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連鑄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的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連鑄結晶器保護渣是鋼鐵連鑄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冶金輔助材料。在連鑄結晶器澆鑄時,要求向結晶器的鋼水液面上鋪撒保護渣,形成渣層,達到潤滑并防止鋼水與空氣接觸氧化、吸收鋼水中的夾雜物等目的,從而提高鋼坯質量。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技術相比傳統的工人手工小鏟加入的方式,具有加入時間和加入量可控、加入均勻、改善鋼坯表面質量、節約保護渣、節省勞動力、改善勞動條件等優點。
傳統的加渣小車一般采用擺動式加渣,加渣管在結晶器平臺上來回擺動,占據很大的空間,對工人的其他操作存在較大妨礙,而且整個裝置體積很大,加渣管特別長。已有的一種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如美國專利US4084628,該裝置采用氣力從遠處的大料斗吹送保護渣到近處的小料斗,然后采用螺旋給料加渣。該裝置的不足之處在于螺旋給料機整體固定,只適合小面積方坯結晶器的加渣。已有的一種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如日本專利JP1057961,包括2個料倉、3臺電機、兩個螺旋給料機和小車等。該裝置(小車)由人推到結晶器附近的正前方,兩根給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結晶器口上方,通過螺旋給料機將料斗中的保護渣連續輸送到結晶器口中,電機帶動兩個給料管作水平擺動來適應較寬的板坯結晶器口。該裝置的不足之處為工人的大量操作在結晶器前方,該裝置從前方加料,阻礙了工人操作;其次由于小車大小的限制,使得料斗很難做得比較大,因此需要人工頻繁添加保護渣到料斗;單自由度的水平擺動,僅適合較薄板坯結晶器口,不能較好適應不同板坯尺寸的結晶器口。已有的一種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如中國專利CN101549391B,包括2個料斗、3臺電機、一個螺旋給料機和一根給料管。該裝置采用兩個電機驅動的平面直角坐標式的二維運動機構,可以實現給料管的平面的二維運動。該裝置的不足之處在于由于采用了兩個電機來實現預定的二維路徑運動,系統必須采用PLC等控制器,造價成本高;由于采用一根給料管,給料管要遍布板坯結晶器槽口的長邊方向,因此需要較長行程的運動機構,裝置加工制造和維修的成本高;由于采用一根給料管,因此給料時需要繞過結晶器水口,對二維運動機構的路徑控制要求較高,而在繞過水口的過程中螺旋給料機不能加料,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成本低、體積小、質量輕、不妨礙工人操作、結構簡單而且易于批量化生產的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該裝置可以自動加入保護渣到板坯連鑄結晶器口,保護渣鋪撒均勻,給料量可以調節;該裝置體積小,不占用結晶器正前方的空間,有效利用中間罐車側面空間;封閉輸送,輸送過程中無漏渣揚塵;并使其具有結構簡單、制造和維修成本低等特點;簡單調節便能適應不同尺寸規格的板坯生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包括機架、料斗和螺旋給料機,所述料斗的下部與螺旋給料機的進料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該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還包括行走電機、行走減速機、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和中間傳動件,所述行走電機和行走減速機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行走電機的輸出軸與行走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的底座分別固接于機架;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和第二傳動機構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第一傳動件、第一主動軸、第一從動軸、第一連接件和第一連接軸;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第二傳動件、第二主動軸、第二從動軸、第二連接件和第二連接軸;在第一傳動機構中所述第一主動軸、第一從動軸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中,第一主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動軸上,第一從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一從動軸上,所述第一傳動件連接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一傳動件固接,所述第一連接軸活動套設在第一連接件中,第一主動軸與第一從動軸平行;在 第二傳動機構中所述第二主動軸、第二從動軸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中,第二主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動軸上,第二從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二從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件連接第二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二連接件與第二傳動件固接,所述第二連接軸活動套設在第二連接件中,第二主動軸與第二從動軸平行;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在各自傳動機構中所處位置相同;所述螺旋給料機分別與第一連接軸、第二聯接軸固接,第一主動軸和第二主動軸平行且不同軸,第一從動軸和第二從動軸平行且不同軸;設第一主動軸的中心線和第一從動軸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一 P平面,第二主動軸的中心線和第二從動軸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二 P平面,第一P平面與第二 P平面平行;所述中間傳動件連接第一主動輪和第二主動輪,第一主動輪、第二主動輪和中間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行走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第一主動軸相連。