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振動球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全自動振動球磨機,涉及倒棱設備,具體涉及薄膜電容器芯子噴金層的倒棱加工設備。包括機座(1)、電機(2)、彈簧(3)、中心轉筒(4)、氧化鋁球硏料(5)和振動盤(6);振動盤(6)設置于機座(1)上方,振動盤(6)內有環形的研磨倉,研磨倉內有氧化鋁球硏料(5);中心轉筒(4)設置于振動盤(6)的中心孔中,電機(2)設置于機座(1)內中心位置,電機(2)轉軸連接中心轉筒(4),在振動盤(6)底部周邊與機座(1)之間設置有彈簧(3)。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薄膜電容器芯子噴金層的倒棱加工設備存在的很容易在倒棱的過程中產生行的毛刺,芯子端面的接觸電阻損耗大等問題。
【專利說明】全自動振動球磨機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倒棱設備,具體涉及薄膜電容器芯子噴金層的倒棱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傳統薄膜電容器芯子噴金層的倒棱加工用的倒棱機采用滾筒式,倒棱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在滾筒里的玻璃球和產品噴金端面的金屬毛刺相互摩擦,去掉金屬毛刺。由于是輥筒轉動摩擦,產品和玻璃球上下翻動,噴金層和產品端面的接觸電阻可能會增加,增大損耗。玻璃球的硬度很大,在倒棱的過程中可能會將產品的外封磨破,造成新的毛刺。這樣的工藝既降低產品品質,沒有達到去毛刺的作用。玻璃球體積較大重量大,在分離玻璃球和產品時需要人工篩選,增加工作強度,玻璃球的體積大之間的間隙也大,一些體積較小的產品磨棱不徹底,達不打倒棱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全自動振動球磨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薄膜電容器芯子噴金層的倒棱加工設備存在的很容易在倒棱的過程中產生行的毛刺,芯子端面的接觸電阻損耗大等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全自動振動球磨機,包括機座
1、電機2、彈簧3、中心轉筒4、氧化鋁球研料5和振動盤6 ;振動盤6設置于機座I上方,振動盤6內有環形的研磨倉,研磨倉內有氧化鋁球研料5 ;中心轉筒4設置于振動盤6的中心孔中,電機2設置于機座I內中心位置,電機2轉軸連接中心轉筒4,在振動盤6底部周邊與機座I之間設置有彈簧3。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振動球磨機,采用氧化鋁球作為研料,在振動機里研料和產品摩擦進行研磨加工。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07]I)由于氧化鋁研料體積小,研磨材料的直徑為3_,研料之間的縫隙小,有效避免芯子和芯子之間的摩擦;由于芯子的材質是幾個微米,以往的研磨機很容易在倒棱的過程中產生行的毛刺,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這一技術問題。
[0008]2)由于是在振動中摩擦,沒像以前設備那種滾動,產生較大幅度的碰撞,因此,大幅度降低噴金層和芯子端面的接觸電阻,減小電容器的接觸損耗,提高產品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符號說明:機座1、電機2、彈簧3、中心轉筒4、氧化鋁球研料5、振動盤6。【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0012]如圖1所示,全自動振動球磨機,包括機座1、電機2、彈簧3、中心轉筒4、氧化鋁球研料5和振動盤6 ;振動盤6設置于機座I上方,振動盤6內有環形的研磨倉,研磨倉內有氧化鋁球研料5 ;中心轉筒4設置于振動盤6的中心孔中,電機2設置于機座I內中心位置,電機2轉軸連接中心轉筒4,在振動盤6底部周邊與機座I之間設置有彈簧3。
[0013]傳統的倒棱機采用手動篩分離玻璃球和芯子,效率低人工勞動強度大。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振動球磨機可以配備雙層電動篩,分離效率高,人工勞動強度降低。
[0014]傳統的研料使用玻璃球,在滾動倒棱的過程中,由于動作幅度大,玻璃球易碎的特性,容易有玻璃球在滾動中出現一定比例的破損,易造成新的毛刺的產生,研磨效果差。
[0015]傳統的倒棱機采用開放式倒棱,過程中產生的噴金粉末無法回收,資源浪費。工作環境受到金屬粉末的污染。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封閉式的工作方式,在負壓的作用下,倒棱出現的金屬粉末會收到收塵裝置中。
[0016]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全自動振動球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1)、電機⑵、彈簧(3)、中心轉筒⑷、氧化鋁球研料(5)和振動盤(6);振動盤(6)設置于機座(1)上方,振動盤(6)內有環形的研磨倉,研磨倉內有氧化鋁球研料(5);中心轉筒(4)設置于振動盤(6)的中心孔中,電機(2)設置于機座(1)內中心位置,電機(2)轉軸連接中心轉筒(4),在振動盤(6)底部周邊與機座⑴之間設置有彈簧(3 )。
【文檔編號】B24B31/027GK203509883SQ20132060611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謝志懋, 王占東 申請人:佛山市南海區欣源電子有限公司