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包含磨削頭以及磨削刀具,所述磨削頭內設置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內有刀桿,所述刀桿包含刀桿本體,所述刀桿本體的前端設有沿周緣設置的多個通孔,在刀桿內設有鎖合裝置,所述鎖合裝置包含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在所述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之間具有容置空間,多個滾珠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在所述磨削刀具的中孔內設有上固定環,所述上固定環內設有與所述刀桿配合的錐形孔,在所述錐形孔的中間位置設有環形的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凸起的下方設有環形的與所述滾珠配合的定位槽;本發明能實現刀具和磨削頭之間的快速連接和拆卸,不易磨損,更能節約空間,維護方便,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專利說明】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磨削附屬機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磨削技術中已經公知了各種磨削裝置可拆卸的連接更換磨削元件,尤其是磨削刀片、磨削頭等,例如在手持式工具如三角磨削機、超精磨削機或外圓磨削機中,而為了使磨削刀具簡單而快速地進行更換和維修,現有技術可在接收體的例如由磨削盤構成的頂面上以及在磨削刀具內使用呈扁平粘扣鎖合裝置成對設置的附著連接件,以實現可容易脫開的連接。
[0003]已知的粘扣鎖合裝置可由具有多個小鉤的材料構成,類似于粘扣,其中,公知的配合裝置可由具有多個小環的毛狀材料構造,而這些公知的連接裝置具有如下缺點:容易隨著頻繁的使用而磨損迅速,在分開連接時容易導致裝置的受損和破壞,且容易產生附著微粒,導致對磨損刀具的磨損過程造成損害,連接裝置失去其原有的連接力,導致越來越難以接受地連接,而且,還由于頻繁地重復使用的附著件,導致維護和更換成本居高不下。
[0004]此外,已知的粘扣鎖合裝置由于兩附著件要求不同的材料和制造過程,使得生產總體上麻煩且昂貴地進行。
[0005]由此,傳統鎖合裝置尤其是在其用于具有需頻繁更換的消耗材料如磨削刀具時是需要進行改進的。
[0006]為此,本發明的設計者通過潛心研究和設計,綜合長期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經驗和成果,研究設計出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其能實現刀具和磨削頭之間的快速連接和拆卸,不易磨損,更能節約空間,維護方便,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包含磨削頭以及磨削刀具,所述磨削頭內設置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具有中空通孔,所述中空通孔內固定有刀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桿包含截錐圓環狀的刀桿本體,所述刀桿本體的前端設有沿周緣設置的多個通孔,在刀桿內設有鎖合裝置,所述鎖合裝置包含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在所述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之間具有容置空間,數目與通孔數目對應的多個滾珠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上鎖合件的下方設置有可在所述刀桿的內孔中上下移動的壓蓋,一彈性件設置于所述上鎖合件和所述壓蓋之間,所述壓蓋設有與多個滾珠配合的多個上壓合面;所述下鎖合件的上方固設有上蓋,所述上蓋的外緣設有與多個滾珠配合的多個下壓合面,
在所述磨削刀具的中孔內設有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所述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相互頂靠,所述上固定環內設有與所述刀桿配合的錐形孔,在所述錐形孔的中間位置設有環形的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凸起的下方設有環形的與所述滾珠配合的定位槽。[0009]其中,所述滾珠的直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通孔直徑的7/6。
[0010]其中,所述上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所述下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
[0011]其中,在上蓋的下方設置有下蓋,所述下蓋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上蓋,且所述下蓋的上凸起伸入所述上蓋的內通孔,所述下蓋的下凸緣定位于所述下鎖合件的卡緊孔中。
