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及其噴丸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及其噴丸設備。
背景技術:
汽車穩定桿是汽車懸架中的一種輔助弾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車身在轉彎時發生過大的橫向側傾和改善平順性。現有的橫向穩定桿一般是用彈簧鋼制成的內部空心或實心的扭桿彈簧,橫置在汽車的前端和后端。桿身的中部,用套筒與車架鉸接,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懸架上。當車身只作垂直運動時,兩側懸架變形相同,橫向穩定桿不起作用。當車身側傾時,兩側懸架跳動不一致,橫向穩定桿發生扭轉,桿身的弾力成為繼續側傾的阻力,起到橫向穩定的作用。所以穩定桿是汽車中ー個重要的部件之一。
為了提高空心穩定桿強度,一般在制造穩定桿時都有一個噴丸的步驟。由于設備和エ藝的缺乏,現有的對穩定桿噴丸都只是采取對其外表面噴丸,進行穩定桿外壁的強化處理。但是,由于穩定桿內壁未得到強化處理,因此對高應カ穩定桿產品來說還是存在著質量的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可提高穩定桿內壁的有益殘余壓應カ和表面光潔度,從而進一步提高穩定桿內壁抗疲勞強度的噴丸強化工藝及其噴丸設備。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特點是,包括穩定桿上料定位的步驟;設定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步驟;將噴丸部件的噴頭插入到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起始位置的步驟;通過氣壓向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進行噴丸的步驟;邊噴丸邊移動的步驟;噴頭移動到噴丸區域的終點位置,停止向穩定桿內部噴丸的步驟;噴頭回收、歸位的步驟。上述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中,所述的噴丸部件包括ー軟管和由該軟管牽帶的噴頭;所述軟管與丸粒噴射裝置的輸出端連通;所述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上述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中,所述的噴丸的步驟中還包括驅動所述軟管旋轉的過程。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點的,包括
至少ー組設置在操作臺的上料支架、一丸粒噴射裝置、至少ー噴丸部件;其中
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包括ー儲粒箱、一加壓倉;所述的儲粒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加壓倉連接;所述的加壓倉底部設有壓力和丸粒混合輸出部;
每個所述的噴丸部件包括ー軟管、一噴頭;所述的軟管一端與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的壓カ和丸粒混合輸出部轉動式連接,所述的噴頭設有與軟管另一端連通的空腔,該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
上述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中,還包括一軟管旋轉驅動部件,所述的軟管旋轉驅動部件包括一用于驅動軟管正反旋轉的電機,該軟管旋轉驅動部件與所述軟管一端固定連接。上述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中,還包括一軟管回歸裝置,所述軟管回歸裝置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頂部的一對導槽或導軌、設置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底部的與所述操作臺頂部的導槽或導軌相對應并相適配的一對導軌或導槽;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時,所述軟管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上述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中,所述的軟管回歸裝置還包括一用于驅動所述丸粒噴射裝置移動的電機驅動部件。上述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中,還包括一噴丸動作控制機構,所述的噴丸動作控制機構由ー 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構成。由于本發明采取了以上的技術方案,其產生的技術效果是明顯的
1、通過在穩定桿內壁噴丸,使穩定桿內壁表面殘余應カ及表面質量改變,從而提高穩定桿疲勞壽命;
2、對穩定桿內壁服役高應カ區施加有益的殘余壓應力,尤其通過旋轉噴丸,使內壁達到> 300Mpa的內表面層壓應力,同時,由于內壁表面噴丸,使內壁表面粗糙度達到Rt ^ 72. 57。對于高應カ穩定桿以及內壁表面強度薄弱者(如無縫管、內壁銹蝕的焊接管)可以明顯提高其疲勞壽命。
圖I是本發明的エ藝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的噴丸部件在噴丸時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請參閱圖1,圖I是本發明的エ藝流程圖。本發明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包括穩定桿上料定位的步驟Si:將穩定桿定位在支架上;一般是垂直固定;
設定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步驟S2 ;
將噴丸部件的噴頭插入到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起始位置的步驟S3 ;所述的噴丸部件包括一軟管和由該軟管牽帶的噴頭;所述軟管與丸粒噴射裝置的輸出端連通;所述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
通過氣壓向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進行噴丸的步驟S4 ;當噴丸部件的噴頭插入到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起始位置吋,啟動噴丸,通過氣壓向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進行噴丸。噴丸丸粒流量由壓カ控制,所述壓カ與丸粒大小、噴丸強度(阿爾曼試片弧高)、生產速率等有夫。該步驟中還可以包括驅動所述軟管旋轉的過程;該是否旋轉可視噴丸的部位或噴頭的結構決定如果采用的噴頭為一個通孔或少數幾個通孔,可采取旋轉噴丸;如果采用的噴頭為多孔,也可采取非旋轉噴丸。目的是將丸粒能全部覆蓋到穩定桿內壁所設定的噴丸部位;邊噴丸邊移動的步驟S5 ;
噴頭移動到設定的噴丸區域的終點位置,停止向穩定桿內部噴丸的步驟S6 ;
