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球墨鑄鐵的球化裝置中,多數采用將球化劑放入普通球化包包底凹槽后加上覆蓋材料,然后用沖入法實現球化,該球化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球化時包蓋敞開,鎂的吸收率低,球化劑用量大造成成本升高;2、球化時包蓋敞開,球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煙塵和鎂光,造成了環境污染,影響操作人員的健康。在現有的球墨鑄鐵的球化裝置中,還有一種翻轉式專用球化包,球化時包蓋封閉,可有效提高球化劑的利用率,并減少環境污染,但由于該方式操作麻煩,需要多次倒包操作,鐵水溫度降低過多,現在已很少使用。在現有的球墨鑄鐵的球化裝置中,還有一種移動式包蓋裝置,球化時包蓋封閉,可有效提高球化劑的利用率,并減少環境污染,但由于移動式包蓋的安裝和取下比較麻煩,需要設置專用機構和專人操作,費工費時,給該裝置的推廣應用造成了嚴重障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帶有可回轉開閉的碗狀蓋的球化包裝置。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蓋球化包裝 置,其特征是:碗形蓋通過回轉裝置鉸接在球化包本體外殼上。所述碗形蓋通過螺栓與回轉裝置連接;所述回轉裝置設置在吊臂附近;所述碗形蓋邊沿和球化包本體對應位置設置鎖銷裝置,在碗形蓋邊沿上設置澆注孔封閉裝置;球化包本體的鐵水嘴上設置封堵塞。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回轉裝置將碗形蓋與球化包鉸接在一起,操作安全方便,勞動強度較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中:1 一螺檢;2 —吊臂;3—碗形蓋;4一回轉裝置;5—封堵塞;6—鎖銷裝置;7—球化包本體;8—燒注孔封閉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點是:碗形蓋3通過回轉裝置4鉸接在球化包本體外殼上。所述碗形蓋3通過螺栓I與回轉裝置4連接;所述回轉裝置4設置在吊臂2附近;所述碗形蓋3邊沿和球化包本體7對應位置設置鎖銷裝置6,在碗形蓋邊沿上設置澆注孔封閉裝置8 ;球化包本體7的鐵水嘴上設置封堵塞5。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鎖銷拔出,推動碗形蓋3,使球化包本體上口露出,加入球化齊IJ,然后推動碗形蓋3使之與球化包本體上口吻合,將鎖銷插入,并將鐵水嘴用封堵塞5封住,打開澆注孔封閉裝置8,進行球化操作;放鐵結束,及時將澆注孔用封閉裝置8封堵,以進一步提高球化劑利用率,并減少污染;球化后首先打開包蓋,清洛,然后重新蓋好包蓋,球化后拔掉封堵塞5,將鐵水通過鐵水嘴倒出進行澆注。當維修清理時,擰開螺栓1,碗形蓋可以拆卸下來進行清理 維護。
權利要求1.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碗形蓋(3)通過回轉裝置(4)鉸接在球化包本體(7)外殼上。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碗形蓋(3)通過螺栓(I)與回轉裝置(4)連接。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回轉裝置(4)設置在吊臂(2)附近。
4.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碗形蓋(3)邊沿和球化包本體(7)對應位置設置鎖銷裝置(6)。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在碗形蓋(3)邊沿上設置澆注孔封閉裝置(8)。
6.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其特征是:球化包本體(7)的鐵水嘴上設置封堵塞(5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蓋球化包裝置,屬于鑄造技術技術領域,主要解決現有技術球化包碗形蓋的操作費時費力的問題。其特點是碗形蓋(3)通過回轉裝置(4)鉸接在球化包本體(7)外殼上。所述碗形蓋(3)通過螺栓(1)與回轉裝置(4)連接。所述回轉裝置(4)設置在吊臂(2)附近。所述碗形蓋(3)邊沿和球化包本體(7)對應位置設置鎖銷裝置(6),在碗形蓋邊沿上設置澆注孔封閉裝置(8)。本裝置的碗形蓋能夠拆卸下來進行清理維護,操作使用安全方便,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C21C1/10GK203109215SQ20132003900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裴柯興 申請人:裴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