[0012]其中,所述驅動桿和磨削頭之間設有軸承及定位環,所述定位環將軸承定位于所述驅動桿和磨削頭之間。
[0013]通過上述結構,本發明的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1、采用滾珠配合定位槽,定位準確,磨削過程中不易脫落;
2、通過彈性元件的恢復カ對滾珠進行壓迫,裝卸過程非常簡便實用,可實現快速安全的拆卸;
3、維護和更換更加方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0014]本發明將通過下面的具體實施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且進一步結合對附圖的說明將得到更加清楚和明顯的了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顯示了本發明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的正視圖。
[0016]圖2顯示了本發明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的磨削頭剖視圖。
[0017]圖3顯示了圖2中A-A向的剖視圖。
[0018]圖4顯示了本發明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的磨削刀具剖視圖。
[0019]圖5顯示了本發明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
1:磨削頭;2:磨削刀具;3:驅動桿;4:定位環;5:上固定環;51:錐形孔;52:限位凸起;53:定位槽;6:下固定環;7:刀桿;71:刀桿本體;72:通孔;8:鎖合裝置;81:上鎖合件;82:下鎖合件;9:壓蓋;91:上壓合面;10滾珠;11:上蓋;111:下壓合面;12:下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4,顯示了本發明的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
[0022]所述磨削裝置包含設置于磨削機床前端的磨削頭I以及可拆卸的裝設于磨削頭I上的磨削刀具2,所述磨削刀具2可為金剛石磨頭,所述磨削頭I內設置有驅動桿3,所述驅動桿3可旋轉的置于磨削頭I內部且由驅動裝置(未示出)進行驅動旋轉,所述驅動桿3和磨削頭I之間設有軸承及定位環4,參見圖2,所述定位環4將軸承定位于所述驅動桿3和磨削頭I之間。
[0023]參見圖2,顯示了所述驅動桿3的具體結構,所述驅動桿具有中空通孔,所述中空通孔內固定有刀桿7,所述刀桿7通過凸緣及位于凸緣上的固定元件固定于所述中空通孔內。
[0024]所述刀桿7包含截錐圓環狀的刀桿本體71,所述刀桿本體71的前端設有沿周緣設置的多個通孔72,在刀桿7內設有鎖合裝置8,所述鎖合裝置8包含上鎖合件81和下鎖合件82,所述上鎖合件81和下鎖合件82固設于所述刀桿7的內孔中,優選的是,所述上鎖合件81和下鎖合件82通過卡合結合進行固定,所述卡合結構可為螺釘固定或者卡接固定。[0025]在所述上鎖合件81和下鎖合件82之間具有容置空間,數目與通孔72數目對應的多個滾珠10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可知的是,所述滾珠10的直徑大于所述通孔72的直徑,但小于所述通孔72直徑的7/6,由此,可避免滾珠10從通孔72中脫落,同時保證了滾珠10可從通孔72中伸出足夠長度。
[0026]所述上鎖合件81的下方設置有可在所述刀桿7的內孔中上下移動的壓蓋9,ー彈性件設置于所述上鎖合件81和所述壓蓋9之間,可選的是,所述彈性件為強カ壓簧,所述壓蓋9設有與多個滾珠10配合的多個上壓合面91,可知的是,所述上壓合面的數量與滾珠10的數量相等,所述上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
[0027]所述下鎖合件82的上方固設有上蓋11,所述上蓋11為凸臺狀,在所述上蓋11的外緣設有與多個滾珠配合的多個下壓合面111,可知的是,所述下壓合面的數量與滾珠10的數量相等,所述下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由此,所述滾珠10可由所述上壓合面91和所述下壓合面111進行包容,同時,利用位于所述上鎖合件81和所述壓蓋9之間的彈性件,可對滾珠10進行緊迫,以驅使滾珠10露出所述通孔72。
[0028]為便于拆卸,在上蓋11的下方設置有下蓋12,所述下蓋12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上蓋,且所述下蓋的上凸起伸入所述上蓋11的內通孔,所述下蓋12的下凸緣定位于所述下鎖合件82的卡緊孔中。
[0029]在所述磨削刀具2的中孔內設有上固定環5和下固定環6,所述上固定環5和下固定環6相互頂靠并分別通過凸緣及位于凸緣上的固定元件固定于所述磨削刀具2上,所述上固定環5內設有與所述刀桿7配合的錐形孔51,由此,截錐圓環狀的刀桿本體71可伸入所述錐形孔51中以形成緊迫定位,在所述錐形孔51的中間位置設有環形的限位凸起52,在所述限位凸起52的下方設有環形的與所述滾珠10配合的定位槽53,所述定位槽53可容納所述滾珠10,從而在滾珠10進入定位槽53后,定位槽53后方的限位凸起52阻止滾珠10脫離。
