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包括床身、進給裝置、磨頭、徑向調整機構和冷卻系統,床身由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兩部分組成,鏈條床身包括鏈條床身立柱、鏈條床身底板和鏈條床身上梁;磨頭床身包括磨頭床身底板、磨頭床身立柱、磨頭床身上梁;進給機構安裝在鏈條床身上;磨頭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上部,磨頭有兩個,呈對稱分布;徑向調整機構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下部;徑向調整機構包括絲杠、套筒和徑向調整承載螺母;冷卻系統安裝在磨頭床身上;冷卻系統包括水箱、冷卻泵、噴嘴和噴淋管。本發明能夠代替手工進行結晶器銅管外表面加工,減少了勞動強度,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求。
【專利說明】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大多數的結晶器生產企業對于銅管的外表面加工,主要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憑借工人師傅的經驗進行加工磨削,這種加工方式生產效率低,加工質量難以保證,很容易由于誤差過大導致結晶器報廢。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該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能夠代替手工進行結晶器銅管外表面加工,減少了勞動強度,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包括床身、進給裝置、磨頭、徑向調整機構和冷卻系統。
[0005]床身由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兩部分組成。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均為長方體結構,在鏈條床身的中部安裝有磨頭床身,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呈“十”字型對稱結構。
[0006]鏈條床身包括鏈條床身立柱、鏈條床身底板和鏈條床身上梁。在鏈條床身立柱的頂部安有鏈條床身上梁,鏈條床身底板安裝在鏈條床身立柱的下部。
[0007]進給機構安裝在鏈條床身上。進給機構包括進給電機、減速器、鏈傳動和滾子。在鏈條床身底板上安有減速器和進給電機。進給電機的主軸通過聯軸器與減速器的輸入軸相連,鏈輪I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在減速器上方的鏈條床身上梁上安有鏈輪箱I,鏈輪箱I內安裝有鏈輪軸I,在鏈輪軸I上安有鏈輪II和鏈輪III,鏈輪II與減速器上的鏈輪I通過鏈條I傳遞動力。與鏈輪箱I相對的鏈條床身上梁另一端安有鏈輪箱II,鏈輪箱II內安裝有鏈輪軸II,在鏈輪軸II上安有鏈輪IV,鏈輪箱I內的鏈輪III通過鏈條II帶動鏈輪箱II內的鏈輪IV轉動。在鏈條II經過的鏈條床身上梁上安有滾子軸,滾子軸上安有滾子。在滾子上放置支承板,支承板上放置工件。在鏈條II上均勻分布四個推手。
[0008]磨頭床身包括磨頭床身底板、磨頭床身立柱、磨頭床身上梁。在磨頭床身立柱的頂部安有磨頭床身上梁,磨頭床身底板安裝在磨頭床身立柱的下部。
[0009]磨頭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上部,磨頭有兩個,呈對稱分布。磨頭包括磨頭座、主電機、皮帶傳動、皮帶張緊機構和尼龍刷輥。磨頭座包括磨頭座底板、磨頭座立板、磨頭座上梁。磨頭座底板安在磨頭床身上梁上,磨頭座底板內側一端安有從動軸。磨頭座立板垂直焊接在磨頭座底板上,磨頭座立板通過銷軸、調整螺栓和調整螺母固定有主電機底板,主電機底板上安有主電機。主電機伸出的主軸與皮帶輪I聯接。磨頭座上梁焊接在磨頭座立柱的上部,磨頭座上梁與磨頭座底板平行。磨頭座上梁安有主動軸,主動軸的上部與皮帶輪II聯接。皮帶輪I與皮帶輪II通過皮帶相連。主動軸的下端與尼龍刷輥的上端相連,從動軸的上端與尼龍刷輥的下端連接。[0010]徑向調整機構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下部。徑向調整機構包括絲杠、套筒和徑向調整承載螺母。手輪通過套筒安裝有絲杠。絲桿上安有徑向調整承載螺母,徑向調整承載螺母與磨頭座底板相連,徑向調整承載螺母由絲杠帶動進行直線運動。
