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口腔醫學中牙種植體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據統計,現在全世界65億人口中有近20億人患各種牙病,而我國失牙、缺牙和各類牙病患者就超過3. 7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升高。人工牙種植體由于具有臨床創傷小、愈合快、種植體替換位置以及手術操作方便等特點,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口腔牙缺失和牙缺損治療,并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
大多數牙種植體都為兩件套或大于兩件套結構,主要包含種植體、基臺、緊固螺釘、愈合帽等零部件。臨床治療時,先通過微創手術將種植體安裝于頜骨中,在愈合帽的保護下,種植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愈合,即可將基臺和人工牙固定在種植體上。研究表明,種植體機械精度是影響種植體系統內部適應性和種植體種植成功的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人工種植體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會影響種植體安裝的長期穩定、循環受力、應力分布等,牙種植體的機械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也會直接影響種植穩定和使用壽命,最終影響修復效果。種植體與基臺之間多數是以圓錐面、圓柱面、六棱柱面或八棱柱面結構設計,配合面的配合精度直接影響著手術后的穩定性、恢復速度以及術后復發等。牙種植體各配合面如果有毛刺、切削紋或等缺陷時,在裝配后不平整或有毛刺的地方就會先產生摩擦,在人體口腔環境的復雜應力和循環受力作用下,最終導致種植體發生損壞或脫落等,因此提高種植體裝配面可有效提高種植體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操控簡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拋光精度和拋光效率聞,在不影響牙種植體尺寸的如提下,能有效提聞種植體和基臺的配合面精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向布設且內部裝有牙種植體鏡面拋光用拋光液的拋光槽、水平安裝在拋光槽內側中上部且供多個被加工牙種植體安裝的拋光臺、多個對各被加工牙種植體中部所設置盲孔進行拋光處理的拋光頭、對多個所述拋光頭進行同步驅動的驅動電機和布設在所述拋光臺上方且供多個所述拋光頭安裝的固定支架,所述拋光臺上設置有多個分別供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安裝的豎向拋光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的結構均相同,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裝有多個呈豎直向布設的傳動軸,且所述傳動軸的數量與所述豎向拋光孔、被加工牙種植體和拋光頭的數量均相同,多個所述拋光頭分別同軸安裝在多個所述傳動軸的正下方,且多個所述拋光頭分別布設在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盲孔的中部,所述盲孔設置在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的中部;多個所述傳動軸均通過軸承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且多個所述傳動軸均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拋光臺的上表面為水平面,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的頂部均與拋光臺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拋光槽外側設置有將拋光槽內所裝拋光液由下至上連續送至拋光臺上并相應在拋光臺上部形成一個拋光液層的循環管道,所述循環管道上安裝有循環泵,且拋光槽的底部和上部分別設置有供循環管道安裝的出液口和進液口 ;所述拋光臺上安裝有對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進行調整的液位調節閥。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拋光液內添加有牙種植體鏡面拋光用拋光砂,且所述拋光槽底部安裝有多個通過連續振蕩使得所添加拋光砂始終懸浮于所述拋光液內的超聲波振蕩儀。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液位調節閥 包括下部固定安裝在拋光臺上且呈豎直向布設的直管,所述直管的底部開口且其上部側壁上沿圓周方向開有多個豎向槽,所述直管的上部裝有對多個所述豎向槽的外漏長度進行調整的調整帽,所述調整帽與所述直管的上部之間以螺紋方式進行連接,且所述直管上部對應設置有與所述調整帽配合使用的外螺紋。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呈豎直向布設,且所述動力輸出軸與多個所述傳動軸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多個所述傳動軸包括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左側的左側傳動軸和/或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右側的右側傳動軸,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均為多個。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或皮帶輪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從動齒輪和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從動齒輪,所述左側從動齒輪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從動齒輪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從動齒輪和右側從動齒輪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齒輪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齒輪、所有左側從動齒輪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主動齒輪、所有左側從動齒輪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主動齒輪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從動齒輪均相互嚙合;所述主動齒輪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從動齒輪均相互嚙合;所述皮帶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皮帶輪、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皮帶輪和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皮帶輪,所述左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皮帶輪和右側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