噴頭回收、歸位的步驟S7。請參閱圖2、圖3,其中圖2是本發明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的噴丸部件在噴丸時的放大結構示意圖。本發明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包括至少ー組設置在操作臺的用于固定穩定桿100的上料支架I、一丸粒噴射裝置2、至少ー噴丸部件3 ;其中上料支架設置在操作臺10上。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2設置在所述操作臺頂部。該丸粒噴射裝置2包括一儲粒箱21、一加壓倉22 ;所述的儲粒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加壓倉連接;所述的加壓倉底部設有壓力和丸粒混合輸出部221。
每個所述的噴丸部件3均包括ー軟管31、ー噴頭32 ;所述的軟管一端與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的壓カ和丸粒混合輸出部轉動式連接,所述的噴頭設有一與軟管另一端連通的空腔,該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321。操作時,將噴丸部件的噴頭放置到該穩定桿內壁的要求噴丸的部位,然后打開壓カ倉的壓カ閥,將丸粒在氣壓下通過軟管輸送到噴頭的空腔中,并通過噴頭32上的通孔將空腔中的丸粒200噴向穩定桿內壁。為保證丸粒噴射到穩定桿內壁設定的噴丸區域的所有角落,本發明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中,還可以包括一軟管旋轉驅動部件4,所述的軟管旋轉驅動部件包括一用于驅動軟管正反旋轉的電機,例如采用伺服電機。該軟管旋轉驅動部件與所述軟管的頭部固定連接。該軟管是否旋轉可視噴丸的部位或噴頭的結構決定如果采用的噴頭為一個通孔或少數幾個通孔,可采取旋轉的辦法;如果采用的噴頭為多孔,也可采取多孔非旋轉的辦法。目的是將丸粒能全部覆蓋到穩定桿內壁所設定的噴丸部位。本發明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中,還包括一軟管回歸裝置5,所述軟管回歸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操作臺頂部的一對導槽51和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底部設置的一對導軌52。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底部設置的導軌與所述操作臺頂部設置的導槽相對應,并可在所述導槽中滑行。也可根據需要,在操作臺頂部設置導軌,在丸粒噴射裝置底部設置與其適配的導槽。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時,所述軟管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而移動。本發明所述的軟管回歸裝置還包括一用于驅動所述丸粒噴射裝置移動的電機驅動部件53,例如采用伺服電機。由于本發明在進行噴丸時有ー個在噴丸的區域邊噴丸邊移動噴頭的行程,所以,本發明還包括ー噴丸動作控制機構6,所述的噴丸動作控制機構由ー 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構成。當噴頭置于穩定桿內部的噴丸起始位置時,該噴丸動作控制機構控制開始噴丸;當噴頭在軟管回歸裝置的驅動下移動到噴丸終止位置時,該噴丸動作控制機構控制停止噴丸。噴頭回收,直至歸位。本發明如果采用ニエ位連續旋轉噴丸,可使生產效率達到25 40秒/件的水平,效率高。本發明采用氣動循環方式為封閉式,低噪音。由于本發明可控制噴區選擇、軟管旋轉和噴丸流量,對穩定桿內壁服役高應カ區施加有益的殘余壓應カ,尤其通過旋轉噴丸,使內壁達到> 300Mpa的內表面層壓應力,同時,由于內壁表面噴丸,使內壁表面粗糙度達到Rt < 72. 57。因此對于高應カ穩定桿以及內壁表面強度薄弱者(如無縫管、內壁銹蝕的焊接管)可以明顯提高其疲 勞壽命。
權利要求
1.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定桿上料定位的步驟;設定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步驟;將噴丸部件的噴頭插入到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的起始位置的步驟;通過氣壓向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進行噴丸的步驟;邊噴丸邊移動的步驟;噴頭移動到噴丸區域的終點位置,停止向穩定桿內部噴丸的步驟;噴頭回收、歸位的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丸部件包括一軟管和由該軟管牽帶的噴頭;所述軟管與丸粒噴射裝置的輸出端連通;所述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丸的步驟中還包括驅動所述軟管旋轉的過程。
4.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ー組設置在操作臺的上料支架、一丸粒噴射裝置、至少ー噴丸部件;其中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包括ー儲粒箱、一加壓倉;所述的儲粒箱通過管道與所述的加壓倉連接;所述的加壓倉底部設有壓力和丸粒混合輸出部;每個所述的噴丸部件包括ー軟管、一噴頭;所述的軟管一端與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的壓カ和丸粒混合輸出部轉動式連接,所述的噴頭設有與軟管另一端連通的空腔,該噴頭上設有至少ー個容丸粒從中射出的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ー軟管旋轉驅動部件,所述的軟管旋轉驅動部件包括一用于驅動軟管正反旋轉的電機,該軟管旋轉驅動部件與所述軟管一端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ー軟管回歸裝置,所述軟管回歸裝置包括設置在操作臺頂部的一對導槽或導軌、設置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底部的與所述操作臺頂部的導槽或導軌相對應并相適配的一對導軌或導槽;所述的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時,所述軟管隨所述丸粒噴射裝置前后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管回歸裝置還包括一用于驅動所述丸粒噴射裝置移動的電機驅動部件。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穩定桿內壁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噴丸動作控制機構,所述的噴丸動作控制機構由ー 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桿內壁噴丸強化工藝及其噴丸設備,工藝包括穩定桿上料定位;設定穩定桿內壁的噴丸區域;將噴頭插入到穩定桿內噴丸區域的起始位置;通過氣壓向噴丸區域噴丸;噴頭移動到噴丸區域的終點位置,停止噴丸;噴頭回收、歸位。設備包括至少一上料支架、一丸粒噴射裝置、至少一噴丸部件;其中丸粒噴射裝置包括一儲粒箱、一加壓倉;儲粒箱與加壓倉連接;加壓倉底部設有壓力和丸粒混合輸出部;每個噴丸部件包括一軟管、一噴頭;軟管與壓力和丸粒混合輸出部轉動式連接,噴頭上設有至少一個通孔。可對穩定桿內壁服役高應力區施加有益的殘余壓應力,使內壁表面粗糙度達到Rt≤72.57。尤其通過旋轉噴丸,使內壁達到≥300Mpa的內表面層壓應力,明顯提高其疲勞壽命。
文檔編號B24C7/00GK102825551SQ20121028902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俊, 姜鴻斌 申請人:上海中國彈簧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