[0011]冷卻系統安裝在磨頭床身上。冷卻系統包括水箱、冷卻泵、噴嘴和噴淋管。水箱安裝在磨頭床身底板上,在水箱中放置一冷卻泵,冷卻泵出口端聯接噴淋管。噴淋管另一端裝有噴嘴,噴嘴位于尼龍刷輥上部。
[0012]本發明的傳動方式,由主電機、皮帶輪1、皮帶輪I1、皮帶,主動軸、尼龍刷輥、從動軸構成主傳動鏈。主電機轉動,通過鍵帶動皮帶輪I運動,皮帶輪I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II轉動,皮帶輪II通過鍵傳動使主動軸轉動,主動軸、從動軸通過鎖緊螺釘與尼龍刷輥聯接,主動軸轉動,帶動尼龍刷輥轉動,實現磨削,尼龍刷輥轉動帶動從動軸旋轉,同時從動軸起支撐作用。由進給電機、減速器、鏈輪1、鏈條1、鏈輪I1、滾子軸、滾子、鏈輪II1、鏈條I1、鏈輪IV構成進給傳動鏈。進給電機轉動,通過聯軸器帶動減速器,減速器輸出軸帶動鏈輪I,鏈輪I通過鏈條I帶動鏈輪II轉動,并帶動同軸的鏈輪III,鏈輪III通過鏈條II帶動鏈輪IV轉動;推手與鏈條II的一個銷軸聯接,隨鏈條II運動,推動支承板,帶動工件運動,實現工件的進給運動。由絲桿、徑向調整承載螺母、磨頭構成徑向調整傳動鏈。轉動手輪使絲桿旋轉帶動徑向調整承載螺母移動,徑向調整承載螺母與磨頭通過連接螺栓相連,調整兩磨頭之間的位置。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尼龍刷輥對結晶器銅管外表面進行軟磨削,在有很小的加工余量前提下,就可以加工出滿足要求的表面精度;每個尼龍刷輥采用獨特的短軸雙支撐結構,保證了尼龍刷輥磨損后可以迅速方便的更換;磨削弧面時,采用支承板與驅動進給的鏈條推手單點接觸,實現自動定心。因此該裝置可以使晶器銅管外表面的加工更加高效、便捷、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提高工件的加工質量,實現加工自動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外觀俯視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的進給傳動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發明的主傳動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發明的磨頭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調整螺母,2-主電機底板,3-調整螺栓,4-手輪,5-鏈輪箱I,6_鏈輪II,7-鏈輪III,8-鏈輪軸I,9-滾子,10-滾子軸,11-鏈條II,12-磨頭床身上梁,13-磨頭座底板,14-主電機,15-工件,16-鏈條床身上梁,17-鏈輪軸II,18-鏈輪箱II,19-鏈輪IV,20-磨頭床身立柱,21-噴淋管,22-磨頭床身底板,23-水箱,24-冷卻泵,25-鏈輪床身底板,26-進給電機,27-減速器,28-鏈輪I,29-聯軸器,30-鏈條I,31-支撐板,32-推手,33-鏈輪床身立柱,34-磨頭座立板,35-磨頭座上梁,36-尼龍刷輥,37-噴嘴38-套筒,39-絲杠,40-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1-皮帶輪I,42-皮帶,43-皮帶輪II,44-主動軸,45-從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包括:床身、進給裝置、磨頭、徑向調整機構和冷卻系統。
