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退火高溫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退火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對板式蒸發器進行退火的退火高溫爐。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電冰箱蒸發器中板式蒸發器生產エ藝流程如下下料一原料退火ー輥刷一印刷一預熱ー軋制ー冷退一校平一吹脹等;在軋制后冷退一校平一吹脹エ序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能源、周轉框、周轉車周轉操作,軋制后的エ件裝框,再使用行車吊裝裝入退火爐中,由于エ件層層疊放的裝框,且エ件短時間無法達到エ藝所要求的硬度參數,從而在搬運過程中,容易造成エ件的損壞,同時,搬運工作量大、工作人員辛苦。現有的退火爐采用的是電加熱方式進行加熱,退火溫度設定為410°C _450°C,升溫時間約為2小時左右,時間較長,使用電量多、負荷大;由于退火爐爐膛較長,為了縮短升溫時間,便需要采用多個電加熱裝置進行分段加熱,進ー步的增加了電能的消耗以及投入的設備成本多;由于升溫時間長,且爐膛內的溫度不容易一致,從而導致退火爐內框體中間的エ件與框體表面的エ件硬度不均勻,框體表面的エ件則會起泡,嚴重影響了エ件的表面質量。同時,退火后的エ件冷卻方式采用常溫冷卻,從而冷卻的時間也較長,夏天冷卻時間約4小時左右,冬天約為2小時左右;由于退火過程及退火后的冷卻時間超長,工作現場エ件多,并且溫度高,嚴重影響到員エ工作環境及員エ操作安全。與現行提倡的精益生產中提到的節省人力、庫存降低、交貨期縮短不相符合。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退火高溫爐,其升溫時間短、冷卻時間短,節省電能,縮短エ件生 產周期,且エ件受熱比較均勻,退火后的エ件表面平整無氣泡,硬度均勻。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退火高溫爐,包括爐體,爐體內設有爐膛,爐膛內設有加熱裝置,以及位于爐膛內的對物件進行傳送的輸送機構,所述爐體為長方形爐體,加熱裝置位于長方形爐體中部的爐膛內,在爐體上設置有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爐體兩端部爐膛內的循環風機,循環風機的進ロ端連通有進氣管,出口端連通有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爐體中部的爐膛連通,出氣管連通有兩根分流管,其中,一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一端部的爐膛連通,另一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另一端部的爐膛連通;爐體內設置有引導分流管排出的高溫熱氣進入爐膛內的高溫熱氣通道;所述加熱裝置為采用天然氣燃燒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所述爐體出料端設置有強冷爐體,上述的輸送機構一直延伸到強冷爐體內,在強冷爐體上設置有向強冷爐體內輸送冷風的強冷風機,在強冷風機輸出端處于強冷爐體內并設置有若干個向強冷爐體內物件送冷風的冷卻風頭。
本發明的加熱方式采用天然氣燃燒對爐體中部爐膛空間進行加熱,使爐膛內的溫度升高,同時通過循環風機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爐體兩端的爐膛內,使兩端爐膛內的溫度升高,使整個爐膛的溫度一致,整個爐膛內的溫度在450°C—480°C之間,本發明僅需要采用ー個天然氣加熱裝置,無需采用另外加熱裝置,相對于現有采用多個加熱裝置,大大降低了能耗,節省資源;由于采用天然氣加熱的方式及循環風機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兩端的爐膛,升溫速度快,使整個爐膛達到450°C — 480°C僅需要20分鐘,大大縮短了升溫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本發明時,將本發明爐體進入端放置在軋制設備的后面,這樣只要將軋制后的板式蒸發器疊加放置到輸送機構上,輸送機構便會自動帶動板式蒸發器進入爐膛內進行退火,無需裝框搬運,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提升了工作效率;整個爐膛內的溫度保持一致,這樣板式蒸發器在退火過程,受熱均勻,退火后的板式蒸發器表面平整無氣泡,硬度均勻,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而退火后的板式蒸發器通過強冷爐體內,由強冷風機輸送冷風對蒸發器進行冷卻,加速了冷卻速度,縮短了冷卻時間,提升了エ作效率;由于經過退火后進入強冷爐體中物件溫度較高,通過強冷風機對其輸送冷風實現物件的溫度降低,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強冷爐體內的溫度會逐漸升高,這樣便需要在強冷爐體上設置ー個對強冷爐體內進行抽風的抽風機,使強冷爐體內的高溫氣體排出,保證物件的強冷效果,提升強冷效率。