[0030]下面具體描述本發明的拆卸過程。
[0031]參見圖5,顯示了本發明的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正在連接的示意圖,在將磨削刀具裝在磨削頭上吋,可通過錐形的刀桿本體插入磨削刀具的上固定環的錐形孔,此時,位于刀桿內的滾珠受到錐形孔的擠壓,向內移動,并不從通孔內伸出,而壓蓋被滾珠壓迫,壓縮弾性件向上移動,滾珠不會伸出通孔,而隨著滾珠越過限位凸起后落入定位槽,滾珠能伸出通孔,弾性元件的恢復カ壓迫壓蓋向下運動,使得上壓合面和下壓合面緊緊壓迫滾珠,和限位凸起共同避免滾珠從定位槽中脫落。
[0032]一旦需要拆出磨削刀具,可固定磨削頭或磨削刀具的任ー個后,將另ー個進行拉抜,刀桿本體上的通孔對滾珠進行壓迫,促使滾珠向內移動,從而使得壓蓋被滾珠壓迫,克服弾性元件的力向上運動,滾珠落入通孔內的上壓合面和下壓合面之間,以從定位槽中脫出,井能越過限位凸起,從而失去定位作用,磨削頭和磨削刀具相互脫離。
[0033]由此可見,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采用滾珠配合定位槽,定位準確,磨削過程中不易脫落;
2、通過彈性元件的恢復カ對滾珠進行壓迫,裝卸過程非常簡便實用,可實現快速安全的拆卸;
3、維護和更換更加方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0034] 顯而易見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記載僅僅是舉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應用或使用。雖然已經在實施例中描述過并且在附圖中描述了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制由附圖示例和在實施例中描述的作為目前認為的最佳模式以實施本發明的教導的特定例子,本發明的范圍將包括落入前面的說明書和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任何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快拆結構的磨削裝置,包含磨削頭以及磨削刀具,所述磨削頭內設置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具有中空通孔,所述中空通孔內固定有刀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桿包含截錐圓環狀的刀桿本體,所述刀桿本體的前端設有沿周緣設置的多個通孔,在刀桿內設有鎖合裝置,所述鎖合裝置包含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在所述上鎖合件和下鎖合件之間具有容置空間,數目與通孔數目對應的多個滾珠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上鎖合件的下方設置有可在所述刀桿的內孔中上下移動的壓蓋,一弾性件設置于所述上鎖合件和所述壓蓋之間,所述壓蓋設有與多個滾珠配合的多個上壓合面;所述下鎖合件的上方固設有上蓋,所述上蓋的外緣設有與多個滾珠配合的多個下壓合面, 在所述磨削刀具的中孔內設有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所述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相互頂靠,所述上固定環內設有與所述刀桿配合的錐形孔,在所述錐形孔的中間位置設有環形的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凸起的下方設有環形的與所述滾珠配合的定位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珠的直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通孔直徑的7/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所述下壓合面為內凹半圓球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蓋的下方設置有下蓋,所述下蓋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上蓋,且所述下蓋的上凸起伸入所述上蓋的內通孔,所述下蓋的下凸緣定位于所述下鎖合件的卡緊孔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桿和磨削頭之間設有軸承及定位環,所述定位環將軸承定位于所述驅動桿和磨削頭之間。
【文檔編號】B24B45/00GK103433844SQ201310402564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7日
【發明者】于旺江, 王金東, 胡斌, 胡文忠, 周斌 申請人:江蘇海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