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拉鏈生產表面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提高拉鏈上色效果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
背景技術:
拉鏈在當今社會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隨著制衣裝飾技術的發(fā)展,拉鏈已經(jīng)廣泛應用到人們的衣物和裝飾品上,常用的拉鏈按照拉鏈鏈齒的材質分類,主要包括金屬拉鏈,尼龍拉鏈和塑鋼拉鏈。其中,在金屬拉鏈的加工過程中,經(jīng)過排咪工序后需要刷光,再上色和上保護膜,而金屬拉鏈的刷光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下道上色工序的質量。(刷光指的是使用金屬絲、動物毛、天然纖維或人造纖維制成的刷輪對零件表面進行加工的過程。可以干刷,也可以濕刷。其主要用途是清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皮、銹痕、機加工后的毛刺;在零件表面上產生有一定規(guī)律的、細密的絲紋或獲得無光的鍛面狀外觀)。拉鏈刷光如果沒有做好,通常會出現(xiàn)布帶刷毛、拉鏈表面沒有徹底刷到或者表面不平整等現(xiàn)象,將直至影響成品拉鏈的質量。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的刷光機,其鋼絲輪軸承座不運動的,拉鏈接觸到刷光處就會在同一平面進行刷光,鋼絲輪的局部鋼絲就會產生磨損,刷光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xiàn)刷不到拉鏈表面的問題,若不及時調整,流入后道工序進行表面上色就很難,很容易脫落。若及時調整,由于局部的鋼絲已經(jīng)磨損處兩側的鋼絲又很容易將布帶刷毛,此時只能更換鋼絲輪。其刷光不穩(wěn)定,影響產品加工質量,經(jīng)常更換鋼絲輪,大大增加了成本,降低加工效率,工人勞動強度高。
發(fā)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xiàn)有生產技術中刷光機刷光效果差、穩(wěn)定性差等缺點,提供另一種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從而其刷光過程穩(wěn)定,鋼絲輪不易產生磨損,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包括面板,位于面板內側的工作臺上安裝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輸出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軸承固定座鎖緊于面板上,所述轉軸上分別通過偏心輪安裝有平行排列的刷光輪組,所述偏心輪在轉軸軸向方向間隔90°排列;所述刷光輪組的安裝結構為所述轉軸上安裝偏心輪,所述偏心輪通過推壓軸承連接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平移軸承板上,所述平移軸承板與轉軸平行,所述第二傳動軸還通過直線軸承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上;位于第二傳動軸兩側的平移軸承板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一端安裝有第一鋼絲輪和第二鋼絲輪,所述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帶輪,所述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平移軸承板平行安裝于轉軸與面板之間;
所述第二傳動軸底部通過螺釘與平移軸承板緊固,所述第二傳動軸上還安裝有導柱加強板,所述導柱加強板的兩端分別安裝直線軸承,所述直線軸承穿過平移軸承板,并通過平移導柱與面板抵接,所述直線軸承上套有滾珠導套;
所述直線軸承的底部還套有壓緊彈簧;
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安裝結構為所述第一傳動軸一端穿過面板外端,并在其頭部通過鎖緊螺母安裝第一鋼絲輪,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另一端通過平鍵安裝帶輪;所述第一傳動軸中部通過軸承裝置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上;
所述軸承裝置的結構為包括套置于第一傳動軸軸承外部的平移軸承座,所述平移軸承座的一端安裝軸套,所述平移軸承座的另一端通過緊固件與平移軸承板連接;位于平移軸承板與面板之間的第一傳動軸上還安裝有回位彈簧;
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一鋼絲輪位于面板外端的上排,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二鋼絲輪位于面板外端的下排,上排的第一鋼絲輪與下排的第二鋼絲輪平行,且第一鋼絲輪位于第二鋼絲輪的上方;
所述第一鋼絲輪與第二鋼絲輪的兩端面分別安裝有鋼絲輪前壓板與鋼絲輪后壓板;所述動力裝置為調速電機,所述調速電機安裝于工作臺上,所述調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鏈傳動機構,所述鏈傳動機構的輸出與轉軸連接;