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給料機采用無軸螺旋給料機,包括給料電機、給料減速機、分軸傳動機構、料盒、第一螺旋件、第二螺旋件、第一給料管和第二給料管;所述分軸傳動機構具有輸入端和兩個輸出端,所述給料電機和給料減速機與料盒固接,所述的給料電機的輸出軸與給料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給料減速機的輸出軸與分軸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分軸傳動機構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螺旋件的一端相連,分軸傳動機構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螺旋件的一端相連;第一螺旋件穿過料盒下部且位于第一給料管中,第二螺旋件穿過料盒下部且位于第二給料管中,第一給料管的一端、第二給料管的一端分別與料盒固接且相連通;所述料斗的下部與料盒的進料口相連通。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一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第二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二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二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中間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第二主動輪和中間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的上部開有通氣孔,該通氣孔接有除塵裝置或覆蓋有透氣但不漏渣的除塵材料。本發明所述 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料位開關,所述料位開關設置在料斗中。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萬向輪(81),所述螺旋給料機通過萬向輪與機架相連。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旋件、第二螺旋件均分別采用螺旋絲或螺旋片。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均位于中間罐的側翼下方,板坯結晶器槽口的長邊的延長線經過該側翼下方。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給料管、第二給料管均前端彎曲。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突出性效果本發明裝置可以自動加入保護渣到板坯連鑄結晶器口,保護渣鋪撒均勻,給料量可以調節;可以改善鋼坯表面質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采用雙電機分別實現螺旋式精確給料和閉合曲線路徑的自動撒渣;采用雙螺旋給料管實現布撒保護渣的簡單路徑,避免了頻繁繞過水口的復雜路徑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布撒保護渣更加均勻;采用中間罐車側翼固定安裝機架的方式,避免了將設備安放在結晶器前方造成對工人的觀察和操作的妨礙;輸送管道全封閉避免了漏渣揚塵;可以適用于較大面積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的均勻鋪撒;通過簡單調節主動軸與從動軸的距離,可適應于不同尺寸規格的板坯生產。
圖I是本發明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正面外觀圖。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底視圖。圖4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底視圖(不含料斗)。圖5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分軸傳動機構示意圖。圖6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立體視圖。圖7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中間傳動件、連接件和連接軸的關系示意圖。在圖I至圖6中I —機架,2 —料斗,21 一第一翼板,22 —第二翼板,23 —第三翼板,24—第四翼板,25—料位開關,26 —通氣孔3 —螺旋給料機,
31 一給料電機,32 —第一給料管,33 一第二給料管, 34 —第一螺旋件,35 —第二螺旋件,36 一給料減速機, 37 —料盒,41 一行走電機, 42 —行走減速機,5 一第一傳動機構,51 一第一主動輪, 52 —第一從動輪,53 —第一傳動件,54 一第一主動軸, 55 —第一從動軸,56 —第一連接件,57—中間傳動件, 58—第一連接軸,6—第二傳動機構,61 一第二主動輪, 62 —第二從動輪,63 —第二傳動件,64 一第二主動軸, 65 —第二從動軸,66 —第二連接件,68 —第二連接軸,7 一分軸傳動機構,71 一給料主動軸, 72 —給料齒輪,73 —第一給料從動軸,74 一第一齒輪,75 —第二給料從動軸, 76 —第二齒輪,77 —箱體,81—第一萬向輪, 82—第二萬向輪,90—板坯結晶器, 91—板坯結晶器槽口, 92—保護渣層,93—浸入式水口, 94 —鋼水,95 —中間罐,98—第一連接軸的運動軌跡,99 一鋪撒保護渣的閉合曲線路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工作原理的內容。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的一種實施例如圖I、圖2、圖3、圖
