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屬于煉鋼連鑄維修工具技術領域,用于快速更換煉鋼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其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夾口通過拉桿、鏈條與齒輪相連接,轉動齒輪,夾口合攏夾持水口,即可進行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取消了氣動元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氣動元件失效導致的更換失敗或延時等情況,同時省去水口夾子氣動元件及氣源管備件費用,降低成本了,也使操作簡便,沒有氣源管操作不受距離限制。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手操作即可完成更換作業,無需其他輔助動作,提高了更換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的夾口緊固,自鎖彈片不會發生失效情況,可以完全避免事故。
【專利說明】
一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快速更換煉鋼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裝置,屬于煉鋼連鑄維修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連鑄過程中,為提高鋼坯質量,采用浸入式水口和保護渣澆注新工藝,浸入式水口位于連鑄中間包與結晶器之間,是鋼水從中間包流向結晶器的導流管,其作用是防止鋼水二次氧化,同時控制鋼水的流動狀態和注入速度,并且促進夾雜物上浮,防止保護渣非金屬夾雜物卷入鋼水中。浸入式水口是連鑄過程中最重要的耐火材料設備之一,其使用壽命決定了多爐連澆的爐數。在連鑄生產過程中,中包浸入式水口減少了鋼坯中的夾雜物含量,是生產潔凈鋼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程保護澆注中極為重要的工具。但浸入式水口的壽命是固定的,當浸入式水口達到使用壽命后,需要在線進行快換水口操作,更換水口通常是使用水口夾子,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響快換水口成功率和更換效率。目前各個企業都使用氣動水口夾子,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各種氣動水口夾子存在以下共性不足:
[0003]首先,氣動水口夾子的尾部需要連接氣源管,不方便操作。雙人操作時,一人支撐前部圓管及水口,另外一人掌握平衡,同時還要不斷拖拉氣源管,更換過程雙手占用只能用腳調整氣源管,影響更換效率。
[0004]其次,氣動裝置的氣缸、接頭、氣源管易漏氣,氣缸閥門易發生變形,使用中一旦出現這幾種狀況,直接造成水口夾子失效,造成換水口操作失敗,在生產中這種現象屢見發生,對生產連續性及鑄坯質量造成極大影響。
[0005]再有,氣源管、水口夾子均為消耗件,每月備件費用高。
[0006]鑒于目前使用的氣動水口夾子存在的以上缺點,十分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這種更換裝置的結構簡單,不會發生因氣動元件故障導致的更換失敗或延時等現象,操作動作簡單,更換方便,可以提高更換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并可降低成本。
[0008]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0009]—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它包括夾口、前套管、受力桿、后套管、操作手柄、拉桿、鏈條、齒輪盒、拉緊手柄,受力桿為空心套管,前套管和后套管分別焊接在受力桿的前后兩端,夾口為兩個弧形夾板,兩個弧形夾板的前端平行相對,兩個弧形夾板的中部通過銷軸與前套管的兩側為轉動連接,兩個弧形夾板的后端與拉桿的前端由轉軸相連接,拉桿位于前套管內,拉桿的后端與鏈條的前端相連接,鏈條位于受力桿的套管內,鏈條的后端與齒輪相連接,齒輪與拉緊手柄相連接,齒輪安裝在齒輪盒內,齒輪盒與后套管相連接,操作手柄與后套管固定連接。
[0010]上述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所述前套管內安裝有彈簧,彈簧套裝在拉桿外周,彈簧的前端頂在拉桿頭的后部,彈簧的后端頂在與前套管相連接的受力桿的套管前端,彈簧的外徑大于受力桿的內徑。
[0011 ]上述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所述齒輪上安裝有自鎖彈片。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實用新型的夾口通過拉桿、鏈條與齒輪相連接,轉動齒輪,夾口合攏夾持水口,即可進行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取消了氣動元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氣動元件失效導致的更換失敗或延時等情況,同時省去水口夾子氣動元件及氣源管備件費用,降低成本了,也使操作簡便,沒有氣源管操作不受距離限制。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手操作即可完成更換作業,無需其他輔助動作,提高了更換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的夾口緊固,自鎖彈片不會發生失效情況,可以完全避免事故。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果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6]圖3是拉桿和彈簧安裝示意圖。
