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高速線材產品及其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盤條由以下質量配比原料制成:C0.15~0.23%、Si0.15~0.55%、Mn1.20~1.90%、P≤0.020%、S≤0.015%、Cr0.10~0.50%,余量為Fe。所述盤條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轉爐冶煉—LF精煉—方坯連鑄—加熱—軋制—吐絲—冷卻—集卷。本發明產品可以免除前期的球化退火工藝直接用于拉拔、編鏈,大大降低了制備成本和設備投資,有效提升了用戶生產效率;采用本發明技術制作的圓環鏈具有強度均勻、耐磨、沖擊韌性好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高速線材產品及其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圓環鏈用鋼作為線棒材產品的一個重要分支,尤其是礦用圓環鏈用鋼在采煤機械和工程機械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在煤礦開采強度加大的要求下,煤礦機械向大型化、高功率發展,與之相配套的關鍵部件礦用圓環鏈,也隨之向大規格、高強度方向發展,其市場需求日益增大。作為采煤和運輸機械重要的組成部分,礦用圓環鏈既屬于關鍵部件,又屬于易損部件,其需求量大,技術要求高,其質量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采煤機械設備的運行。
[0003]近年來普遍采用的20Mn2A圓環鏈用鋼已不能滿足用戶的強度需求,國家標準對20Mn2A的規定是制作630MPa高強度圓環鏈,其中部分產品無法滿足70kg級(70kg級是指用戶用于制作的圓環鏈強度達到700MPa以上)的強度要求,但下游用戶均希望使用它來制作70kg級圓環鏈,這樣通過微合金化的70kg級圓環鏈用鋼便應運而生。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在對制作630MPa高強度圓環鏈用的20Mn2A鋼微合金化,優化組分配比,并通過生產工藝參數的特殊、精確控制來實現制備所得產品的組織和性能最佳化。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由以下質量配比原料制成:C0.15^0.23%、Si0.15^0.55%、Mnl.20~1.90%、P ≤ 0.020%、S ≤ 0.015%、Cr0.10~0.50%,余量為 Fe。
[0006]C是有效的固溶強化元素,能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同時也顯著降低鋼的韌性和塑性,尤其對于低碳鋼影響更為明顯,另外C還會促使焊縫金屬冷裂紋敏感性增加,所以本發明中將C的質量配比控制在0.15^0.23%范圍內;
Si在冶煉中的作用是脫氧,以固溶態的形式存在時可提高鋼的強度,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鋼的韌性和塑性,所以本發明中將Si的質量配比控制在0.15^0.55%范圍內;
Mn的加入提高了鋼的強度,對塑性略有降低,由于Mn是良好的脫氧劑與脫硫劑,它能消除或減弱因硫引起的熱脆性,從而可以改善鋼的熱加工性能,但Mn含量過高易造成偏析,在偏析區易產生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本發明中將Mn控制在1.2(Tl.90%范圍內;
P、S作為有害元素,對焊縫金屬低溫韌性有不利影響,按下限控制,其質量配比分別控制在0.020%和0.015%以下;
Cr固溶于鋼中形成滲碳體,能夠產生固溶強化作用,使鋼的強度提高,是較好的淬透性元素,但Cr還使C曲線右移,同時改變C曲線的形狀,使珠光體和貝氏體轉變曲線出現過冷奧氏體穩定區,本發明中將Cr控制在0.10-θ.50%范圍內。[0007]上述質量配比組分制成的產品,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焊接性能和均勻的組織晶粒度,且可不經前期的球化退火直接拉拔、編鏈、焊接使用,制成的圓環鏈強度適宜、耐磨、沖擊性能好,其各項性能指標能夠滿足70kg級圓環鏈標準要求,具有較好的市場推廣前景。
[0008]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轉爐冶煉一LF精煉一方坯連鑄一加熱一軋制一吐絲一冷卻一集卷。
[0009]在轉爐爐料中適當加入污泥球,全程化好渣,控制前期升溫速度,選用低碳、低成本合金脫氧合金化,轉爐冶煉控制出鋼溫度為1620-1660°C。然后將轉爐冶煉好的鋼水進行LF精煉等后續工藝。
[0010]優選的,LF精煉步驟中,時間保持在45min以上,其中白渣保持15min以上;白渣后喂鈣鐵線200-400m/爐,喂線速度不低于5m/s ;喂線后弱攪拌時間不低于lOmin。
[0011]LF爐精煉前期以脫氧化渣調整成分為主,后期以軟攪拌調溫(溫度為1575~1585°C)為主。