所述面板內工作臺上還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下排的帶輪連接;所述面板頂部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與上排帶輪連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結構合理、操作簡便,通過將鋼絲輪軸承座由靜止狀態(tài)變?yōu)檫\動狀態(tài),通過偏心輪機構,使其在軸向方向上可以發(fā)生移動,更好的對拉鏈表面的多個方向進行刷光,拉鏈表面質量得到了提高,拉鏈下一道工序上色也因此得到了提高;由于鋼絲輪的鋼絲磨損均勻一致,因此不會傷害到拉鏈的布帶,刷光質量高,降低成本,產品生產過程穩(wěn)定性好,工作效率高。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單組刷光輪組的結構示意圖(全剖視圖)。其中1、面板;2、工作臺;3、第一電機;4、轉軸;5、軸承固定座;6、第一鋼絲輪;7、偏心輪;8、第二鋼絲輪;9、皮帶;10、第二電機;11、從動鏈輪;12、鏈條;13、主動鏈輪;14、調速電機;15、螺釘;16、帶輪;17、第一傳動軸;18、軸套;19、平移軸承座;20、回位彈簧;21、平移軸承板;22、推壓軸承;23、第二傳動軸;24、導柱加強板;25、直線軸承;26、滾珠導套;27、鋼絲輪后壓板;28、鋼絲輪前壓板;29、鎖緊螺母;30、壓緊彈簧;31、平移導柱;32、第三傳動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包括面板1,位于面板I內側的工作臺2上安裝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輸出連接有轉軸4,轉軸4通過軸承固定座5鎖緊于面板I上,轉軸4上分別通過偏心輪7安裝有平行排列的四組刷光輪組,四個偏心輪7在轉軸4軸向方向間隔90°排列;刷光輪組的安裝結構為轉軸4上安裝偏心輪7,偏心輪7通過推壓軸承22連接第二傳動軸23,第二傳動軸23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平移軸承板21上,平移軸承板21與轉軸4平行,第二傳動軸23還通過直線軸承25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21上;位于第二傳動軸23兩側的平移軸承板21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 —端安裝有第一鋼絲輪6和第二鋼絲輪8,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帶輪16,帶輪16通過皮帶9與電機連接。平移軸承板21平行安裝于轉軸4與面板I之間。第二傳動軸23底部通過螺釘15與平移軸承板21緊固,第二傳動軸23上還安裝有導柱加強板24,導柱加強板24的兩端分別安裝直線軸承25,直線軸承25穿過平移軸承板21,并通過平移導柱31與面板I抵接,直線軸承25上套有滾珠導套26。直線軸承25的底部還套有壓緊彈簧30。第一傳動軸17的安裝結構為第一傳動軸17 —端穿過面板I外端,并在其頭部通過鎖緊螺母29安裝第一鋼絲輪6,第一傳動軸17的另一端通過平鍵安裝帶輪16 ;第一傳動軸17中部通過軸承裝置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21上。軸承裝置的結構為包括套置于第一傳動軸17軸承外部的平移軸承座19,平移軸承座19的一端安裝軸套18,平移軸承座19的另一端通過緊固件與平移軸承板21連接;位于平移軸承板21與面板I之間的第一傳動軸17上還安裝有回位彈簧20。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一鋼絲輪6位于面板I外端的上排,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二鋼絲輪8位于面板I外端的下排,上排的第一鋼絲輪6與下排的第二鋼絲輪8平行,且第一鋼絲輪6位于第二鋼絲輪8的上方。第一鋼絲輪6與第二鋼絲輪8的兩端面分別安裝有鋼絲輪前壓板28與鋼絲輪后壓板27。動力裝置為調速電機14,調速電機14安裝于工作臺2上,調速電機14的輸出軸上安裝鏈傳動機構,鏈傳動機構的輸出與轉軸4連接;鏈傳動機構的結構為包括主動鏈輪13,從動鏈輪11,鏈條12與主動鏈輪13和從動鏈輪11嚙合,主動鏈輪13安裝于調速電機14的輸出軸上,從動鏈輪11與轉軸4連接。面板I內工作臺2上還安裝有第一電機3,第一電機3的輸出軸通過皮帶9與下排的帶輪16連接;面板I頂部安裝有第二電機10,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通過皮帶9與上排帶輪16連接。本發(fā)明通過調速電機14與鏈傳動機構來控制偏心輪7的轉速,從而可以調整鋼絲輪在拉鏈表面運動的工作頻率。本發(fā)明通過控制偏心輪7的角度可以方便的調整各個鋼絲輪的運動軌跡,以達到拉鏈刷光后表面的均勻性。由于本發(fā)明的四個偏心輪7在轉軸4軸向方向間隔90 °排列,四組刷光輪組在運動過程中交錯運轉,從而使拉鏈通過各個鋼絲輪時的運動位置不同,進一步提高了拉鏈刷光表面的均勻性。
實際使用過程中,見圖1,啟動調速電機14,調速電機14的輸出軸上通過鏈傳動裝置帶動轉軸4旋轉;同時啟動第一電機3與第二電機10,第二電機10通過帶傳動同時帶動上排第一鋼絲輪6順時針轉動,第一電機3通過帶傳動同時帶動下排第二鋼絲輪8逆時針轉動;由于轉軸4上偏心輪7偏心旋轉的作用,通過軸承裝置推動平移軸承板21帶動第一鋼絲輪6與第二鋼絲輪8在其軸向方向上發(fā)生移動,從而有效的控制鋼絲輪在其軸向方向上發(fā)生移動。本發(fā)明的鋼絲輪不僅本身可以發(fā)生周向轉動,還可以在其軸向方向上發(fā)生移動,鋼絲輪在拉鏈表面可以實現(xiàn)多個方向的運動進行刷光,從而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并為拉鏈生產的下一道工序做好充足的準備,保證拉鏈的刷光效果。其操作簡單,效率高,能耗低,所生產的產品質量穩(wěn)定,廢品率低。