采用本發明對板式蒸發器退火,從進入爐膛開始加熱退火到強冷爐體內進行冷卻,整個過程僅需要I小時,相對于現有技術,是大大的縮短了時間,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縮短了蒸發器的生產周期,也不會出現現有技術中工作現場エ件多,并且溫度高,嚴重影響到員エ工作環境及員エ操作安全的現象。進ー步地,所述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設置在爐膛ー側與分流管連通且具有送風ロ的送風通道,以及設置在爐膛另ー側具有排風ロ的排風通道,送風通道、排風通道通過各自的風ロ與爐膛連通;以及對送風通道的送風ロ、排風通道的排風ロ的通風量大小分別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風ロ大小的擋風板,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爐體中部爐膛中的高溫熱氣通過循環風機輸給與兩端爐膛連通的分流管,經過分流管進入與爐膛連通高溫熱氣通道,即高溫熱氣從送風通道的送風ロ進入爐膛內,快速提高爐膛內的溫度,使兩端爐膛溫度與中部爐膛溫度一致;兩端爐膛內的高溫熱氣可以通過排風通道的排風ロ排出;還可以根據爐膛內的溫度對送風ロ、排風ロ的大小進行調整,實現進入爐膛內的熱量與排出的熱量進行調節,從而使爐 膛內的溫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滿足板式蒸發器退火要求;在調節風ロ大小時,只要推動擋風板在卡塊上移動并適當的遮擋風ロ即可。 所述送風通道的送風ロ、排風通道的排風ロ錯開設置。這樣從送風ロ進入爐膛內的高溫熱氣便不會直接從排風口中排出,使高溫熱氣停留在爐膛內。所述排風通道的末端置于爐體外部或與送風通道連通。這里可以根據需要來設定排風通道排出的熱氣直接排放,還是連通到送風通道中進行循環。進ー步地,在爐體中部及兩端部的爐膛內均設置有對爐膛內溫度進行檢測的溫度傳感器,以及用于接收溫度傳感器信號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根據所接收到的溫度傳感器信號來控制加熱裝置及循環風機的工作。在其中ー個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爐膛內的溫度未達到設定值時,便會即時發送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則控制加熱裝置進行加熱或停止加熱、循環風機開始工作或停止工作,這樣使爐膛內的溫度實現自動調節,無需工作人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保證板式蒸發器的退火質量。進ー步地,所述爐體由內板,包覆在內板外的外板構成,在內板與外板之間設置有保溫結構,包括由外板向內板依次設置的第一保溫層、第二保溫層、第三保溫層,所述第二保溫層為厚度在90mm—150mm的巖棉保溫層,第三保溫層為厚度在90mm—150mm的娃酸招棉保溫層,第一保溫層為由第二保溫層外壁與外板內壁形成的厚度在30mm — 80mm之間的氣體保溫層。通過第一保溫層、第二保溫層、第三保溫層的設置,使爐膛內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保持時間更長,從而無需加熱裝置一直工作,節省資源。所述第一保溫層的厚度為50mm,第二保溫層的厚度為100mm,第三保溫層的厚度為 100mm。進ー步地,所述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與分流管連通的主風道,及分別位于爐膛兩側與主風道連通的兩側風道,兩側風道上開設有形成對吹的出風ロ,高溫熱風通過側風道的出風ロ進入爐膛內。高溫熱氣先經過分流管進入主風道中,在分流到兩側風道中,這樣高溫熱氣從爐膛兩側進入爐膛中形成對吹,這樣爐膛內的板式換熱器,兩側同時受熱,受熱更均勻,退火后的エ件表面平整無氣泡,硬度均勻。所述出風ロ處設有對出風ロ大小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出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出風ロ大小的擋風板,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同樣,在調節風ロ大小時,只要推動擋風板在卡塊上移動并適當的遮擋風ロ即可。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截面結構示意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高溫熱氣通道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A-A向示意圖;圖5為圖3中B-B向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高溫熱氣通道的示意圖;附圖中,I為爐體,2為爐膛,3為加熱裝置,4為鏈條,5為承載板,6為板式蒸發器,7為循環風機,8為進氣管,9為出氣管,10為分流管,11為送風ロ,12為送風通道,13為排風ロ,14為排風通道,15為擋風板,16為卡塊,1601為上卡塊,1602為下卡塊,17為強冷爐體,18為強冷風機,19為冷卻風頭,20為溫度傳感器,21為控制器,22為內板,23為外板,24為第一保溫層,25為第二保溫層,26為第三保溫層,27為主風道,28為側風道,29為出風ロ,30為擋風板,31為卡塊,32為乳制設備,33為校平設備,34為抽風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ー步說明。