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研磨拋光設備,具體為ー種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
背景技術:
目前振動型拋光研磨機都采用ニ維振動電機驅動,普遍存在著振動單一、研磨效率低下和拋光效果不佳等問題。因為,現有的振動拋光研磨機都是依靠單純的ニ維振動使磨料與エ件產生相對運動,從而達到對エ件表面的研磨和拋光加工。由于磨料與エ件的相對運動不夠強烈,使得研磨和拋光效率不高,為進ー步提高研磨拋光的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有必要改進振動方式,增強エ件與磨料的相對運動。另外料槽是和振動研磨拋光機相配合的ー個重要部件,現有的料槽多為一個大容器,將待磨物料放進料槽,然后進行研磨,當料槽內零件研磨完畢后需要將料槽內的物品取 出,現有的方式比較笨拙,需要人工取出,不能夠實現自動化取料,工作效率低下,工人勞動
強度高。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自動卸料裝置、料槽以及設置在料槽上的三維振動電機;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頂升油缸、設置在底座上的翻轉油缸、為頂升油缸和翻轉油缸供油的液壓泵以及油箱,所述的頂升油缸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端,翻轉油缸設置在底座ー側的中部,油箱設置在底座的空腔內,頂升油缸和翻轉油缸分別通過液壓泵、液壓閥和液壓管路與油箱連接;所述的料槽包括料槽殼體,料槽殼體底部為圓弧結構,上部為長方形結構,料槽殼體內配合設置ー層內襯,并通過隔板設置成多個獨立料槽;在料槽殼體兩端設置有與頂升油缸相配合的卸料軸頭,料槽殼體ー側的中部設置卸料邊槽,所述的卸料邊槽與翻轉油缸相配合;在料槽殼體上與卸料邊槽相對的ー側設置三維振動電機;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一組對稱的彈簧,料槽殼體底部設置ー組與彈簧相配合的支撐座孔,彈簧插接設置在支撐座孔內并與支撐座孔觸接配合。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電機兩端分別設有輸出軸,右側輸出軸末端設置ー個與輸出軸相垂直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左側輸出軸末端通過一水平偏心機構連接ー個水平設置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偏心機構由ー個與左側輸出軸相垂直的垂直圓錐齒輪、ー個水平且與垂直圓錐齒輪嚙合傳動的水平圓錐齒輪和ー個與水平圓錐齒輪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構成,在傳動軸上設置ー個水平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0011]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在左側輸出軸的偏心套和偏心塊與設置在右側輸出軸的偏心套和偏心塊結構相同,偏心套設置在偏心塊內,偏心套上設置有定位孔,偏心塊通過定位螺釘與偏心套固定配合。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圓錐齒輪的齒數與垂直圓錐齒輪的齒數相同,與水平圓錐齒輪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通過設置在偏心塊兩側的徑向軸承和止推軸承與振動電機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輸出軸和右側輸出軸的外面分別設置有與振動電機相配合的防塵罩。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與料槽殼體均采用鋼板制成,隔板與料槽殼體之間焊接配合。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采用高強度耐磨樹脂、耐磨橡膠或聚胺脂制成,在內襯上開設放置隔板的插槽,隔板插接設置在插槽內。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泵設置在底座上兩個頂升油缸之間的中心位置,底座下方設置有橡膠墊。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升油缸活動端和翻轉油缸活動端分別設置有與料槽的卸料軸頭和卸料邊槽相配合的U型槽。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料槽殼體底部采用圓弧結構,上部為長方形結構,內襯為耐磨襯墊,中間通過設置若干隔板,把料槽殼體內部空間分隔成多個相互獨立的空間,以備放置各種不同成份的原料或零件所用,可實現ー槽多用的目的;另外在料槽殼體兩端設置卸料軸頭,料槽殼體一側中部設置卸料邊槽,這樣當卸料軸頭固定后,頂起卸料邊槽,料槽殼體就會繞兩端的卸料軸頭轉動,就可以將料槽內物品卸出,方便、省力、快捷;2.