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技術,特別是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行業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提高迅猛的發展起來,但是受到我國總體科學技術水平不高的影響,汽車行業中一些關鍵部件仍然主要依賴進口,尤其安全部件,國內能夠生產的企業少之又少。我們所進入的汽車用彈簧鋼絲行業就是其中之一。我國20世紀90年代末期剛剛興起的油淬火-回火彈簧鋼絲行業,雖然經過了 10年的發展,但是由于管理與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企業只限于為低端車型提供彈簧鋼絲。高端市場仍被進口和國外客商在華企業占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線材拉絲機、線材拋丸除銹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依次通過傳送帶連接在一起,且驅動傳送帶運轉的電機、線材拋丸除銹機、線材拉絲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線材拋丸除銹機是在拋丸室的上下左右內壁上安裝四個可拋射鐵丸的拋丸器形成的結構。所述淬火回火裝置是由高頻加熱器、油冷槽和中頻加熱器依次連接構成的結構。所述保溫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在生產過程中,零污染、零排放,沒有化學試劑參與,用拋丸除銹技術來代替酸洗磷化的除銹技術,降低了化學藥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的投入,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線材拉絲機;2、線材拋丸除銹機;3、淬火回火裝置;4、保溫腔;5、水冷槽;
6、渦流探傷儀;7、傳送帶;8、電機;9、中央控制器;10、拋丸室;11、高頻加熱器;12、油冷槽;13、中頻加熱器;14、溫度傳感器;15、拋丸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如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該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的解剖結構圖,如圖所示,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線材拉絲機I、線材拋丸除銹機2、淬火回火裝置3、保溫腔4、水冷槽5和潤流探傷儀6依次通過傳送帶7連接在一起,且驅動傳送帶運轉的電機8、線材拋丸除銹機、線材拉絲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分別與中央控制器9電連接。其中,所述線材拋丸除銹機是在拋丸室10的上下左右內壁上安裝四個可拋射鐵丸的拋丸器15形成的結構;所述淬火回火裝置是由高頻加熱器11、油冷槽12和中頻加熱器13依次連接構成的結構;所述保溫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14。經檢驗合格的線形金屬材料(彈簧鋼盤條),按照客戶要求進行生產,先進入線材拉絲機,經過先進的拋丸除銹機進行表面除銹處理;進入淬火回火裝置,進入淬火回火裝置后,進行高頻加熱淬火-回火處理,工序過程為鋼絲經過高頻感應加熱線圈,達到預定工藝溫度,之后鋼絲進入油槽,油冷卻;之后進入中頻加熱感應線圈,加熱到預定回火溫度,進行保溫。保溫后水冷卻至室溫;進行表面渦流探傷。探傷后表面涂油。下線后,進行成品檢驗。檢驗合格后包裝進入成品庫,等待發貨。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 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線材拉絲機(I)、線材拋丸除銹機(2)、淬火回火裝置(3)、保溫腔(4)、水冷槽(5)和渦流探傷儀(6)依次通過傳送帶(7)連接在一起,且驅動傳送帶運轉的電機(8)、線材拋丸除銹機、線材拉絲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分別與中央控制器(9)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材拋丸除銹機是在拋丸室(10)的上下左右內壁上安裝四個可拋射鐵丸的拋丸器(15)形成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回火裝置是由高頻加熱器(11)、油冷槽(12)和中頻加熱器(13)依次連接構成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屬線材加工生產系統,線材拋丸除銹機、線材拉絲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依次通過傳送帶連接在一起,且驅動傳送帶運轉的電機、線材拋丸除銹機、線材拉絲機、淬火回火裝置、保溫腔、水冷槽和渦流探傷儀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序嚴密,生產效率高,無污染、物排放。
文檔編號C21D1/62GK202780849SQ20122040472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范建軍 申請人:天津凱吉爾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