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拋光頭為板狀拋光頭或組合式拋光頭,所述板狀拋光頭為方形板狀拋光頭或梯形板狀拋光頭;所述組合式拋光頭為由多塊沿圓周布設的直板組裝而成,多塊所述直板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直板為方形板或梯形板。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為800rpm±50rpm ;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為15mm±2mm。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拋光砂為粒度100目 500目的碳化硅顆粒,且每升所述拋光液中所添加拋光砂的質量為20g土 lg。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拋光頭的數量為4個 100個。上述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是多個所述超聲波振蕩儀所輸出超聲波的頻率均為42kHz±5kHz,且其功率均為800W±50W。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設計合理且安裝布設方便,使用操作簡便。2、適用面廣,拋光頭的結構和尺寸可根據被加工牙種植體內需拋光盲孔的結構和尺寸進行簡便調整,通過本發明可對直徑為Φ2. Omm Φ10. Omm且高度為O. 5mm 5. Omm的圓錐形盲孔進行鏡面拋光,同時也可以對相應大小的正多棱柱狀的盲孔進行鏡面拋光。3、通過驅動電機同步帶動多個傳動軸連續旋轉,并通過各傳動軸帶動拋光頭旋轉實施拋光工作,因而實現方便且操控簡便,能同步完成多個牙種植體內盲孔的拋光過程。4、由于實際進行拋光時只要依靠拋光頭連續旋轉帶動位于拋光臺13上部的拋光液層內的拋光砂移動實現拋光,拋光頭與被加工牙種植體的被拋光表面沒有直接接觸,因而不僅能保證拋光頭的連續高速旋轉,而且也能保證拋光效果。5、本發明所采用超聲波振蕩儀所輸出超聲波的高頻振動可以使混合在拋光液中的拋光砂粒始終保持懸浮,并通過循環管道循環至拋光臺上部的拋光液層,因而能大幅度提高拋光效率,并且能保證拋光過程中各時刻的拋光液用量,并能實現拋光液的循環利用;同時,所采用的液位調節閥結構設計合理、投入成本低且液位調整簡便,實際進行拋光時,可以根據被加工牙種植體的數量以及拋光液的流量,且通過液位調節閥調節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實際操作非常簡便。6、通過拋光槽底部所設置超聲波振蕩儀的超聲波振動作用,使得拋光砂均與懸浮分布在拋光液中,并通過循環可充分輔助拋光。7、根據需拋光盲孔的結構和大小,對拋光頭的結構和大小進行相應調整,并根據所需達到的拋光效果要求,對拋光頭材質、拋光砂粒度、電機轉速以及超聲波頻率進行調整后,可將牙種植體的盲孔表面光潔度拋光至O. 2 O. 8 μ m。8、使用效果好且使用價值高,可以滿足4-100個拋光頭同時旋轉,同步完成樣品和批量產品的盲孔內壁拋光,適合于單個或批量產品的盲孔拋光,可有效拋光牙種植體的配合面,且拋光面光潔度小于O. 8 μ m。因而,本發明的拋光精度和拋光效率高,投入成本低,適合批量產品的鏡面拋光。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操控簡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在不影響牙種植體尺寸的如提下,能有效提聞種植體和基臺的配合面精確,使種植體和基臺裝配時精度更準確,同時不會產生局部應力、摩擦等情況,可有效提高種植體產品質量和手術臨床穩定性且恢復好。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2為本發明液位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拋光頭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4為本發明板狀拋光頭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組合式拋光頭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伺服電機;2—循環泵;3—傳動軸;4一拋光砂;5—拋光頭;6—被加工牙種植體;7—液位調節閥;7-1—直管;7-2—豎向槽;7-3一調整帽;8一超聲波振蕩儀;9一循環管道;10—拋光槽;11 一支座; 12—固定支架;13一拋光臺;14_1一主動齒輪;14_2—左側從動齒輪;14-3—右側從動齒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圖3所示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本發明包括呈水平向布設且內部裝有牙種植體鏡面拋光用拋光液的拋光槽10、水平安裝在拋光槽10內側中上部且供多個被加工牙種植體6安裝的拋光臺13、多個對各被加工牙種植體6中部所設置盲孔進行拋光處理的拋光頭5、對多個所述拋光頭5進行同步驅動的驅動電機和布設在所述拋光臺13上方且供多個所述拋光頭5安裝的固定支架12,所述拋光臺13上設置有多個分別供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6安裝的豎向拋光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的結構均相同,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固定支架12上安裝有多個呈豎直向布設的傳動軸3,且所述傳動軸3的數量與所述豎向拋光孔、被加工牙種植體6和拋光頭5的數量均相同,多個所述拋光頭5分別同軸安裝在多個所述傳動軸3的正下方,且多個拋光頭5分別布設在多個被加工牙種植體6盲孔的中部,所述盲孔設置在被加工牙種植體6的中部。