[0012]優選的,方坯連鑄步驟中,穩定拉速為2.3^2.7m/min,中包溫度為1520°C "1540°C ;采用頻率為5HZ、電流180-230Α的結晶器電磁攪拌,二冷區的比水量為0.4-0.1L/kg。
[0013]連鑄全程保護澆注,保證浸入式水口對中良好,澆注過程要求液面穩定。
[0014]優選的,加熱步驟采用加熱爐,加熱爐的加熱段溫度為98(Tl040°C,均熱段溫度為106(Tll20°C,加熱時間12(Tl60min,鋼坯入爐時采用冷裝。
[0015]方坯連鑄過程采用冷裝,避免混晶組織的出現。
[0016]優選的,軋制步驟的粗軋開軋溫度為95(Tl010°C,精軋機入口溫度為90(T960°C,減定徑入口溫度為86(T920°C。
[0017]優選的,吐絲步驟中,溫度為85(T910°C。
[0018]優選的,冷卻步驟為斯太爾摩延遲冷卻工藝,保溫罩全部關閉,斯太爾摩運輸機入口段輥道速度6.0-14.0m/min,后一段輥道速度為前一段輥道速度的105%。
[0019]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按線材生產常規流程進行,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為:將原料放入轉爐中冶煉,冶煉出鋼后進入LF爐精煉,然后進行方坯連鑄,將鑄成的方形鋼坯放入加熱爐中加熱,然后通過高線軋機控制進行數道次的粗軋、中軋、預精軋和精軋,精軋后的鋼通過減定徑,然后進入吐絲機進行吐絲,最終通過斯太爾摩冷卻、集卷、精整、檢驗、打捆和稱重,即得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
[0020]在轉爐爐料中適當加入污泥球,全程化好渣,控制前期升溫速度,選用低碳、低成本合金脫氧合金化,轉爐冶煉控制出鋼溫度為1620-1660°C;LF精煉保證足夠的精煉時間和白渣保持時間;連鑄全程保護澆注,保證浸入式水口對中良好,并保證合適的過熱度和穩定的拉速;連鑄坯冷裝加熱,粗中軋、預精軋、精軋、減定徑及吐絲溫度精確控制,斯太爾摩冷卻線采用延遲冷卻,保溫罩全關,選用較低的輥道速度。
[002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I)本發明產品可以免除前期的球化退火工藝直接用于拉拔、編鏈,大大降低了制備成本和設備投資,有效提升了用戶生產效率。
[0022]2)使用本發明產品為原材料制作的圓環鏈具有強度均勻、耐磨、沖擊韌性好的優點。
[0023]3)本發明在通用的工藝流程中進行生產,通過生產工藝參數的特殊、精確控制來實現產品組織和性能最佳化,具有廣泛實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按照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含量為C0.15%,Si0.15%、Μη1.20%,P ( 0.020%,S ( 0.015%、Cr0.10%,余量為Fe準備原料。
[0025]將準備好的原料轉爐冶煉出鋼,鋼水溫度為1620°C,然后進行LF精煉,LF精煉時間保持在45min,白渣保持時間為15min ;白渣后喂鈣鐵線200m/爐,喂線速度為5m/s ;喂線后弱攪拌時間為IOmin ;
LF精煉后的鋼水進行方坯連鑄,穩定拉速為2.3m/min,中包溫度為1520°C,使用結晶器電磁進行攪拌,結晶器電磁的頻率為5HZ、電流為180A,二冷區的比水量為0.4L/kg,連鑄成150mmX 150mm的鋼還;
將鋼坯冷裝送入加熱爐加熱120min,加熱爐中的加熱段溫度為980°C,均熱段溫度為1060 0C ;
將加熱后的鋼坯通過高線軋機控軋:粗、中軋,粗軋的開軋溫度950°C,粗軋為6道,中軋8道;然后進行預精軋和精軋,精軋機入口溫度為900°C,預精軋機和精軋機分別軋制4道次和2道次;
經過精軋后的鋼經過長距離的跑槽進入減定徑,減定徑入口溫度860°C,之后經由夾送棍送入吐絲機制成Φ 12mm的盤卷, 吐絲溫度850°C ;經過吐絲機的鋼絲進入斯太爾摩冷卻線上采用延遲冷卻,保溫罩全部關閉,其中斯太爾摩冷卻線上入口段段輥道速度為6m/min,后一段輥道速度為前一段輥道速度的105% ;
冷卻后的鋼絲經過集卷、精整、檢驗、打捆和稱重,即得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
[0026]實施例2:
按照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含量為C0.23%,Si0.55%、Μη1.90%,P ( 0.020%,S ( 0.015%、Cr0.50%,余量為Fe準備原料。
[0027]將準備好的原料轉爐冶煉出鋼,然后進行LF精煉,LF精煉時間保持在55min,白渣保持時間為25min ;白渣后喂鈣鐵線400m/爐,喂線速度為10m/S ;喂線后弱攪拌時間為20min ;
LF精煉后的鋼水進行方坯連鑄,穩定拉速為2.7m/min,中包溫度為1540°C,使用結晶器電磁進行攪拌,結晶器電磁的頻率為5HZ、電流為230A,二冷區的比水量為1.0L/kg,連鑄成150mmX 150mm的鋼還;
將鋼坯冷裝送入加熱爐加熱160min,加熱爐中加熱段的溫度為1040°C,均熱段的溫度為 1120 0C ;