第一實施例,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退火高溫爐,包括爐體1,爐體內設有爐膛2,爐膛2內設有采用天然氣燃燒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3,即通過管道將天然氣引進爐膛內進行燃燒;以及位于爐膛內的對物件進行傳送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采用鏈條傳動式,即ー對傳動鏈輪軸,在傳動鏈輪軸上安裝鏈輪,在鏈輪之間采用鏈條4連接進行傳動,以及驅動其中ー傳動鏈輪軸轉動的驅動電機,且在鏈條4上安裝有承載板5用于承載板式蒸發器6,驅動電機帶動傳動鏈輪軸轉動,傳動鏈輪軸帶動鏈輪及鏈輪之間的鏈條運動,從而實現承載板在爐膛內的運動;爐體I為長方形爐體,加熱裝置3位于長方形爐體中部的爐膛內,在爐體上設置有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爐體兩端部爐膛內的循環風機7,循環風機的進ロ端連通有進氣管8,出ロ端連通有出氣管9,進氣管8與爐體中部的爐膛連通吸取高溫熱氣,出氣管9連通有兩根分流管10,其中,一根分流管10的出氣端與爐體一端部的爐膛連通,另ー根分流管10的出氣端與爐體另一端部的爐膛連通;爐體內設置有引導分流管10排出的高溫熱氣進入爐膛內的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設置在爐膛ー側與分流管10連通且具有送風ロ 11的送風通道12,以及設置在爐膛另ー側具有排風ロ 13的排風通道14,送風通道12、排風通道14通過各自的風ロ與爐膛連通,這里排風ロ 13與送風ロ 11的數量根據需要進行設置;送風通道的送風ロ 11、排風通道的排風ロ 13錯開設置,使高溫熱氣在爐膛內停留時間更長;排風通道14的末端置于爐體外部或與送風通道12連通;以及對送風通道的送風ロ 11、排風通道的排風ロ 13的通風量大小分別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風ロ大小的擋風板15,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16,本實施例中,由上卡塊1601、下卡塊1602構成,擋風板位于上卡塊、下卡塊之間形成限位并可以來回移動,從而實現對風ロ大小的調節;而在排風ロ 13與送風ロ 11的數量多個時,便需要對應在擋風板上開設與風口數量相同的通風ロ,這樣通過調節風ロ與擋風板上通風ロ的重合大小來調節排風ロ與送風ロ的大小,實現對風量的調節。爐體I出料端設置有強冷爐體17,上述的輸送機構一直延伸到強冷爐體內,在強冷爐體上設置有向強冷爐體內輸送冷風的強冷風機18,在強冷風機18輸出端處于強冷爐體內并設置有若干個向強冷爐體內物件送冷風的冷卻風頭19。由于經過退火后進入強冷爐體中板式蒸發器溫度較高,通過強冷風機18對其輸送冷風實現溫度降低,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強冷爐體內的溫度會逐漸升高,這樣便需要在強冷爐體上設置ー個對強冷爐體內進行抽風的抽風機34,使強冷爐 體內的高溫氣體排出,保證物件的強冷效果,提升強冷效率。在爐體中部及兩端部的爐膛內均設置有對爐膛內溫度進行檢測的溫度傳感器20,以及用于接收溫度傳感器信號的控制器21,控制器控制根據所接收到的溫度傳感器信號來控制加熱裝置3及循環風機7的工作。其中,爐體I由內板22,包覆在內板外的外板23構成,在內板與外板之間設置有保溫結構,包括由外板向內板依次設置的第一保溫層24、第二保溫層25、第三保溫層26,第ニ保溫層為厚度在90mm—150mm的巖棉保溫層,具體實施中,巖棉保溫層厚度可為90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 50mm ;第三保溫層為厚度在 90mm— 150mm 的娃酸招棉保溫層,具體實施中,娃酸招棉保溫層厚度可為90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150mm ;第一保溫層為由第二保溫層外壁與外板內壁形成的厚度在30mm—80mm之間的氣體保溫層,氣體保溫層厚度可為3Ctam、4Ctam、5Ctam、6Ctam、7Ctam、8Ctam。第二實施例,參見圖6,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僅是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與分流管10連通的主風道27,及分別位于爐膛兩側與主風道連通的兩側風道28,兩側風道上開設有形成對吹的出風ロ 29,高溫熱風通過側風道的出風ロ 29進入爐膛內。同樣在出風ロ 29處設有對出風ロ大小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出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出風ロ大小的擋風板30,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31。出風ロ 29對吹的好處時,使高溫熱氣從堆積的板式蒸發器之間間隙通過,使每個板式蒸發器受熱均勻,退火后的板式蒸發器表面平整無氣泡,且硬度均勻。使用本發明時,將本發明爐體進入端放置在軋制設備32的后面,校平設備33的前面,這樣只要將軋制后的板式蒸發器疊加放置到輸送機構上,輸送機構便會自動帶動板式蒸發器進入爐膛內進行退火,退火后的板式蒸發器直接送入校平設備中進行校平,無需裝框搬運,降低工人的勞動強 度,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
