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
背景技術:
目前,在機械研磨加工砂輪角度修整時,通常經過計算尺寸,采用精密塊規疊加累積所需尺寸來調整角度。這種方式需要經過繁瑣的計算過程,且在計算過程和塊規的取放過程中容易出錯,最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塊規的取放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增加了技 術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效率;另外,塊規需保持表面光滑,無異物,這就要求在每次使用后對其進行保養,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且一些薄規格的塊規在使用中易磨損,使用壽命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能夠降低出錯率,節省輔助時間,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無需繁瑣的計算,使用非常方便,同時可降低磨損程度,延長使用壽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包括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墊塊連接成一整體結構,所述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三墊塊為階梯墊塊,其由高到低依次包括第一階梯面、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墊塊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的下表面平齊。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墊塊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三墊塊的上表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墊塊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同側表面平齊,所述第二墊塊的另一側表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同側表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兩側面均平齊。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的各表面均為光滑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通過將現有技術中的8種角度墊塊(合計22塊塊規)綜合在一個整體的調整墊塊上,使裝夾更加快速,能夠降低出錯率,減少塊規的使用頻率及保養率,節省輔助時間,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無需繁瑣的計算,使用非常方便,同時可降低磨損程度,延長使用壽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初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10°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15°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20°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25。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30°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35°時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40°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運用圖I所示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45°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第一墊塊,2、第二墊塊,3、第三墊塊,31、第一階梯面,32、第二階梯面,33、第三階梯面,4、固定端,5、活動端,6、平臺,7、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包括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所述第一墊塊I和所述第三墊塊3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墊塊2連接成一整體結構,所述第一墊塊I和第二墊塊2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三墊塊3為階梯墊塊,其由高到低依次包括第一階梯面31、第二階梯面32和第三階梯面33。其中,所述第一墊塊I和所述第三墊塊3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墊塊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的下表面平齊。且所述第一墊塊I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墊塊2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第一墊塊I和所述第三墊塊3的同側表面平齊,所述第二墊塊2的另一側表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墊塊I和所述第三墊塊3的同側表面。所述第一墊塊I和所述第三墊塊3的兩側面均平齊。所述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的各表面均為光滑面,保證角度調整的精度。如圖2所示,是使用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角度成型器在初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其固定端4定位于底座7上,且采用圓柱桿定位,可環繞圓柱桿旋轉;另一端為活動端5,在初始狀態下時,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平臺6上,而平臺6與底座7連接,使角度成型器成0°夾角。其中,固定端4和活動端5之間的間距為50mm。如圖3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相平齊的下表面置于平臺6上,即橫放,且按照從左往右的排列順序擱置;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二墊塊2的上表面,使角度成型器成10°夾角。[0032]如圖4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相平齊的下表面置于平臺6上,即橫放,且由于固定端4和活動端5之間的間距50mm是固定尺寸,需將如圖3所示置放的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逆時針旋轉90° ;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上表面,使角度成型器成15°夾角。如圖5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相平齊的下表面置于平臺6上,即 橫放,且按照如圖4所示置放調整墊塊,當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一墊塊I的上表面,使角度成型器成20°夾角。如圖6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相平齊的一側表面置于平臺6上,即豎放,且按照從左往右的排列順序擱置;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二墊塊2的另一側表面,使角度成型器成25。夾角。如圖7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第二墊塊2和第三墊塊3相平齊的一側表面置于平臺6上,即豎放,且按照從左往右的排列順序擱置;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另一側表面,使角度成型器成30°夾角。如圖8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的外側面置于平臺6上,即立放,且按照第三墊塊3的階梯面從左往右高度遞減的排列順序擱置(即從左往右依次為第一階梯面31、第二階梯面32、第三階梯面33);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第三階梯面33上,使角度成型器成35°夾角。如圖9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的外側面置于平臺6上,即立放,且按照第三墊塊3的階梯面從左往右高度遞減的排列順序擱置(即從左往右依次為第一階梯面31、第二階梯面32、第三階梯面33);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第二階梯面32上,使角度成型器成40°夾角。如圖10所示,將本實用新型調整墊塊的第一墊塊I的外側面置于平臺6上,即立放,且由于固定端4和活動端5之間的間距50mm為固定尺寸,需將如圖8和圖9所示置放的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逆時針或順時針旋轉180°,即按照第三墊塊3的階梯面從左往右高度遞增的排列順序擱置(即從左往右依次為第三階梯面33、第二階梯面32、第一階梯面31);同時,固定端4通過圓柱桿旋轉一定角度后,通過調整調整墊塊在平臺6上的位置,將活動端5通過另一圓柱桿擱置于所述第三墊塊3的第一階梯面31上,使角度成型器成45°夾角。本實用新型將零散的部件及計算整合為一體,多工位,包括了工作中的常用規格,能滿足使用要求,無需計算,操作非常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無論何種角度,每次均可節省調整時間3-5分鐘,且不會出錯。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通過將現有技術中的8種角度墊塊(合計22塊塊規)綜合在一個整體的調整墊塊上,使裝夾更加快速,能夠降低出錯率,減少塊規的使用頻率及保養率,節省輔助時間,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無需繁瑣的計算,使用非常方便,同時可降低磨損程度,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br>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墊塊連接成一整體結構,所述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三墊塊為階梯墊塊,其由高到低依次包括第一階梯面、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墊塊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的下表面平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塊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三墊塊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墊塊的一側表面與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同側表面平齊,所述第二墊塊的另一側表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同側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的兩側面均平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的各表面均為光滑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角度成型器的角度調整墊塊,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和第三墊塊,所述第一墊塊和所述第三墊塊之間通過所述第二墊塊連接成一整體結構,所述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第三墊塊為階梯墊塊,其由高到低依次包括第一階梯面、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能夠將現有的塊規綜合在一個整體的調整墊塊上,使裝夾更加快速,降低出錯率,減少塊規的使用頻率及保養,節省輔助時間,減輕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且無需繁瑣的計算,使用非常方便,同時可降低磨損程度,延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4B53/00GK202668344SQ20122032907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
發明者李飛 申請人:昆山旭虹精密零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