以上描述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不是對發(fā)明的限定,本發(fā)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位于面板(I)內側的工作臺(2)上安裝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輸出連接有轉軸(4),所述轉軸(4)通過軸承固定座(5)鎖緊于面板(I)上,所述轉軸(4)上分別通過偏心輪(7)安裝有平行排列的刷光輪組,所述偏心輪(7)在轉軸(4)軸向方向間隔90°排列;所述刷光輪組的安裝結構為所述轉軸(4)上安裝偏心輪(7),所述偏心輪(7)通過推壓軸承(22)連接第二傳動軸(23),所述第二傳動軸(23)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平移軸承板(21)上,所述平移軸承板(21)與轉軸(4)平行,所述第二傳動軸(23)還通過直線軸承(25)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21)上;位于第二傳動軸(23)兩側的平移軸承板(21)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所述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 —端安裝有第一鋼絲輪(6)和第二鋼絲輪(8),所述第一傳動軸(17)和第三傳動軸(32)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帶輪(16),所述帶輪(16)通過皮帶(9)與電機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軸承板(21)平行安裝于轉軸(4)與面板(I)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軸(23)底部通過螺釘(15)與平移軸承板(21)緊固,所述第二傳動軸(23)上還安裝有導柱加強板(24),所述導柱加強板(24)的兩端分別安裝直線軸承(25),所述直線軸承(25)穿過平移軸承板(21),并通過平移導柱(31)與面板(I)抵接,所述直線軸承(25 )上套有滾珠導套(26 )。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軸承(25)的底部還套有壓緊彈簧(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軸(17)的安裝結構為所述第一傳動軸(17)—端穿過面板(I)外端,并在其頭部通過鎖緊螺母(29)安裝第一鋼絲輪(6),所述第一傳動軸(17)的另一端通過平鍵安裝帶輪(16);所述第一傳動軸(17 )中部通過軸承裝置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2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裝置的結構為包括套置于第一傳動軸(17)軸承外部的平移軸承座(19),所述平移軸承座(19)的一端安裝軸套(18),所述平移軸承座(19)的另一端通過緊固件與平移軸承板(21)連接;位于平移軸承板(21)與面板(I)之間的第一傳動軸(17)上還安裝有回位彈簧(2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一鋼絲輪(6)位于面板(I)外端的上排,單組刷光輪組的第二鋼絲輪(8)位于面板(I)外端的下排,上排的第一鋼絲輪(6)與下排的第二鋼絲輪(8)平行,且第一鋼絲輪(6)位于第二鋼絲輪(8)的上方。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絲輪(6)與第二鋼絲輪(8)的兩端面分別安裝有鋼絲輪前壓板(28)與鋼絲輪后壓板(27)。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調速電機(14),所述調速電機(14)安裝于工作臺(2)上,所述調速電機(14)的輸出軸上安裝鏈傳動機構,所述鏈傳動機構的輸出與轉軸(4 )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內工作臺(2)上還安裝有第一電機(3),所述第一電機(3)的輸出軸通過皮帶(9)與下排的帶輪(16)連接;所述面板(I)頂部安裝有第二電機(10),所述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通過皮帶(9)與上排帶輪 (16)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金屬拉鏈的刷光裝置,包括面板,位于面板內側的工作臺上安裝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輸出連接有轉軸,轉軸通過軸承固定座鎖緊于面板上,轉軸上分別通過偏心輪安裝有平行排列的刷光輪組,偏心輪在轉軸軸向方向間隔90°排列;轉軸上安裝偏心輪,偏心輪通過推壓軸承連接第二傳動軸,第二傳動軸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平移軸承板上,平移軸承板與轉軸平行,第二傳動軸還通過直線軸承支撐安裝于平移軸承板上;位于第二傳動軸兩側的平移軸承板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一端安裝有第一鋼絲輪和第二鋼絲輪,第一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帶輪,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其刷光穩(wěn)定,效率高。
文檔編號B24B19/00GK103009212SQ20121052520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成曄, 何福峰, 邵躍軍 申請人:馳馬拉鏈(無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