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砂光機接觸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砂光機的接觸輥的結構。接觸輥由短軸頭、輥筒、長軸頭組成,其中輥筒上的螺旋槽為統一旋向,螺旋角度,把原來為45度角改變為30度角,螺旋槽深度,把原槽深4mm改為槽深2mm,增加管壁厚度從壁厚27mm增加到35mm,這樣切削軸向分力不僅改小,并且且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本設計提高了輥筒剛性,提高了負荷切削能力,改變自振頻率的區間,避免了砂板時可能在某一點上出現共振。從而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板面精度,改少了砂光缺陷出現的產生。
【專利說明】一種砂光機接觸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砂光生產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砂光機接觸輥的結構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在砂光生產線中,砂光機接觸輥砂頭在砂削過程中,由于砂帶砂粒鋒利程度隨著使用時間增加切削能力逐漸下降,接觸輥負荷會增加;且在加工高密度高板時,同樣會出現負荷增加的情況,這時有些砂輥出現塵叫噪音且加工出來的板,板面質量下降,個別會在板面出現規律的橫紋。這些出現橫紋的板需要重新分配切削量來消除,會浪費時間,降低生產能力,浪費電力、人力,同時也不可靠,不利于工廠企業的生產。
[0003]同時,現有技術中砂光機上下接觸輥為不同旋向,螺旋角度為45°,槽深為4mm,壁厚為壁厚27mm,這種結構的接觸輥在工作時的弊端包括:1、切削軸向分力較大,且沿著同一個方向,不利于砂光機的穩定性;2、接觸輥輥筒內部需要加強板支撐,不利于后續加工;3、砂光機在工作室容易某出現共振現象。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工作穩定、耐磨、能承受大負荷切削的接觸棍。
[0005]一種砂光機接觸輥,由短軸頭、輥筒、和長軸頭組成,輥筒內部不設加強板,輥筒上有螺旋槽,上下接觸棍螺旋槽的旋向為同一個方向,螺旋角度為30° ,槽深為2mm,壁厚為壁厚35mm。
[0006]作為優選,上下接觸輥螺旋槽的旋向統一為右旋。
[0007]作為優選,棍筒材料選用45號無縫鋼管。
[0008]本發明設計的有益之處在于:
[0009]1、設計改變了上下砂輥不同旋向為統一右旋,這樣改變了板面上下切削的軸向分力的方向;改變了螺旋角度,把原來為45度角改變為30度角,改為30角后切削軸向分力改小,被切削上下板面所受軸向改小且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0010]2、改變螺旋槽深度,把原槽深4mm改為槽深2mm,增加管壁厚度從壁厚27mm增加到35mm,在提高輥筒剛性同時把原管內加強板取消,提高了后續工藝高頻淬火時變形量的控制。
[0011]3、把原30號無縫鋼管改為45號無縫鋼管,能提高輥筒的表面硬度,增加輥筒的耐磨性能。
[0012]4、提高輥筒剛性,改變自振頻率的區間,避免了砂板時可能在某一點上出現共振。
[0013]5、提高了接觸輥的負荷切削能力,延長了使用壽命。
[0014]6、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板面精度,改少了砂光缺陷出現的產生。【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砂光機接觸輥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I為短軸頭,2為棍筒,3為長軸頭。
[0017]上述實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是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砂光機接觸輥,由短軸頭、輥筒、和長軸頭組成,輥筒上有螺旋槽,其特征在于上下接觸棍螺旋槽的旋向為同一個方向,螺旋角度為30,槽深為2mm,棍筒的壁厚為35_。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機接觸輥,其特征在于輥筒內部不設加強板支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機接觸輥,其特征在于上下接觸輥螺旋槽的旋向統一為右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機接觸輥,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筒由用45號無縫鋼管制作--? 。
【文檔編號】B24B21/14GK104249284SQ20131025921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5日
【發明者】申風, 浦險峰, 汪美娟 申請人:蘇州意瑪斯砂光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