4、圖5和圖6所示,包括機架I、料斗2和螺旋給料機3,所述料斗2的下部與螺旋給料機3的進料口相連通;該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還包括行走電機41、行走減速機42、第一傳動機構5、第二傳動機構6和中間傳動件57,所述行走電機41和行走減速機42固定安裝在機架I上,所述行走電機41的輸出軸與行走減速機42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第一傳動機構5、第二傳動機構6的底座分別固接于機架I ;所述第一傳動機構5和第二傳動機構6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主動輪51、第一從動輪52、第一傳動件53、第一主動軸54、第一從動軸55、第一連接件56和第一連接軸58 ;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主動輪61、第二從動輪62、第二傳動件63、第二主動軸64、第二從動軸65、第二連接件66和第二連接軸68,在第一傳動機構5中所述第一主動軸54、第一從動軸55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I中,第一主動輪51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動軸54上,第一從動輪52固定套接在第一從動軸55上,所述第一傳動件53連接第一主動輪51和第一從動輪52,第一主動輪51、第一從動輪52和第一傳動件53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一連接件56與第一傳動件53固接,所述第一連接軸58活動套設在第一連接件56中,第一主動軸54與第一從動軸55平行,在第二傳動機構6中所述第二主動軸64、第二從動軸65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I中,第二主動輪62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動軸64上,第二從動輪62固定套接在第二從動軸65上,所述第二傳動件63連接第二主動輪61和第二從動輪62,第二主動輪61、第二從動輪62和第二傳動件63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二連接件66與第二傳動件63固接,所述第二連接軸68活動套設在第二連接件66中,第二主動軸64與第二從動軸65平行,第一連接件56和第二連接件66在各自傳動機構中所處位置相同;所述螺旋給料機3分別與第一連接軸58、第二聯接軸68固接,第一主動軸54和第二主動軸64平行且不同軸,第一從動軸55和第二從動軸65平行且不同軸;設第一主動軸54的中心線和第一從動軸55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一 P平面,第二主動軸64的中心線和第二從動軸65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二 P平面,第一 P平面與第二 P平面平行;所述中間傳動件57連接第一主動輪51和第二主動輪61,第一主動輪51、第二主動輪61和中間傳動件57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行走減速機42的輸出軸與第一主動軸54相連。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給料機3采用無軸螺旋給料機,包括給料電機31、給料減速機36、分軸傳動機構7、料盒37、第一螺旋件34、第二螺旋件35、第一給料管32和第二給料管33 ;所述分軸傳動機構7具有輸入端和兩個輸出端,所述給料電機31和給料減速機36與料盒37固接,所述的給料電機31的輸出軸與給料減速機36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給料減 速機36的輸出軸與分軸傳動機構7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分軸傳動機構7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螺旋件34的一端相連,分軸傳動機構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螺旋件35的一端相連;第一螺旋件34穿過料盒37下部且位于第一給料管32中,第二螺旋件35穿過料盒37下部且位于第二給料管33中,第一給料管32的一端、第二給料管33的一端分別與料盒37固接且相連通;所述料斗2的下部與料盒37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一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第二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二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二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中間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第二主動輪和中間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傳動件53采用傳動帶,所述的第一主動輪51采用帶輪,所述的第一從動輪52采用帶輪,所述第一主動輪51、第一從動輪52和第一傳動件53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第二傳動件63采用傳動帶,所述的第二主動輪61采用帶輪,所述的第二從動輪62采用帶輪,所述第二主動輪61、第二從動輪62和第二傳動件63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中間傳動件57采用傳動帶,所述的第一主動輪51、第二主動輪61和中間傳動件57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料位開關25設置在料斗2中。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料斗2的上部開有通氣孔26,該通氣孔26接有除塵裝置或覆蓋有透氣但不漏渣的除塵材料。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給料機3通過第一萬向輪81和第二萬向輪82與機架I相連。本發明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旋件、第二螺旋件均分別采用螺旋絲或螺旋片。