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芯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I、.、° 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企業在砂芯生產過程中的工裝設計及維護,具體涉及一種芯盒。
背景技術:
[0002]砂芯生產時,需要借助頂芯桿將砂芯從芯盒內頂出,根據砂芯復雜程度不同,一個芯盒內一般布置有十幾根到幾十根的頂芯桿,頂芯桿屬于運動部件,容易磨損變形,工裝維護時經常需要更換。由于傳統頂芯桿為一體式(如圖I所示),且通過頂芯桿壓板和螺栓將其固定在頂芯板上,更換時必須拆下頂芯桿壓板,才能取下頂芯桿,而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頂芯桿布置密集,無法直接在設備上拆除螺栓和頂芯桿壓板,只有將整個模具解體,將芯盒與頂芯板分離,再從外到里逐根拆下頂芯桿,操作時間長,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裝配和拆卸的芯盒。[0004]本實用新型包括芯盒本體、設有頂芯氣缸的底框,所述頂芯氣缸上設有頂芯板,所述頂芯板上設有吊桿和頂芯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芯桿由桿頭和桿座構成,所述桿頭與桿座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桿座與頂芯板連接。[0005]所述桿頭的下端設有螺紋頭,所述桿座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頭與螺紋孔螺紋連接。[0006]本實用新型投入使用后,可以直接用管鉗將頂芯桿的桿頭從桿座上拆下,不需要解體整個模具,拆裝單位時間由120分鐘降低到20分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廣泛適用于砂芯生產行業,具有較強的推廣意義。
[0007]圖I為現有芯盒的裝配示意圖。[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0009]圖3為圖2中頂芯桿的放大示意圖。[0010]圖中I-芯盒本體、2_頂芯氣缸、3_底框、4_頂芯板、5_吊桿、6_頂芯桿(61-桿頭、 62-桿座、611-螺紋頭、621-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0012]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包括芯盒本體I、設有頂芯氣缸2的底框3,頂芯氣缸2上設有頂芯板4,頂芯板4水平布置在頂芯氣缸2上端,頂芯板4上設有兩個吊桿5和兩個頂芯桿 6,頂芯桿6由桿頭61和桿座62構成,桿頭61的下端設有螺紋頭611,桿座62設有螺紋孔3621,螺紋頭611與螺紋孔621螺紋連接。桿頭61發生磨損變形時,可以直接用管鉗將桿頭 61從桿座62上拆下,不需將整個模具解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芯盒,它包括芯盒本體(I)、設有頂芯氣缸(2)的底框(3),所述頂芯氣缸(2)上設有頂芯板(4),所述頂芯板(4)上設有吊桿(5)和頂芯桿(6),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芯桿(6)由桿頭(61)和桿座(62)構成,所述桿頭(61)與桿座(62)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桿座 (62)與頂芯板(4)連接。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頭(61)的下端設有螺紋頭(611),所述桿座(62)設有螺紋孔(621),所述螺紋頭(611)與螺紋孔(621)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芯盒,包括芯盒本體、設有頂芯氣缸的底框,所述頂芯氣缸上設有頂芯板,所述頂芯板上設有吊桿和頂芯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芯桿由桿頭和桿座構成,所述桿頭與桿座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桿座與頂芯板連接。本實用新型投入使用后,可以直接用管鉗將頂芯桿的桿頭從桿座上拆下,不需要解體整個模具,拆裝單位時間由120分鐘降低到20分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廣泛適用于砂芯生產行業,具有較強的推廣意義。
文檔編號B22C7/06GK202725953SQ20122043288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明者楊欣, 龐爭群, 趙學清, 吳大春, 魏江華 申請人: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