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通過軸承安裝在固定支架12上,且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拋光臺13的上表面為水平面,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6的頂部均與拋光臺13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拋光槽10外側設置有將拋光槽10內所裝拋光液由下至上連續送至拋光臺13上并相應在拋光臺13上部形成一個拋光液層的循環管道9,所述循環管道9上安裝有循環泵2,且拋光槽10的底部和上部分別設置有供循環管道9安裝的出液口和進液口。所述拋光臺13上安裝有對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進行調整的液位調節閥7。結合圖2,本實施例中,所述液位調節閥7包括下部固定安裝在拋光臺13上且呈豎直向布設的直管7-1,所述直管7-1的底部開口且其上部側壁上沿圓周方向開有多個豎向槽7-2,所述直管7-1的上部裝有對多個所述豎向槽7-2的外漏長度進行調整的調整帽7-3,所述調整帽7-3與所述直管7-1的上部之間以螺紋方式進行連接,且所述直管7-1上部對應設置有與所述調整帽7-3配合使用的外螺紋。多個所述豎向槽7-2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且多個所述豎向槽7-2呈均勻布設。實際使用時,當所述調整帽7-3的位置越高,多個所述豎向槽7-2的外漏長度越大,此時所述拋光臺13上的拋光液向拋光槽10內回流的流量越大;反之,當所述調整帽7-3的位置越低,多個所述豎向槽7-2的外漏長度越小,此時所述拋光臺13上的拋光液通過豎向槽7-2向拋光槽10內回流的流量越小。因而,拋光之前,通過調整所述液位調節閥7的調整帽7-3,使得拋光過程中所述拋光臺13上部的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始終保持在預先設定的高度。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為15mm±2mm。 實際進行拋光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進行相應調整。本實施例中,實際進行布設安裝時,所述拋光臺13布設在所述拋光槽10的正上方,所述驅動電機布設在拋光臺13的正上方,液位調節閥7布設在所述拋光臺13的中部,且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輸出軸位于液位調節閥7的正上方。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為伺服電機I。實際安裝時,所述伺服電機I安裝在支座11上,且所述伺服電機I的電機輸出軸與支座11之間通過軸承進行連接。實際使用時,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或皮帶輪傳動機構。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呈豎直向布設,且所述動力輸出軸與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多個所述傳動軸3包括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左側的左側傳動軸和/或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右側的右側傳動軸,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均為多個。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14-1、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14-1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從動齒輪14-2和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14-1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從動齒輪14-3,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從動齒輪14-3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和右側從動齒輪14-3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齒輪14-1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齒輪14-1、所有左側從動齒輪14-2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14-3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主動齒輪14-1、所有左側從動齒輪14-2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14-3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主動齒輪14-1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從動齒輪14-2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均相互嚙合。所述主動齒輪14-1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從動齒輪14-3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從動齒輪14-3均相互嚙合。實際進行拋光時,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為800rpm±50rpm ;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為15mm±2mm。并且,多個所述傳動軸3的轉速均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相同。實際使用時,所述傳動機構也可以采用皮帶輪傳動機構。所述皮帶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皮帶輪、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皮帶輪和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皮帶輪,所述左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皮帶輪和右側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實際使用時,所述拋光頭5的數量為4個 100個。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頭5的數量為4個。實際拋光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所述拋光頭5的數量進行相應調整。