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螺旋件34、第二螺旋件35均分別采用螺旋絲。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傳動機構5、第二傳動機構6均位于中間罐95的側翼下方,板坯結晶器槽口 91的長邊的延長線經過該側翼下方。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給料管32、第二給料管33均前端彎曲。通過調節主動軸與從動軸的距離,更換合適的傳動件,可適應于不同尺寸規格的板還生產。本發明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人向料斗2中加入保護渣,使料斗2存放一定量的保護渣。此時給料電機31轉動,給料減速機36通過分軸傳動機構7,分別帶動第一給料管32中的第一螺旋件34和第二給料管33中的第二螺旋件35轉動,由于本實施例中采用齒輪傳動,第一螺旋件34和第二 螺旋件35的螺旋方向相反。螺旋件轉動時將第一給料管32和第二給料管33的進料口(料盒37下部)的保護渣往第一給料管32和第二給料管33的出料口推動,最終保護渣被均勻撒到板坯結晶器槽口 91里的鋼水94表面形成保護渣層92。料斗2和螺旋給料機3在傳動機構帶動下作閉合曲線路徑運動。傳動機構帶輪的直徑可以根據板坯結晶器槽口 91的大小選擇不同尺寸,以適應不同尺寸的板坯連鑄結晶器保護渣的鋪撒。鋪撒保護渣的閉合曲線路徑99見圖2,該路徑99與第一連接軸58的中心在第一傳動機構5的驅動下獲得的運動軌跡(如圖7)相同。由于料斗2、螺旋輸送機3、第一傳動機構5、第二傳動機構6和分軸傳動機構7均固接在機架I上。當需要移動本裝置時,可以移開機架I到別處,方便進行相應的清理(中間罐或結晶器口)工作。移開機架I 一般發生在中間罐95澆鑄完成后或者當出現緊急情況時。保護渣封閉儲藏在料斗2中,因此一方面保證了保護渣不被污染,也不會產生揚塵,另一方面也保證了保護渣從料斗2到螺旋輸送機3再到板坯結晶器90的輸送可以連續進行。同時,在料斗2中設置了料位開關25,當料斗2中的保護渣不足時,料位開關25將發出指示,提醒工人及時加入保護渣以保證保護渣的連續輸送。由于料斗2上設置有通氣孔26,可以過濾掉氣體并保留下保護渣,不會導致料斗2附近揚塵,也不會導致料斗2內部氣壓異常而使保護渣堵塞管道。本發明裝置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無需過多的人工參與,降低人工成本;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進行操作和完成全部的加渣過程,提高了加渣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成本;所用電機可以優選為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或液壓馬達等速度可調的驅動電機。本發明裝置采用兩根給料管,分別布置在水口的左右兩側進行加渣,當一根給料管遠離水口時,另一根給料管則靠近水口,避免了一根給料管行程較遠和繞過水口無效動作的不足,且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的運動距離比單根給料管縮短一半,如此不僅可以縮短鋪撒保護渣的時間,而且可以實現更加均勻地在結晶器鋼水表面上鋪撒保護渣。該裝置可以連接控制器,實現更好的自動加入保護渣功能??刂破骺梢钥刂齐姍C的速度進而控制保護渣的輸入量,控制器同樣可以控制運動路徑上的速度。此外,控制器還可以與鋼水連鑄的拉速進行聯動,實現更好的按需供渣。當更換水口時,可以人工推動整個裝置使給料管口離開結晶器槽口上方,方便更換水口。往料斗里加渣,可以采用人工加渣,也可以采用機械自動化裝置加渣。例如,可以采用氣力輸送或重力下落輸送保護渣。閉合曲線路徑撒渣要比直線式撒渣更加好地適應寬板坯生產。本發明裝置可以自動加入保護渣到板坯連鑄結晶器口,保護渣鋪撒均勻,給料量可以調節;可以改善鋼坯表面質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采用雙電機分別實現螺旋式精確給料和閉合曲線路徑的自動撒渣;采用雙螺旋給料管實現布撒保護渣的簡單路徑,避免了頻繁繞過水口的復雜路徑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布撒保護渣更加均勻;采用中間罐車側翼固定安裝機架的方式,避免了將設備安放在結晶器前方造成對工人的觀察和操作的 撒;通過簡單調節主動軸與從動軸的距離,可適應于不同尺寸規格的板坯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包括機架(I)、料斗(2)和螺旋給料機(3),所述料斗的下部與螺旋給料機的進料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該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還包括行走電機(41)、行走減速機(42)、第一傳動機構(5)、第二傳動機構(6)和中間傳動件(57),所述行走電機和行走減速機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行走電機的輸出軸與行走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的底座分別固接于機架;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和第二傳動機構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一主動輪(51)、第一從動輪(52)、第一傳動件(53)、第一主動軸(54)、第一從動軸(55)、第一連接件(56)和第一連接軸(58);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第二主動輪¢1)、第二從動輪¢2)、第二傳動件(63)、第二主動軸(64)、第二從動軸(65)、第二連接件¢6)和第二連接軸¢8);在第一傳動機構中所述第一主動軸、第一從動軸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中,第一主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動軸上,第一從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一從動軸上,所述第一傳動件連接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一傳動件固接,所述第一連接軸活動套設在第一連接件中,第一主動軸與第一從動軸平行;在第二傳動機構中所述第二主動軸、第二從動軸分別活動套設在機架中,第二主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動軸上,第二從動輪固定套接在第二從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件連接第二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第二連接件與第二傳動件固接,所述第二連接軸活動套設在第二連接件中,第二主動軸與第二從動軸平行;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在各自傳動機構中所處位置相同;所述螺旋給料機分別與第一連接軸、第二聯接軸固接,第一主動軸和第二主動軸平行且不同軸,第一從動軸和第二從動軸平行且不同軸;設第一主動軸的中心線和第一從動軸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一 