[0017]圖中標記如下:夾口1、前套管2、受力桿3、后套管4、拉緊手柄5、操作手柄6、拉桿頭
7、銷軸8、齒輪盒9、彈簧10、拉桿11、鏈條12。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由夾口1、前套管2、受力桿3、后套管4、拉緊手柄5、操作手柄6、拉桿11、齒輪盒9、彈簧10、鏈條12組成。
[0019]圖中顯示,受力桿3為空心套管,前套管2和后套管4分別焊接在受力桿3的前后兩端,它們的管腔相連通,操作手柄6焊接在后套管4上。
[0020]圖中顯示,夾口I為兩個弧形夾板,兩個弧形夾板的前端平行相對,兩個弧形夾板的中部通過銷軸8與前套管2的兩側為轉動連接,兩個弧形夾板的后端與拉桿11的拉桿頭7由轉軸相連接。向后拉動拉桿頭7,由于銷軸8的杠桿作用,夾口 I的兩個弧形夾板的前端相中間合攏,進行夾持動作。
[0021]圖中顯示,拉桿11位于前套管2內,拉桿11的后端與鏈條12的前端相連接,鏈條12位于受力桿3的套管內,齒輪盒9連接在后套管4后部,鏈條12的后端與齒輪盒9中的齒輪相連接,齒輪與拉緊手柄5相連接,轉動拉緊手柄5,齒輪轉動,將鏈條12向后拉,鏈條12拉動拉桿11,拉桿11驅動夾口 I完成夾持動作。齒輪上安裝有自鎖彈片,自鎖彈片要與齒輪貼合,接觸均勻,安裝過程中自鎖彈片不得過于受熱,防止彈性降低或失效。松開時,反向旋轉將自鎖彈片松開,受力桿3內部彈簧10將夾口 I松開。
[0022]圖中顯示,彈簧10安裝在前套管2內,彈簧10套裝在拉桿11外周,彈簧10的前端頂在拉桿頭7的后部,彈簧10的后端頂在與前套管2相連接的受力桿3的套管前端,彈簧10的外徑大于受力桿3的內徑。彈簧10的作用是完成水口更換后,彈簧10向前推動拉桿11復位。
[002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0024]更換水口作業時,手持受力桿3,將夾口前部放置于水口上,通過拉緊手柄5旋轉1.5圈,內部拉桿頭7向后移動10-15mm,因銷軸8固定作用,夾口 I的兩側夾板向內旋轉收縮20-25_,使得水口被夾緊,將備用水口放置結晶器口時,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手柄6向左右旋轉,實現水口傾斜,當水口傾斜70°左右時,水口下部插入結晶器液面內,反向旋轉操作手柄6將水口放置為豎直方向,水口上部放置于機件導向槽內,舊水口被替換后,將拉緊手柄5逆時針旋轉1.5圈,內部拉桿頭7在彈簧10的彈力作用下向前移動10-15mm,夾口 I兩側夾板向外舒展20-25mm,將夾口 I松開。舊水口移出操作步驟相同。
[0025]本實用新型在某鋼廠150噸大板坯連鑄使用情況如下:
[0026]在某煉鋼廠150噸大板坯連鑄使用一年,更換浸入式水口重30kg,每年更換8400支,更換浸入式水口時間縮短到原來1/3。同時延長了水口夾具的使用時間,一年使用2套,原夾具每年消耗8套,現夾具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帶氣動裝置,避免大量氣動元件和氣動傳輸管路,原夾具每年消耗氣動膠管48盤,更換浸入水口效果良好,一年內未發生因夾具問題導致的換水口失敗問題。
【主權項】
1.一種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夾口( 1)、前套管 (2)、受力桿(3)、后套管(4)、操作手柄(6)、拉桿(11)、鏈條(12)、齒輪盒(9)、拉緊手柄(5), 受力桿(3)為空心套管,前套管(2)和后套管(4)分別焊接在受力桿(3)的前后兩端,夾口(1) 為兩個弧形夾板,兩個弧形夾板的前端平行相對,兩個弧形夾板的中部通過銷軸(8)與前套 管(2)的兩側為轉動連接,兩個弧形夾板的后端與拉桿(11)的前端由轉軸相連接,拉桿(11) 位于前套管(2)內,拉桿(11)的后端與鏈條(12)的前端相連接,鏈條(12)位于受力桿(3)的 套管內,鏈條(12)的后端與齒輪相連接,齒輪與拉緊手柄(5)相連接,齒輪安裝在齒輪盒(9) 內,齒輪盒(9)與后套管(4)相連接,操作手柄(6)與后套管(4)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 管(2)內安裝有彈簧(10),彈簧(10)套裝在拉桿(11)外周,彈簧(10)的前端頂在拉桿頭(7) 的后部,彈簧(10)的后端頂在與前套管(2)相連接的受力桿(3)的套管前端,彈簧(10)的外 徑大于受力桿(3)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中包浸入式水口的快速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 上安裝有自鎖彈片。
【文檔編號】B22D41/56GK205702421SQ20162043170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3日
【發明人】劉劍鋒, 孔超, 林大帥, 王寶華, 閆麗, 周志強
【申請人】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