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液內添加有拋光砂4,且所述拋光槽10底部安裝有多個通過連續振蕩使得所添加拋光砂4始終懸浮于所述拋光液內的超聲波振蕩儀8。實際進行拋光時,也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在所述拋光液中添加拋光劑和光亮劑。 實際使用時,多個所述超聲波振蕩儀8所輸出超聲波的頻率均為42kHz±5kHz,且其功率均為800W±50W。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砂4為粒度100目 500目的碳化硅顆粒,且每升所述拋光液中所添加拋光砂4的質量為20g±lg。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頭5為板狀拋光頭或組合式拋光頭。如圖4、圖5所示,所述板狀拋光頭為方形板狀拋光頭或梯形板狀拋光頭。如圖6所示,所述組合式拋光頭為由多塊沿圓周布設的直板組裝而成,多塊所述直板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直板為方形板或梯形板。本實施例中,所述直板的數量為4個,且4個所述直板均為直角梯形板,且4個所述直角梯形板組成一個十字形拋光頭。實際加工時,所述梯形板為直角梯形板,且所述梯形板狀拋光頭為直角梯形板狀拋光頭。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頭5選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實際使用時,所述拋光頭5還可以選用金屬材料或其它高分子材料。實際進行拋光處理時,所采用拋光頭5的結構和尺寸,可根據被加工牙種植體6中部需拋光盲孔的結構和尺寸進行相應調整,且由于本發明的拋光原理是依靠拋光頭5連續旋轉帶動位于拋光臺13上部的拋光液層內的拋光砂4移動實現拋光,因而拋光頭5與被加工牙種植體6的被拋光表面沒有直接接觸。采用本發明對被加工牙種植體6內的盲孔進行拋光處理,且當拋光面為圓錐臺結構,上圓直徑Φ4. 5mm,下圓直徑Φ3. 5mm且深度3. 5mm,多個所述超聲波振蕩儀8所輸出超聲波的頻率均為42kHz,且其功率均為800w。所述拋光砂4選用300目粒度的碳化硅顆粒,且每升所述拋光液中所添加拋光砂4的質量為20g,并在拋光液中添加拋光劑和光亮劑;之后,將需拋光的被加工牙種植體6放置到各拋光孔中后,將所述伺服電機I的轉速設定為SOOrpm,隨后開啟伺服電機I且通過多根傳動軸3帶動各拋光頭5同步旋轉,與此同時,開啟循環泵2使得拋光槽10底部混有拋光砂4的拋光液經過循環管道9送至拋光臺13上部,并通過液位調節閥7將拋光臺13上部的拋光液層液位高度調整為15_左右;然后,設定拋光時間為20min,并通過調整拋光頭5的相對高度,使得拋光頭5處于被加工牙種植體6中部的需拋光盲孔內,經20min的拋光處理后,需拋光盲孔的內表面光潔度小于O. 8 μ m。實際拋光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所述超聲波振蕩儀8所輸出超聲波的頻率和功率、所添加拋光砂4的粒度與添加量、伺服電機I的轉速、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拋光時間等進行相應調整。另外,采用本發明且按照上述拋光工藝參數對圓錐臺孔一、圓錐臺轉六棱柱孔一、圓錐臺轉六棱柱孔二、圓錐臺孔三和圓錐臺轉八棱柱孔分別進行拋光處理后,拋光面的光潔度均小于O. 8 μ m。其中,圓錐臺孔一的上圓直徑Φ2. 7mm、下圓直徑Φ2. Omm且深度2. Omm的圓錐臺孔。圓錐臺轉六棱柱孔一中,圓錐臺孔的上圓直徑Φ4. 5mm、下圓直徑Φ4. Omm且深度
1.Omm,六棱柱孔的底面邊長4. Omm且其高度2. 5mm。圓錐臺孔二的上圓 直徑Φ3. 2mm、下圓直徑Φ2. 2mm且深度2. 5mm。圓錐臺轉六棱柱孔二中,圓錐臺孔的上圓直徑Φ3. 2mm,下圓直徑Φ2. 8mm,深度O. 5mm,六棱柱孔的底面對邊尺寸2. 8mm且其高度2. 0mm。圓錐臺孔三的上圓直徑Φ4. Omm,下圓直徑Φ3. Omm且其深度3. 0mm。圓錐臺轉八棱柱孔中,圓錐臺孔的上圓直徑Φ2. 7mm,下圓直徑Φ2. 4mm,深度O. 5mm ;八棱柱孔的底面邊長2. 4mm且其高度
2.Omnin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向布設且內部裝有牙種植體鏡面拋光用拋光液的拋光槽(10)、水平安裝在拋光槽(10)內側中上部且供多個被加工牙種植體(6)安裝的拋光臺(13)、多個對各被加工牙種植體(6)中部所設置盲孔進行拋光處理的拋光頭(5)、對多個所述拋光頭(5)進行同步驅動的驅動電機和布設在所述拋光臺(13)上方且供多個所述拋光頭(5)安裝的固定支架(12),所述拋光臺(13)上設置有多個分別供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6)安裝的豎向拋光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的結構均相同,且多個所述豎向拋光孔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固定支架(12)上安裝有多個呈豎直向布設的傳動軸(3),且所述傳動軸(3)的數量與所述豎向拋光孔、被加工牙種植體(6)和拋光頭(5)的數量均相同,多個所述拋光頭(5)分別同軸安裝在多個所述傳動軸(3)的正下方,且多個所述拋光頭(5)分別布設在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6)盲孔的中部,所述盲孔設置在被加工牙種植體(6)的中部;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通過軸承安裝在固定支架(12)上,且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拋光臺(13)的上表面為水平面,多個所述被加工牙種植體(6)的頂部均與拋光臺(13)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拋光槽(10 )外側設置有將拋光槽(10 )內所裝拋光液由下至上連續送至拋光臺(13 )上并相應在拋光臺(13)上部形成一個拋光液層的循環管道(9),所述循環管道(9)上安裝有循環泵(2),且拋光槽(10)的底部和上部分別設置有供循環管道(9)安裝的出液口和進液口 ;所述拋光臺(13)上安裝有對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進行調整的液位調節閥(7)。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液內添加有牙種植體鏡面拋光用拋光砂(4),且所述拋光槽(10)底部安裝有多個通過連續振蕩使得所添加拋光砂(4)始終懸浮于所述拋光液內的超聲波振蕩儀(8)。
3.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調節閥(7)包括下部固定安裝在拋光臺(13)上且呈豎直向布設的直管(7-1),所述直管(7-1)的底部開口且其上部側壁上沿圓周方向開有多個豎向槽(7-2),所述直管(7-1)的上部裝有對多個所述豎向槽(7-2)的外漏長度進行調整的調整帽(7-3),所述調整帽(7-3)與所述直管(7-1)的上部之間以螺紋方式進行連接,且所述直管(7-1)上部對應設置有與所述調整帽(7-3)配合使用的外螺紋。