以液壓的方式帶動底座上的頂升油缸和翻轉油缸動作,頂升油缸與料槽兩端的卸料軸頭相配合,翻轉油缸與料槽側面的卸料邊槽相配合,當控制液壓泵和液壓閥配合動作吋,底座兩端的頂升油缸先同時動作,將料槽推起,然后翻轉油缸動作,將料槽繞卸料軸頭轉動,從而將料槽內物品卸出;3.振動電機一端的輸出軸聯接ー個帶偏心套的偏心塊形成上下和前后的ニ維振動,另一端輸出軸通過圓錐齒輪傳動,轉換旋轉方向后再接帶偏心套的偏心塊來產生前后和左右的振動,這樣綜合起來,料槽就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個方向都作振動,實現了振動電機的三維振動;采用三維立體振動方式再輔以磨料逆向流動能極大地增強兩者的相對運動,使研磨拋光效率大為提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料槽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的俯視圖結構不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振動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水平偏心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偏心套和偏心塊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料槽殼體;2_卸料軸頭;3_頂升油缸;4_底座;5_翻轉油缸;6-彈簧; 支撐座孔;8_振動電機;9_卸料邊槽;IO-U型槽;11-隔板;12_內襯;13-液壓泵;14_防
塵罩;15_垂直圓錐齒輪;16_左側輸出軸;17_右側輸出軸;18_水平圓錐齒輪;19_偏心塊;20_傳動軸;21_偏心套;22_徑向軸承;23_止推軸承;24_定位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說明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包括底座4、設置在底座4上的自動卸料裝置、料槽以及設置在料槽上的三維振動電機。 料槽,包括料槽殼體1,料槽殼體I底部為圓弧結構,上部為長方形結構,料槽殼體I內配合設置ー層內襯12,并通過隔板11設置成多個獨立料槽,可實現ー槽多用;料槽殼體I兩端設置有卸料軸頭2,料槽殼體I ー側的中部設置卸料邊槽9,當卸料軸頭2固定后,頂起卸料邊槽9,料槽殼體I就會繞兩端的卸料軸頭2轉動,就可以將料槽內物品卸出;底座4上設置有一組對稱的彈簧6,料槽殼體I底部設置ー組與彈簧6相配合的支撐座孔7,彈簧6插接設置在支撐座孔7內并與支撐座孔7觸接配合,當料槽在電機帶動下振動時,彈簧6的作用可以使料槽與底座4之間為彈性接觸,方便料槽內物料的研磨拋光。隔板11與料槽殼體I的配合方式如下I.隔板11與料槽殼體I均采用鋼板制成,隔板11與料槽殼體I之間焊接配合,這樣將料槽殼體I分為多個獨立料槽,每個料槽內可以放置不同的零件,以便分類;2.內襯12采用用高強度耐磨樹脂、耐磨橡膠、聚胺脂等耐磨性好的非金屬材料制成,厚度在IOmm以下,可在內襯12上開設放置隔板11的插槽,隔板11插接設置在插槽內。本實用新型的料槽殼體I可采用4-10mm厚普通碳鋼板材沖壓成型,厚度的選擇主要考慮料槽整體尺寸大小,容積在I. 5m3以下的用4_厚的普通鋼板就可以,在I. 5-2. 5m3的用6mm厚的普通鋼板,2. 5-3. 5m3的用8mm厚的普通鋼板,3. 5m3以上的用IOmm厚的普通鋼板。隔板11用材與殼體相同,可以是直接與料槽外殼焊接固定聯接的,也可以采用插槽形式聯接,在料槽殼體I內粘貼內襯12時,可以按用戶要求開插槽,安上隔板11就可獲得多個槽室。卸料軸頭2可用中碳鋼材質、直徑為30_50mm圓鋼制成,長度控制在25_45mm,可根據料槽外形尺寸來選擇,與料槽殼體I可采用焊接方式來聯接。卸料邊槽9采用普通鋼板沖壓成型,焊接在料槽殼體I其中一個側面的中間,為了方便翻轉料槽殼體1,卸料邊槽9與料槽殼體I安裝面之間設置60_的支架進行過渡,支架也用普通鋼板焊接。支撐座孔7用直徑為60mm的圓鋼制成,內孔直徑為30mm,與殼體之間用焊接來聯接。料槽可有多種規格和結構形式,規格尺寸(長、寬、高)有1000 mmX 500 mmX 1000 mm、1200 mmX 500 mmX 1000 mm、1500 mmX 800 mmX 1200 mm、2000mmX800mmX 1500mm等,也可按用戶要求定制;在內部結構上可以是單一的料槽,也可以用隔板11隔開,變成多個料槽,以適應一次加工多種規格的零件或放置多種不同原料。為了提高料槽的耐磨性,在里面村有一層高強度耐磨樹脂,且這層內襯12可更換使用,有利于延長設備的壽命,降低生產成本;料槽的半圓弧底面有兩排均勻分布的支承座孔,底座4上的彈簧6插在孔中,為觸接式配合配合,方便研磨拋光。