719670SQ20121020187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劉占林, 呂壽明, 徐永祥, 梁志偉, 王立新 申請人:山東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