P平面,第二主動軸的中心線和第二從動軸的中心線構成的平面為第二 P平面,第一P平面與第二 P平面平行;所述中間傳動件連接第一主動輪和第二主動輪,第一主動輪、第二主動輪和中間傳動件三者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行走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第一主動軸相連。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給料機采用無軸螺旋給料機,包括給料電機(31)、給料減速機(36)、分軸傳動機構(7)、料盒(37)、第一螺旋件(34)、第二螺旋件(35)、第一給料管(32)和第二給料管(33);所述分軸傳動機構具有輸入端和兩個輸出端,所述給料電機和給料減速機與料盒固接,所述的給料電機的輸出軸與給料減速機的輸入軸相連;所述給料減速機的輸出軸與分軸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分軸傳動機構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螺旋件的一端相連,分軸傳動機構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螺旋件的一端相連;第一螺旋件穿過料盒下部且位于第一給料管中,第二螺旋件穿過料盒下部且位于第二給料管中,第一給料管的一端、第二給料管的一端分別與料盒固接且相連通;所述料斗的下部與料盒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的第一螺旋件、第二螺旋件均分別采用螺旋絲或螺旋片。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一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一主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一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第二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二主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的第二從動輪采用帶輪、鏈輪或繩輪,所述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二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所述的中間傳動件采用傳動帶、鏈條或繩,所述的第一主動輪、第二主動輪和中間傳動件配合形成傳動關系。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的上部開有通氣孔(26),該通氣孔接有除塵裝置或覆蓋有透氣但不漏渣的除塵材料。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料位開關(25),所述料位開關設置在料斗中。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萬向輪,所述螺旋給料機通過萬向輪與機架相連。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軸傳 動機構包括箱體(77)、給料主動軸(71)、給料齒輪(72)、第一給料從動軸(73)、第一齒輪(74)、第二給料從動軸(75)和第二齒輪(76);所述給料主動軸、第一給料從動軸、第二給料從動軸均分別活動套設在箱體中,所述給料齒輪、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分別固定套接在給料主動軸、第一給料從動軸、第二給料從動軸上,所述給料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給料主動軸相連,所述第一螺旋件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第一給料從動軸上,所述第二螺旋件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第二給料從動軸上;所述箱體與料盒固接。
8.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均位于中間罐(95)的側翼下方,板坯結晶器槽口(91)的長邊的延長線經過該側翼下方。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給料管、第二給料管均前端彎曲。
全文摘要
板坯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屬于連鑄設備領域,包括料斗、螺旋給料機、傳動機構和機架。該裝置可自動加入保護渣到板坯連鑄結晶器口,保護渣鋪撒均勻,給料量可以調節。該裝置采用雙電機分別實現螺旋式精確給料和閉合曲線路徑的自動撒渣;采用雙螺旋給料管實現布撒保護渣的簡單路徑,避免了頻繁繞過水口的復雜路徑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布撒保護渣更加均勻;采用中間罐車側翼固定安裝機架的方式,避免了將設備安放在結晶器前方造成對工人的觀察和操作的妨礙;輸送管道全封閉避免了漏渣揚塵;可以適用于較大面積的板坯結晶器保護渣的均勻鋪撒;通過簡單調節主動軸與從動軸的距離,可適應于不同尺寸規格的板坯生產。
文檔編號B22D11/108GK102756104SQ20121025268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孫振國, 張文增, 都東, 陳強, 黎琦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