在料槽殼體I上與卸料邊槽9相対的一側還設置有三維振動電機8,振動電機8兩端分別設有輸出軸,右側輸出軸17末端設置ー個與輸出軸相垂直的帶偏心套21的偏心塊19,左側輸出軸16末端通過一水平偏心機構連接ー個水平設置的帶偏心套21的偏心塊19,設置在左側輸出軸16的偏心套21和偏心塊19與設置在右側輸出軸17的偏心套21和偏心塊19結構相同,且左側輸出軸16和右側輸出軸17的外面分別設置有與振動電機8相配合的防塵罩14,以保護傳動機構,防塵罩14用螺釘固定在電機安裝平面上。上述的偏心套21設置在偏心塊19內與右側輸出軸17或者傳動軸20相連,偏心套21上設置有定位孔,偏心塊19通過定位螺釘24與偏心套21固定配合。振動電機8上的水平偏心機構由一個與左側輸出軸16相垂直的垂直圓錐齒輪15、ー個水平且與垂直圓錐齒輪15嚙合傳動的水平圓錐齒輪18和ー個與水平圓錐齒輪18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20構成,水平圓錐齒輪18的齒數與垂直圓錐齒輪15的齒數相同,在傳動軸20上設置ー個水平的帶偏心套21的偏心塊19 ;與水平圓錐齒輪18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20通過設置在偏心塊19兩側的徑向軸承22和止推軸承23與振動電機8安裝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振動電機8的左側輸出軸16上裝有垂直圓錐齒輪15,齒輪與輸出軸之間用鍵聯接,端部用壓板固定,與之嚙合的水平圓錐齒輪18的齒數與垂直圓錐齒輪15的一樣,也通過鍵及壓板與傳動軸20聯接,傳動軸20通過徑向軸承22和止推軸承23支承在電機安裝板上,下端為軸向止推軸承23,中間為徑向軸承22,以保證可靠固定。徑向軸承22與偏心塊19及偏心塊19與止推軸承23等在軸向均用軸套進行軸向定位,傳動軸20為開有兩個鍵槽的光軸。振動電機8的右側輸出軸17則直接安裝ー個與左側ー樣的帶偏心套21的偏心塊19,兩個偏心塊19和偏心套21結構保持一致,偏心塊19的質量控制在2kg左右,偏差不超過100g,以控制激振カ的誤差。本實用新型的圓錐齒輪傳動機構各參數的選擇應與設備的加工能力相聯系,主要與配置的電機功率有關,配置電機功率在IOkW以下的就用模數為3mm,齒數為18的鋼質圓錐齒輪;10到15kW的用模數為4齒數為16的鑄鋼圓錐齒輪;15到20kW的則應采用模數為6齒數為14的合金鋼圓錐齒輪。傳動軸20則采用45調質鋼結合最為合理。偏心套21與偏心塊19的結構也很重要,偏心套21可采用高強度碳鋼,偏心塊19則可采用鑄鋼材質。由于偏心距直接決定了振動的幅度,所以偏心套21按偏心距的不同分3mm、4mm和6mm等多種規格,可通過更換不同偏心距的偏心套21來調節振動槽的振動幅度。對于不同加工要求,可用エ藝參數如下電機轉速750rpm時振幅為6mm,適用于光整加工;電機轉速1500rpm時振幅為4mm,適用于研磨加工;電機轉速3000rpm時振幅為3mm,適用于拋光加工。自動卸料裝置與料槽相配合,包括設置在底座4上的頂升油缸3和設置在底座4上的翻轉油缸5,頂升油缸3設置在底座4中間的兩端,翻轉油缸5設置在底座4 ー側的中部,頂升油缸3和翻轉油缸5分別通過液壓泵13、液壓閥和液壓管路與油箱連接,油箱設置在底座4的空腔內,節約空間,液壓泵13則設置在底座4上兩個頂升油缸3之間的中心位置,使液壓油到兩個頂升油缸3的距離相等,以更好地保證頂升油缸3的同步性。為了使自動卸料裝置與料槽更好的配合,頂升油缸3活動端和翻轉油缸5活動端分別設置有與料槽的卸料軸頭2和卸料邊槽9相配合的U型槽10,確保連接的可靠性;為了隔振需要,底座4與地基之間可設一層橡膠墊來減輕振動對安裝地基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兩個頂升油缸3通過3個螺栓固定安裝在底座4中間的兩端,翻轉油缸5為可旋轉結構,通過3個螺栓安裝在底座4外側中間,底座4采用框架結構,為鑄鐵材料。為了隔振需要,底座4與地基之間可設一層橡膠墊來減輕振動對安裝地基的影響。液壓泵13和液壓閥等液壓控制系統安裝在底座4正中央,使液壓油到兩個頂升油缸3的距離相等,以更好地保證頂升油缸3的同步性。本實用新型的兩個頂升油缸3由同一個雙エ位三通換向閥I實現同步、頂升和 保壓功能;翻轉油缸5則由另一個雙エ位三通換向閥2來控制料槽的翻轉回正過程。本實用新型通過自動卸料裝置和料槽的配合,可以實現料槽的三維振動研磨和研磨后的自動卸料功能。料槽的三維振動研磨原理由于左、右偏心塊19結構完全一致,故振動電機8產生的振幅保持一致,所不同的是左邊偏心塊19在水平面內旋轉,產生的振動方向是左右和前后的ニ維振動,右邊偏心塊19在垂直面內轉動,產生的ニ維振動方向為上下和前后,當振動電機8工作時,料槽便是做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維的立體振動。自動卸料時,頂升工作過程如下啟動液壓泵13,換向閥I左エ位工作,液壓油從液壓泵13出來后經過單向閥和換向閥后進入頂升油缸3內,使其完成頂升工作;頂升到位后停止液壓泵13工作,由單向閥進行保壓,使頂升油缸3停在最高位;然后啟動換向閥2使其左エ位工作,翻轉油缸5使料槽翻轉,完成卸料后換向閥換到右エ位卸壓,使料槽回正,再讓換向閥I換至右エ位工作,使料槽下降回到原位,完成自動卸料過程。卸壓時由單向溢流閥控制油缸退回的速度,減小卸料過程的沖擊。