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力鑄造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
背景技術:
動模體相對于定模體進行合模或開模時,為了防止滑動座與定模體直接接觸,避免磨損定模體,往往在定模體上安裝一個楔緊塊,在動模體合模時,使滑動座與楔緊塊接觸,而現有技術中,壓鑄模用楔緊塊其工作面未設有凹槽,使得楔緊塊在工作時摩擦力大,同時在受熱膨脹時沒有空間降低楔緊塊在工作面上的膨脹,且不設有散熱孔,使得其散熱效果差,降低工作效率,這都給使用者帶來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與現有的壓鑄模用楔緊塊相比,區別在于通過所設的安裝孔,使得楔緊塊在安裝時更加方便,通過所設的凹槽,使楔緊塊在工作時可減少摩擦面,同時在受熱膨脹時有一定的空間降低楔緊塊在工作面上的膨脹,從而降低工作面所受的壓力,減少摩擦力,通過所設的盲孔,可起到散熱效果。(二)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壓鑄模用楔緊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楔緊塊本體,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一側的工作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另一側的配合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上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貫穿楔緊塊本體,且與工作面和配合面垂直,所述工作面處設有凹槽,所述楔緊塊本體內設有盲孔。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安裝孔為階梯孔。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凹槽均設置在安裝孔兩側,所述凹槽呈梯形,所述凹槽設有兩個以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盲孔安裝在安裝孔兩側,所述盲孔設有兩個以上。(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相比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可靠;2.摩擦力小,可減少工作面的磨損,散熱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壓鑄模用楔緊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0015]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包括楔緊塊本體1,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I 一側的工作面2,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I另一側的配合面3,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I上的安裝孔4,所述安裝孔4貫穿楔緊塊本體I,且與工作面2和配合面3垂直,所述工作面2處設有凹槽5,所述楔緊塊本體I內設有盲孔6。所述安裝孔4為階梯孔,通過所設的階梯孔,可將螺栓穿過階梯孔,將楔緊塊安裝在定模上,安裝更為方便。所述凹槽5均設置在安裝孔4兩側,所述凹槽5呈梯形,所述凹槽5設有兩個以上,在本實施事例中,所述凹槽5設有六個。所述盲孔6安裝在安裝孔4兩側,所述盲孔6設有兩個以上,在本實施事例中,所述盲孔6設有兩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2.摩擦力小,可減少工作面的磨損,散熱效果好。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楔緊塊本體,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一側的工作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另一側的配合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上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貫穿楔緊塊本體,且與工作面和配合面垂直,所述工作面處設有凹槽,所述楔緊塊本體內設有盲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用楔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孔為階梯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用楔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均設置在安裝孔兩側,所述凹槽呈梯形,所述凹槽設有兩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用楔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安裝在安裝孔兩側,所述盲孔設有兩個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鑄模用楔緊塊,包括楔緊塊本體,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一側的工作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另一側的配合面,及設置在楔緊塊本體上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貫穿楔緊塊本體,且與工作面和配合面垂直,所述工作面處設有凹槽,所述楔緊塊本體內設有盲孔。使用時,通過所設的安裝孔,使得楔緊塊在安裝時更加方便,通過所設的凹槽,使楔緊塊在工作時可減少摩擦面,同時在受熱膨脹時有一定的空間降低楔緊塊在工作面上的膨脹,從而降低工作面所受的壓力,減少摩擦力,通過所設的盲孔,可起到散熱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可靠;2.摩擦力小,可減少工作面的磨損,散熱效果好。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3044859SQ20132008994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張群峰 申請人: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