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套筒研磨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工裝,具體的為一種套筒研磨夾具。
背景技術:
GPMlO型調速器上的套筒與中間體在裝配之前需研磨,由于套筒是個軸類零件,在研磨的過程中不易夾持,導致研磨不方便。現有工裝較簡陋,在互研的過程中效率很低,特別是套筒和中間體在軸向方向相互運動的研磨很困難,為了研磨套筒更方便,提高研磨質量和裝配效率,有必要設計一種工裝方便套筒研磨,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套筒研磨夾具,方便夾持套筒進行研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包括橫桿和貫穿套筒內孔的豎桿,所述豎桿上端設有一連接塊,所述橫桿貫穿連接塊與豎桿固連,豎桿的下端設有套筒固定裝置。進一步的,所述連接塊上設有與套筒上端缺口相匹配的定位塊。進一步的,所述套筒固定裝置為螺紋結構,所述豎桿下端設有螺紋及相匹配的螺母。進一步的,所述套筒固定裝置與套筒之間設有墊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豎桿貫穿套筒內孔,通過套筒上部的方缺口以及工裝的定位塊使套筒不能在豎桿圓周上運動,再通過墊圈與螺母將套筒鎖死在豎桿上,從而使套筒與豎桿成為一體,最后通過轉 動橫桿和提起、放下橫桿來達到研磨的目的。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套筒相對中間體孔軸向方向運動的操作性,提高了研磨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也使調速機裝配效率得到了提高。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1、橫桿;2、豎桿;3、墊圈;4、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包括橫桿I和貫穿套筒內孔的豎桿2,所述豎桿2上端設有一連接塊,所述橫桿I貫穿連接塊與豎桿2固連,所述連接塊上設有與套筒上端缺口相匹配的定位塊,豎桿2的下端設有螺紋及相匹配的螺母4,螺母4和套筒之間設有墊圈3。豎桿2貫穿套筒內孔,通過套筒上部的方缺口以及工裝的定位塊使套筒不能在豎桿2圓周上運動,再通過墊圈3與螺母4將套筒鎖死在豎桿2上,從而使套筒與豎桿2成為一體,最后通過轉動橫桿I和提起、放下橫桿I來達到研磨的目的。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套筒相對中間體孔軸向方向運動的操作性,提高了研磨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也使調速機裝配效率得到了提高。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桿和貫穿套筒內孔的豎桿,所述豎桿上端設有一連接塊,所述橫桿貫穿連接塊與豎桿固連,豎桿的下端設有套筒固定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上設有與套筒上端缺口相匹配的定位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固定裝置為螺紋結構,所述豎桿下端設有螺紋及相匹配的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固定裝置與套筒之間 設有墊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套筒研磨夾具,包括橫桿和貫穿套筒內孔的豎桿,所述豎桿上端設有一連接塊,所述橫桿貫穿連接塊與豎桿固連,豎桿的下端設有套筒固定裝置。豎桿貫穿套筒內孔,通過套筒上部的方缺口以及工裝的定位塊使套筒不能在豎桿圓周上運動,再通過套筒固定裝置將套筒鎖死在豎桿上,從而使套筒與豎桿成為一體,最后通過轉動橫桿和提起、放下橫桿來達到研磨的目的。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套筒相對中間體孔軸向方向運動的操作性,提高了研磨的質量和效率,從而也使調速機裝配效率得到了提高。
文檔編號B24B37/27GK203092321SQ20122072436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健明, 張勇, 孫先富 申請人:重慶普什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