[0020]床身由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兩部分組成。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均為長方體結構,在鏈條床身的中部安裝有磨頭床身,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呈“十”字型對稱結構,見圖1。
[0021]見圖2,鏈條床身包括鏈條床身立柱33、鏈條床身底板25和鏈條床身上梁16。在鏈條床身立柱33的頂部安有鏈條床身上梁16,鏈條床身底板25安裝在鏈條床身立柱33的下部。
[0022]見圖1和圖2,進給機構安裝在鏈條床身上。進給機構包括進給電機26、減速器27、鏈傳動、滾子9。在鏈條床身底板25上安有減速器27和進給電機26。進給電機26的主軸通過聯軸器29與減速器27的輸入軸相連,鏈輪I 28安裝在減速機27的輸出軸上,在減速器27上方的鏈條床身上梁16上安有鏈輪箱I 5,鏈輪箱I 5內安裝有鏈輪軸I 8,在鏈輪軸I 8上安有鏈輪II 6和鏈輪III 7,鏈輪II 6與減速器上的鏈輪I 28通過鏈條I 30傳遞動力。與鏈輪箱I 5相對的鏈條床身上梁另一端安有鏈輪箱II 18,鏈輪箱II 18內安裝有鏈輪軸II 17,在鏈輪軸II 17上安有鏈輪IV 19,鏈輪III 7通過鏈條II 11帶動鏈輪IV 19轉動。在鏈條II 11經過的鏈條床身上梁16上安有滾子軸10,滾子軸10上安有滾子9。在滾子9上放置支承板31,支承板31上放置工件15。在鏈條II 11上均勻分布四個推手32。
[0023]見圖1和圖3,磨頭床身包括磨頭床身底板22、磨頭床身立柱20、磨頭床身上梁12。在磨頭床身立柱20的頂部安有磨頭床身上梁12,磨頭床身底板22安裝在磨頭床身立柱20的下部。
[0024]見圖1、圖3和圖4,磨頭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12上部。磨頭包括磨頭座、主電機14、皮帶傳動、皮帶張緊機構、尼龍刷輥36。磨頭座包括磨頭座底板13、磨頭座立板34、磨頭座上梁35。磨頭座底板13安在磨頭床身上梁12上,磨頭座底板13內側安有從動軸45。磨頭座立板34垂直焊接在磨頭座底板13上,磨頭座立板34通過銷軸與調整螺栓3、調整螺母I固定有主電機底板2,主電機底板2上安有主電機14。主電機14伸出的主軸與皮帶輪I 41聯接。磨頭座上梁35焊接在磨頭座立柱34上,與磨頭座底板13平行。磨頭座上梁35安有主動軸44,主動軸44上部與皮帶輪II 43聯接。皮帶輪I 41與皮帶輪II 43通過皮帶42相連。主動軸44下端與尼龍刷輥36的上端相連,從動軸45上端與尼龍刷輥36的下端連接。磨頭有兩個,在磨頭床身上梁12上呈對稱分布。工件15放置在兩個磨頭的尼龍刷輥36之間。
[0025]見圖4,徑向調整機構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12下部。徑向調整機構包括絲杠39、套筒38和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手輪4通過套筒38安裝有絲杠39。絲桿39上安有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與磨頭座底板13相連,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由絲杠39帶動進行直線運動。
[0026]見圖3,冷卻系統安裝在磨頭床身上。冷卻系統包括水箱23、冷卻泵24、噴嘴37和噴淋管21。水箱23安裝在磨頭床身底板22上,在水箱23中放置一冷卻泵24,冷卻泵24出口端聯接噴淋管21。噴淋管21另一端裝有噴嘴37,噴嘴37位于尼龍刷輥36上部。
[0027]本發明的傳動方式,如附圖主電機14、皮帶輪I 41、皮帶輪II 43、皮帶42,主動軸44、尼龍刷輥36、從動軸45構成主傳動鏈。主傳動左右對稱。主電機14轉動,通過鍵帶動皮帶輪I 41運動,皮帶輪I 41通過皮帶42帶動皮帶輪II 43轉動,皮帶輪II 43通過鍵傳動使主動軸44轉動,主動軸44、從動軸45通過鎖緊螺釘與尼龍刷輥36聯接,主動軸44轉動,帶動尼龍刷輥36轉動,實現磨削,尼龍刷輥36轉動帶動從動軸45旋轉,同時從動軸45起支撐作用。
[0028]進給電機26、減速器27、鏈輪I 28、鏈條I 30、鏈輪II 6、鏈輪III 7、滾子軸10、滾