1.退火高溫爐,包括爐體,爐體內設有爐膛,爐膛內設有加熱裝置,以及位于爐膛內的對物件進行傳送的輸送機構,其特征在干所述爐體為長方形爐體,加熱裝置位于長方形爐體中部的爐膛內,在爐體上設置有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爐體兩端部爐膛內的循環風機,循環風機的進ロ端連通有進氣管,出口端連通有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爐體中部的爐膛連通,出氣管連通有兩根分流管,其中,一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一端部的爐膛連通,另ー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另一端部的爐膛連通;爐體內設置有引導分流管排出的高溫熱氣進入爐膛內的高溫熱氣通道;所述加熱裝置為采用天然氣燃燒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 所述爐體出料端設置有強冷爐體,上述的輸送機構一直延伸到強冷爐體內,在強冷爐體上設置有向強冷爐體內輸送冷風的強冷風機,在強冷風機輸出端處于強冷爐體內并設置有若干個向強冷爐體內物件送冷風的冷卻風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設置在爐膛ー側與分流管連通且具有送風ロ的送風通道,以及設置在爐膛另ー側具有排風ロ的排風通道,送風通道、排風通道通過各自的風ロ與爐膛連通;以及對送風通道的送風ロ、排風通道的排風ロ的通風量大小分別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風ロ大小的擋風板,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通道的送風ロ、排風通道的排風ロ錯開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通道的末端置于爐體外部或與送風通道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在爐體中部及兩端部的爐膛內均設置有對爐膛內溫度進行檢測的溫度傳感器,以及用于接收溫度傳感器信號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根據所接收到的溫度傳感器信號來控制加熱裝置及循環風機的工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由內板,包覆在內板外的外板構成,在內板與外板之間設置有保溫結構,包括由外板向內板依次設置的第一保溫層、第二保溫層、第三保溫層,所述第二保溫層為厚度在90mm — 150mm的巖棉保溫層,第三保溫層為厚度在90mm — 150mm的硅酸鋁棉保溫層,第一保溫層為由第二保溫層外壁與外板內壁形成的厚度在30mm—80mm之間的氣體保溫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溫層的厚度為50mm,第ニ保溫層的厚度為100mm,第三保溫層的厚度為10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熱氣通道包括與分流管連通的主風道,及分別位于爐膛兩側與主風道連通的兩側風道,兩側風道上開設有形成對吹的出風ロ,高溫熱風通過側風道的出風ロ進入爐膛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退火高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ロ處設有對出風ロ大小進行調節的調整機構,其包括可以在出風ロ處來回移動、調節出風ロ大小的擋風板,以及設置在爐膛內壁對擋風板形成支承限位,并在擋風板來回移動過程中起導向作用的卡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退火高溫爐,包括爐體,爐體內設有爐膛,爐膛內設有采用天然氣燃燒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及位于爐膛內的輸送機構,加熱裝置位于爐體中部的爐膛內,在爐體上設有將爐體中部爐膛的高溫熱氣輸送到爐體兩端部爐膛內的循環風機,循環風機的進口端連通有進氣管,出口端連通有出氣管,進氣管與爐體中部的爐膛連通,出氣管連通有兩根分流管,其中,一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一端部的爐膛連通,另一根分流管的出氣端與爐體另一端部的爐膛連通;爐體內設有引導分流管排出的高溫熱氣進入爐膛內的高溫熱氣通道;其升溫時間短、冷卻時間短,節省電能,縮短工件生產周期,且工件受熱比較均勻,退火后的工件表面平整無氣泡,硬度均勻。
文檔編號C21D1/26GK103060531SQ20131003025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倪忠明, 熊杰 申請人:常州市常蒸蒸發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