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對電子廢舊材料的處理,具體涉及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方案包括以下步驟:(1)將報廢汽車零部件拆解;(2)將含稀貴金屬的廢舊汽車零部件破碎;(3)將破碎后粉末與氫氧化鈉混合焙燒;(4)然后用熱水洗滌;(5)過濾,從濾液回收鋁、鉬,濾渣用酸溶解,然后再過濾得到含有稀土以及鐵離子的溶液和含貴金屬的濾渣;(6)將步驟(5)過濾后得到的含有稀土以及鐵離子的溶液制備稀土氧化物;(7)用鹽酸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溶液來浸出步驟(5)的貴金屬渣,得到含有金、鈀、鉑、銠的溶液,電積提取金;(8)提取鉑;(9)取步驟(8)中所述除鉑濾液,制得粗鈀粉。本發明的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流程短、所得產品純度高、回收率高、環境友好。
【專利說明】—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對電子廢舊材料的處理,具體涉及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消費量越來越大,同時,每年也有大量的汽車被報廢,很多零部件無法重新利用,給環境帶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汽車的很多電子器件中含有稀貴金屬,如果能得到有效地回收,可以節約資源,同時減少環境的污染。目前沒有關于從汽車零部件回收稀貴金屬技術的報道。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是一種汽車零部件綜合利用的新工藝,該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短、所得產品純度高、回收率高、環境友好等特點。
[0004]本發明的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拆解:將報廢汽車零部件拆解,選出富含稀貴金屬的零部件;
報廢汽車中貴金屬主要存在于電子器件和尾氣凈化催化劑等,可能含有稀土元素的汽車零部件見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拆解:將報廢汽車零部件拆解,選出富含稀貴金屬的零部件; (2)破碎:將含稀貴金屬的廢舊汽車零部件破碎,然后研磨,全部過80~150目篩; (3)將上述粉末與氫氧化鈉按照質量比1:0.8~1.5混合,在250°C~500°C之間焙燒,焙燒時間2~4小時; (4)然后用60~99°C的熱水洗滌焙燒后物料,固液比1:3~6,攪拌洗滌2~4小時; (5)過濾,從濾液回收鋁、鑰,濾洛用酸溶解,保持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0.5~2mol/L,反應溫度60~99°C,反應時間2~4小時,固液比1:3~6 ;然后再過濾得到含有稀土以及鐵離子的溶液和含貴金屬的濾渣; (6 )步驟(5 )過濾后得到的含有稀土以及鐵離子的溶液,先調節溶液pH值至3.5~4.5之間,然后在20~40°C條件下加入硫化物或者通入硫化氫,反應2~4小時,使得鐵完全沉淀;濾液為含有稀土的溶液,用P507萃取分離鈰、鐠、鑭、釔等稀土,然后制備稀土氧化物; (7)用鹽酸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溶液來浸出步驟(5)的貴金屬渣,得到含有金、鈀、鉬、銠的溶液,加入I~5倍質量的王水,在20~70°C溫度下以100~1000r/min的速度攪拌,浸出I~2.5h ;浸出液用旋流電積金,其電積條件是:溫度為20~60°C,電流密度為50~400A/m2,電積時間為0.5~4h,電解液pH值為1.0~5.5,得到電積金,電積后的溶液進入下一步驟; (8)提取鉬:取步驟(7)中電積后液,加入飽和NH4C1反應2~8h后過濾,濾洛為氯鉬酸銨,經精煉后得到海綿鉬,除鉬濾液進入下一步驟: (9)取步驟(8)中所述除鉬濾液,按鈀:甲酸質量比為0.5~3:1的比例加入甲酸,在50~90°C強烈攪拌的條件下反應0.5~2h,pH值控制在6.0~9.0,得到粗鈀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2)中將零部件破碎至100~120目粉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3)的焙燒溫度為300~400°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5)中固液比為1: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6)中調節溶液的pH值至3.8~4.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7)中電積條件為:溫度為30~45°C,電流密度為150~250A/m2,電積時間為I~2.5h,電解液pH值為2.0~3.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報廢汽車電子器件中稀貴金屬的回收工藝,其特征是,步驟(9)中PH值控制在6.5~8.0。
【文檔編號】C22B21/00GK103834808SQ201210478052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閆梨, 許開華 申請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