子9、鏈條II 11、鏈輪IV 19構成進給傳動鏈。進給電機26轉動,通過聯軸器29帶動減速器27,減速器27輸出軸帶動鏈輪I 28,鏈輪I 28通過鏈條I 30帶動鏈輪II 6轉動,并帶動同軸的鏈輪III 7,鏈輪III 7通過鏈條II 11帶動鏈輪IV 19轉動;推手32與鏈條II 11的一個銷軸聯接,隨鏈條II 11運動,推動支承板31,帶動工件15運動,實現工件15的進給運動。
[0029]絲桿39、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手輪4構成徑向調整傳動鏈。轉動手輪4使絲桿39旋轉帶動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移動,徑向調整承載螺母40與磨頭座底板13通過連接螺栓相連,調整兩磨頭之間的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包括床身、進給裝置、磨頭、徑向調整機構和冷卻系統,其特征是:床身由鏈條床身和磨頭床身兩部分組成,鏈條床身包括鏈條床身立柱、鏈條床身底板和鏈條床身上梁;在鏈條床身立柱的頂部安有鏈條床身上梁,鏈條床身底板安裝在鏈條床身立柱的下部;磨頭床身包括磨頭床身底板、磨頭床身立柱、磨頭床身上梁;在磨頭床身立柱的頂部安有磨頭床身上梁,磨頭床身底板安裝在磨頭床身立柱的下部;進給機構安裝在鏈條床身上;進給機構包括進給電機、減速器、鏈傳動和滾子;磨頭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上部,磨頭有兩個,呈對稱分布;磨頭包括磨頭座、主電機、皮帶傳動、皮帶張緊機構和尼龍刷輥;磨頭座包括磨頭座底板、磨頭座立板、磨頭座上梁;磨頭座底板安在磨頭床身上梁上,磨頭座底板內側一端安有從動軸;磨頭座立板垂直焊接在磨頭座底板上,磨頭座立板通過銷軸、調整螺栓和調整螺母固定有主電機底板,主電機底板上安有主電機;主電機伸出的主軸與皮帶輪I聯接;磨頭座上梁焊接在磨頭座立柱的上部,磨頭座上梁與磨頭座底板平行;磨頭座上梁安有主動軸,主動軸的上部與皮帶輪II聯接;皮帶輪I與皮帶輪II通過皮帶相連;主動軸的下端與尼龍刷輥的上端相連,從動軸的上端與尼龍刷輥的下端連接;徑向調整機構安裝在磨頭床身上梁下部;徑向調整機構包括絲杠、套筒和徑向調整承載螺母;冷卻系統安裝在磨頭床身上;冷卻系統包括水箱、冷卻泵、噴嘴和噴淋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其特征是:進給機構包括進給電機、減速器、鏈傳動和滾子;在鏈條床身底板上安有減速器和進給電機;進給電機的主軸通過聯軸器與減速器的輸入軸相連,鏈輪I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在減速器上方的鏈條床身上梁上安有鏈輪箱I,鏈輪箱I內安裝有鏈輪軸I,在鏈輪軸I上安有鏈輪II和鏈輪III,鏈輪II與減速器上的鏈輪I通過鏈條I傳遞動力;與鏈輪箱I相對的鏈條床身上梁另一端安有鏈輪箱II,鏈輪箱II內安裝有鏈輪軸II,在鏈輪軸II上安有鏈輪IV,鏈輪箱I內的鏈輪III通過鏈條II帶動鏈輪箱II內的鏈輪IV轉動;在鏈條II經過的鏈條床身上梁上安有滾子軸,滾子軸上安有滾子;在滾子上放置支承板,支承板上放置工件;在鏈條II上均勻分布四個推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其特征是:徑向調整機構包括絲杠、套筒和徑向調整承載螺母;手輪通過套筒安裝有絲杠,絲桿上安有徑向調整承載螺母,徑向調整承載螺母與磨頭座底板相連,徑向調整承載螺母由絲杠帶動進行直線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鑄機結晶器銅管外表面拋磨機,其特征是:冷卻系統包括水箱、冷卻泵、噴嘴和噴淋管;水箱安裝在磨頭床身底板上,在水箱中放置一冷卻泵,冷卻泵出口端聯接噴淋管,噴淋管另一端裝有噴嘴,噴嘴位于尼龍刷輥上部。
【文檔編號】B24B29/08GK103624669SQ20131066039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葉旭明, 郝安峰, 王如意 申請人: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