當需要進行卸料時,啟動液壓系統,先讓換向閥I工作,頂升油缸3將料槽頂升25公分,使其脫離支撐系統,再讓換向閥2工作。由于料槽上的卸料軸頭2是圓形結構,翻轉油缸5很容易將料槽翻過來,使料槽內的物料倒出來完成卸料,這樣做可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自動卸料裝置、料槽以及設置在料槽上的三維振動電機; 所述的自動卸料裝置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頂升油缸、設置在底座上的翻轉油缸、為頂升油缸和翻轉油缸供油的液壓泵以及油箱,所述的頂升油缸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端,翻轉油缸設置在底座ー側的中部,油箱設置在底座的空腔內,頂升油缸和翻轉油缸分別通過液壓泵、液壓閥和液壓管路與油箱連接; 所述的料槽包括料槽殼體,料槽殼體底部為圓弧結構,上部為長方形結構,料槽殼體內配合設置ー層內襯,并通過隔板設置成多個獨立料槽;在料槽殼體兩端設置有與頂升油缸相配合的卸料軸頭,料槽殼體ー側的中部設置卸料邊槽,所述的卸料邊槽與翻轉油缸相配合;在料槽殼體上與卸料邊槽相對的ー側設置三維振動電機; 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一組對稱的彈簧,料槽殼體底部設置ー組與彈簧相配合的支撐座孔,彈簧插接設置在支撐座孔內并與支撐座孔觸接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電機兩端分別設有輸出軸,右側輸出軸末端設置ー個與輸出軸相垂直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左側輸出軸末端通過一水平偏心機構連接ー個水平設置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偏心機構由ー個與左側輸出軸相垂直的垂直圓錐齒輪、ー個水平且與垂直圓錐齒輪嚙合傳動的水平圓錐齒輪和ー個與水平圓錐齒輪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構成,在傳動軸上設置ー個水平的帶偏心套的偏心塊。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在左側輸出軸的偏心套和偏心塊與設置在右側輸出軸的偏心套和偏心塊結構相同,偏心套設置在偏心塊內,偏心套上設置有定位孔,偏心塊通過定位螺釘與偏心套固定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圓錐齒輪的齒數與垂直圓錐齒輪的齒數相同,與水平圓錐齒輪相配合的豎直的傳動軸通過設置在偏心塊兩側的徑向軸承和止推軸承與振動電機安裝板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輸出軸和右側輸出軸的外面分別設置有與振動電機相配合的防塵罩。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與料槽殼體均采用鋼板制成,隔板與料槽殼體之間焊接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采用高強度耐磨樹脂、耐磨橡膠或聚胺脂制成,在內襯上開設放置隔板的插槽,隔板插接設置在插槽內。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泵設置在底座上兩個頂升油缸之間的中心位置,底座下方設置有橡膠墊。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升油缸活動端和翻轉油缸活動端分別設置有與料槽的卸料軸頭和卸料邊槽相配合的U型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研磨拋光設備,具體為一種三維全振動型研磨拋光機。由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自動卸料裝置、料槽以及設置在料槽上的三維振動電機配合而成。料槽殼體兩端設置卸料軸頭,料槽殼體一側中部設置卸料邊槽,底座上的頂升油缸與料槽兩端的卸料軸頭相配合,翻轉油缸與料槽側面的卸料邊槽相配合,動作時,底座兩端的頂升油缸先同時動作,將料槽推起,然后翻轉油缸動作,將料槽繞卸料軸頭轉動,從而將物品卸出;料槽殼體上設置振動電機,振動電機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帶偏心套的偏心塊,兩端的偏心塊分別在上下和前后、左右和前后振動,這樣綜合起來,料槽就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個方向都作振動,實現了振動電機的三維振動。
文檔編號B24B31/027GK202592191SQ20122017006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俞志根 申請人:湖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