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輪胎回收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
技術背景:隨著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高速發展,對用于汽車以及工程機械、農業等各種運輸工具的輪胎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輪胎生產行業為了有效延長輪胎工作壽命和提高安全可靠性,大多都在輪胎胎體內設置高強度鋼絲制成簾布層的工藝技術,對提高輪胎的承載耐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這種輪胎磨損報廢后卻難以回收處理進行綜合利用。輪胎破碎機可用來破碎報廢后的輪胎。現有技術中的輪胎破碎機的刀盤在磨損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對刀盤進行打磨。刀盤設置在箱體上,箱體包括有上箱體及下箱體,上箱體與下箱體的對應邊相貼螺接,同側的上箱體及下箱體相配后形成兩個圓孔,兩側共有四個圓孔,兩組刀盤組的轉軸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圓孔內,在轉軸的兩端還設置有其他的一些零件,因此,將刀盤拆卸后進行打磨,非常麻煩。傳統的刀盤的結構是中空圓柱體的刀體,在刀體的外圓柱面上居中周向均布有兩個角刀,不耐用,且刃口無法修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需拆卸刀具、磨刀方便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在破碎室的箱體上、刀盤組兩側的上平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的一側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二導軌組或第二 導桿組上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來回移動的磨刀裝置。上述的磨刀裝置設置在砂輪架上,砂輪架的兩端分別設置在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上,砂輪架可在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上來回移動。上述的砂輪架通過絲桿驅動沿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往復移動。上述的磨刀裝置通過底板設置在砂輪架上,在砂輪架上設置有可使磨刀裝置在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的兩根導軌或導桿之間移動的導軌或導桿。上述的底板通過絲桿帶動沿導軌或導桿來回移動。上述的磨刀裝置通過中間板設置在底板上,縱向導桿的一端穿過中間板固定在底板上,中間板及磨刀裝置可沿縱向導桿上下移動。上述的中間板及磨刀裝置通過絲桿驅動沿縱向導桿上下移動。上述的磨刀裝置是:包括有電機,及由電機驅動轉動的砂輪。上述的砂輪由電機直接驅動轉動;或是砂輪通過電機驅動鏈條轉動;或是砂輪通過電機驅動皮帶轉動。上述的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設置在導軌支架上,第二導軌組的一端與第一導軌組的一端連接或第一導桿組的一端與第二導桿組的一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無需拆卸就可對刀盤組進行打磨,避免了一系列拆裝的麻煩,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非常方便;2、本實用新型的磨刀裝置通過可拆卸地第二導軌組與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與第二導桿組配合對刀盤組進行打磨,磨刀裝置的位置可調,可全方位地對刀盤組進行打磨,磨刀效果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簡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一2: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在破碎室的箱體10上、平行于刀盤轉軸20的兩側平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導軌組30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一導軌組30或第一導桿組的一側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導軌組40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二導軌組40或第二導桿組上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組30及第二導軌組40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來回移動的磨刀裝置50。上述的磨刀裝置50設置在砂輪架60上,砂輪架60的兩端分別設置在第二導軌組40或第二導桿組上,砂輪架60可在第一導軌組30及第二導軌組40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上來回移動,即為X軸向移動。上述的砂輪架60通過絲桿驅動沿第一導軌組30及第二導軌組40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往復移動。絲桿為手搖絲桿或由電機帶動轉動的絲桿。上述的磨刀裝置50通過底板70設置在砂輪架60上,在砂輪架60上設置有可使磨刀裝置50在第一導軌組30及第二導軌組40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的兩根導軌或導桿之間移動的導軌或導桿80,即為Y軸向移動。上述的底板70通過絲桿帶動沿導軌或導桿80來回移動。絲桿為手搖絲桿或由電機帶動轉動的絲桿。上述的磨刀裝置50通過中間板90設置在底板70上,縱向導桿100的一端穿過中間板90固定在底板70上,中間板90及磨刀裝置50可沿縱向導桿100上下移動,即為Z軸
向移動。縱向導桿100的數量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設置。上述的中間板90及磨刀裝置50通過絲桿驅動沿縱向導桿100上下移動。絲桿為手搖絲桿或由電機帶動轉動的絲桿。上述的磨刀裝置50是:包括有電機501,及由電機501驅動轉動的砂輪502。砂輪502伸出砂輪架60外設置。上述的砂輪502由電機501直接驅動轉動,也可以是砂輪502通過電機501驅動鏈條轉動,也可以是砂輪502通過電機501驅動皮帶轉動。[0030]上述的第二導軌組40或第二導桿組設置在導軌支架上,第二導軌組40的一端與第一導軌組30的一端連接或第一導桿組的一端與第二導桿組的一端連接。第二導軌組40與第一導軌組30之間或第一導桿組與第二導桿組之間平滑過渡。磨刀裝置50可平穩地從第二導軌組40上進入第一導軌組30上對箱體10內的刀盤組110進行打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導軌組30或第一導桿組設置在箱體10的上箱體的上平面上。本實用新型的磨刀裝置可在X軸、Y軸及Z軸三個方向進行移動,實現對刀盤組110上的每個刀盤進行打磨,無需拆卸刀盤即可。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形狀、結構、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破碎室的箱體上、刀盤組兩側的上平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的一側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上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來回移動的磨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裝置設置在砂輪架上,砂輪架的兩端分別設置在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上,砂輪架可在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上來回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架通過絲桿驅動沿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往復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裝置通過底板設置在砂輪架上,在砂輪架上設置有可使磨刀裝置在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及第二導桿組的兩根導軌或導桿之間移動的導軌或導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通過絲桿帶動沿導軌或導桿來回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裝置通過中間板設置在底板上,縱向導桿的一端穿過中間板固定在底板上,中間板及磨刀裝置可沿縱向導桿上下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板及磨刀裝置通過絲桿驅動沿縱向導桿上下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裝置是:包括有電機,及由電機驅動轉動的砂輪。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由電機直接驅動轉動;或是砂輪通過電機驅動鏈條轉動;或是砂輪通過電機驅動皮帶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設置在導軌支架上,第二導軌組的一端與第一導軌組的一端連接或第一導桿組的一端與第二導桿組的一端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輪胎回收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輪胎破碎機的磨刀裝置,在破碎室的箱體上、刀盤組兩側的上平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的一側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在第二導軌組或第二導桿組上設置有可沿第一導軌組及第二導軌組來回移動的磨刀裝置,本實用新型無需拆卸就可對刀盤組進行打磨,避免了一系列拆裝的麻煩,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非常方便;磨刀裝置通過可拆卸地第二導軌組與第一導軌組或第一導桿組與第二導桿組配合對刀盤組進行打磨,磨刀裝置的位置可調,可全方位地對刀盤組進行打磨,磨刀效果好。
文檔編號B24B3/60GK203077027SQ20132004453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鮑作育 申請人:天臺縣銘通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