4.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呈豎直向布設,且所述動力輸出軸與多個所述傳動軸(3)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多個所述傳動軸(3)包括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左側的左側傳動軸和/或布設在所述動力輸出軸右側的右側傳動軸,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均為多個。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或皮帶輪傳動機構; 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14-1)、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14-1)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從動齒輪(14-2)和布設在所述主動齒輪(14-1)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從動齒輪(14-3),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從動齒輪(14-3)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和右側從動齒輪(14-3)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齒輪(14-1)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齒輪(14-1),所有左側從動齒輪(14-2)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14-3)均布設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主動齒輪(14-1)、所有左側從動齒輪(14-2)和所有右側從動齒輪(14-3)均布設在同一直線上;所述主動齒輪(14-1)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從動齒輪(14-2)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從動齒輪(14-2)均相互嚙合;所述主動齒輪(14-1)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從動齒輪(14-3)相互嚙合,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從動齒輪(14-3)均相互嚙合; 所述皮帶輪傳動機構包括一個同軸套裝在所述動力輸出軸上的主動皮帶輪、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左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左側傳動軸上的左側皮帶輪和布設在所述主動皮帶輪右側且分別同軸套裝在各右側傳動軸上的右側皮帶輪,所述左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左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且所述右側皮帶輪的數量與所述右側傳動軸的數量相同;所述左側皮帶輪和右側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均與主動皮帶輪的結構和尺寸相同;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左側相鄰的左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左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與其右側相鄰的右側皮帶輪之間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且左右相鄰兩個所述右側皮帶輪之間均通過傳動皮帶進行傳動連接。
6.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頭(5)為板狀拋光頭或組合式拋光頭,所述板狀拋光頭為方形板狀拋光頭或梯形板狀拋光頭;所述組合式拋光頭為由多塊沿圓周布設的直板組裝而成,多塊所述直板的結構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直板為方形板或梯形板。
7.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為800rpm±50rpm ;所述拋光液層的液位高度為15mm±2mm。
8.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砂(4)為粒度100目 500目的碳化硅顆粒,且每升所述拋光液中所添加拋光砂(4)的質量為20g±lg。
9.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頭(5)的數量為4個 100個。
10.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超聲波振蕩儀(8)所輸出超聲波的頻率均為42kHz±5kHz,且其功率均為800W±50W。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牙種植體盲孔拋光裝置,包括拋光槽、水平安裝在拋光槽內側中上部的拋光臺、多個拋光頭、對多個拋光頭進行同步驅動的驅動電機和布設在拋光臺上方且供多個拋光頭安裝的固定支架,拋光臺上設置有多個分別供多個被加工牙種植體安裝的豎向拋光孔;固定支架上安裝有多個傳動軸,多個拋光頭分別同軸安裝在多個傳動軸的正下方,多個傳動軸均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電機進行傳動連接;拋光槽外側設置有將拋光液由下至上連續送至拋光臺上的循環管道,拋光臺上安裝有液位調節閥。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操控簡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拋光精度和拋光效率高,在不影響牙種植體尺寸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種植體和基臺的配合面精確。
文檔編號B24B41/04GK102962755SQ2012105250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8日
發明者袁思波, 于振濤, 余森, 劉春潮, 牛金龍, 皇甫強, 麻西群 申請人: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