將加熱后的鋼坯通過高線軋機軋制:粗、中軋,開軋溫度1010°C,粗軋為6道,中軋8道;然后進行預精軋和精軋,精軋機入口溫度為960°C,預精軋機和精軋機分別軋制2道次和4道次;
經過精軋后的鋼經過長距離的跑槽進入減定徑,減定徑入口溫度920°C,之后經由夾送棍送入吐絲機制成Φ 12mm的盤卷,吐絲溫度910°C ;經過吐絲機的鋼絲進入斯太爾摩冷卻線上采用延遲冷卻,保溫罩全部關閉,其中斯太爾摩冷卻線上入口段段輥道速度為14m/min,后一段輥道速度為前一段輥道速度的105% ;
冷卻后的鋼絲經過集卷、精整、檢驗、打捆和稱重,即得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
[0028]實施例3
按照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含量為C0.2%、Si0.3%、Mnl.5%、P≤0.020%、S≤0.015%、Cr0.35%,余量為Fe準備原料。
[0029]將準備好的原料轉爐冶煉出鋼,然后進行LF精煉,LF精煉時間保持在50min,白渣保持時間為20min ;白渣后喂鈣鐵線300m/爐,喂線速度為7m/s ;喂線后弱攪拌時間為15min ;
LF精煉后的鋼水進行方坯連鑄,穩定拉速為2.5m/min,中包溫度為1530°C,使用結晶器電磁進行攪拌,結晶器電磁的頻率為5HZ、電流為200A,二冷區的比水量為0.7L/kg,連鑄成150mmX 150mm的鋼還;
將鋼坯冷裝送入加熱爐加熱140min,加熱爐中的加熱段溫度為1010°C,均熱段溫度為1090 0C ;
將加熱后的鋼坯通過高線軋機控軋:粗、中軋,開軋溫度980°C,粗軋為6道次,中軋8道次;然后進行預精軋和精軋,精軋機入口溫度為900°C,預精軋機和精軋機分別軋制2道次和2道次;
經過精軋后的鋼經過長距離的跑槽進入減定徑,減定徑入口溫度890°C,之后經由夾送棍送入吐絲機制成Φ 20mm的盤卷,吐絲溫度880°C ;經過吐絲機的鋼進入斯太爾摩冷卻線上采用延遲冷卻,保溫罩全部關閉,其中斯太爾摩冷卻線上入口段段輥道速度為10m/min,后一段輥道速度為前一段輥道速度的105% ;
冷卻后的鋼絲經過集卷、精整、檢驗、打捆和稱重,即得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
[0030]經檢驗,本實施例中制得的公稱直徑為Φ12πιπι、Φ 20mm的盤條屈服強度在37(T460MPa,抗拉強度在58(T690MPa,斷面收縮率在50%以上;組織結構為F+ P,F晶粒度為8.5^9.5級。用于制作規格為Φ 10mm、Φ 18mm的圓環鏈,抗拉強度在77(T830MPa,斷后伸長率均在23%以上,各項指標滿足70kg級圓環鏈標準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配比原料制成:C0.15≤0.23%、Si0.15~0.55%、Mnl.20~1.90%、P ≤ 0.020%、S ≤ 0.015%、Cr0.10~0.50%,余量為 Fe。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轉爐冶煉一LF精煉一方坯連鑄一加熱一軋制一吐絲一冷卻一集卷。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LF精煉步驟中,時間保持在45min以上,其中白渣保持15min以上;白渣后喂鈣鐵線200_400m/爐,喂線速度不低于5m/s ;喂線后弱攪拌時間不低于lOmin。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方坯連鑄步驟中,穩定拉速為2.3~2.7m/min,中包溫度為1520°C~1540°C ;采用頻率為5HZ、電流180-230Α的結晶器電磁攪拌,二冷區的比水量為0.Π.0L/kgo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步驟采用加熱爐,加熱爐的加熱段溫度為98(Tl040°C,均熱段溫度為106(Tll20°C,加熱時間12(Tl60min,鋼坯入爐時采用冷裝。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軋制步驟的粗軋開軋溫度為950- IOI (TC,精軋機入口溫度為90(T960°C,減定徑入口溫度為860~920。。。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吐絲步驟中,溫度為85(T910°C。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70kg級圓環鏈用盤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卻步驟為斯太爾摩延遲冷卻工藝,保溫罩全部關閉,斯太爾摩運輸機入口段輥道速度6.0-14.0m/min,后一段棍道速度為前一段棍道速度的105%。
【文檔編號】C21D8/06GK103469078SQ201310370620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趙自義, 曹樹衛, 宋萬平, 張全剛, 董光欣, 鄧保全, 翟林甫 申請人: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